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新技术引领数字货币演变

  近期,电子支付技术带来的冲击开始更加吸引眼球。诸多事件中包括苹果公司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正式登陆国内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数字货币研讨会等。

  随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货币”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要厘清什么是数字货币,还需从电子货币的概念说起。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定义,电子货币是指通过销售终端和设备直接转账,或电脑网络来完成支付的储存价值或预先支付机制国际清算银行早在1996年就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可能会影响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比如说影响央行控制利率和主要市场利率的联系。

  进一步梳理电子货币的发展脉络,则要看货币背后的信用最终支撑。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法定电子货币的信用支撑。以信用卡为代表的传统电子支付创新,以及金融机构电子钱包的出现,实际上都属于货币的形态和体现发生了变化,但仍旧没有跳出央行信用直接或间接的覆盖范畴。其二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银行机构介入电子支付工具的提供之中,某些机构实际上也在发行非银行信用的电子货币。其三是上世纪80年代,一批国外专家开始研究基于特定密码学的网络支付体系,并且探讨了匿名密码货币,2009年诞生的比特币就是其中之一。但这种货币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各种缺陷。

  总体而言,严格意义上的数字货币属于最后一种,其特点是更多开始依托分布式规则、智能代码来发行和运行,信用支撑距离央行的中心化机制越来越远,目前规模尚小且技术仍在完善阶段,但未来可能对现有货币机制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当我们谈到数字货币的时候,一种强调的是新型的电子货币,可以利用加密技术实现独立于央行之外、按照特定协议发行和验证支付有效性;另一种则是对现有电子货币典型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从而既引入包括赋予货币智能代码之类的新技术支持。又保持央行对货币运行的适度控制力。实际上,这一挑战也是全球性的,目前不仅各国央行都更加重视如何面对数字货币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专门组织研究了数字货币并发布报告

  从现金到非现金支付、从传统卡基电子支付到网基电子支付、从简单电子形态支付到智能代码支付、从支付工具层面到货币层面,应该说新技术在不断改变着货币金融体系。最终有可能带来更高的交易效率、更低的成本、更精准的政策执行、更有效的反洗钱风险控制,从而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以及全球货币体系。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还需大量的研究探索、专业的普及与公众教育,从而“挤出”数字货币领域的违法者、投机者行业“劣币”。

  作者|杨涛

  来源|人民网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4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