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投资多少钱在自我成长上才不算抠门?

  给我剪头发的师傅这个月不在,要到阴历2月2才回来。他不是回东北老家了,而是去法国学习去了。每年他都趁着正月里没人剪头发这段时间出国进修。平时他也会隔三差五去上个课。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自掏腰包的。

  那天,我很好奇地问他:”你每年投资在自己学习的费用大概占你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大约15% - 20%” 他说。

  我的第一感觉是好多啊!

  但仔细想想,人家是东田的发型师,跟我一样,也算是个手艺人好吗?当然需要比平常人多花点钱学习。

  那普通白领投资多少钱在自我成长上才不算对自己太抠门呢? 有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呢?

  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谁都知道,但在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应该公司花钱培训我才是啊!

  作为吃培训这口饭的,我就爱听这句话。我的很多客户世界500强企业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有相当完善的培训体系,从知识到技能甚至连员工的身心灵健康都操心。

  我在上海的一家外资药企客户还为员工专门设了冥想室!对于员工的培养真是从里到外照顾到家了!

  可惜这样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经济学人》最近一篇特别报道中提到:“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雇主似乎越来越不愿意投资在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上。”

  文中引用2015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America’s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的研究报告结果,在1996年至2008年期间,美国公司为员工提供在职培训比例稳步下降。而在英国同时期也减少了一半,每周只有0.69小时。

  报道认为之所以企业不愿意投资员工培训上除了大的经济环境,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在用人上有更多的选择,从人工智能离岸外包,从自动化到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

  员工培训确实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有些公司一不景气就先砍培训经费,就像一位外资车企的培训经理抱怨的:

  “培训对于企业是什么?是维他命好不好!人都快死了,吃维他命有什么?公司老大觉得赶快打几针强心针才是真的!”

  6年前我还在以前公司负责亚太区IT 部门的时候就跟当时的中国团队说过:”你们再不好好学英语,早晚有一天工作会被印度人抢走。”

  那时候大家还哈哈大笑说,就他们那咖喱味的英语,算了吧!要不然,公司给我们来点儿英语培训也可以啊!

  被我不幸言中,两年后那部分工作被外包到了印度。

  紧接着,我又亲眼看着公司的财务合算中心关掉了,搬到了东欧某小国家

  再之后的一年,我又亲手关了我们在南方的一个工厂,因为制造业搬到马来西亚去了。

  最后我把自己也整成了自由职业者。

  这套路简直跟人家《经济学人》说的一样啊!

  难怪就业咨询公司Manpower在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组织已经从创造人才(creating talents) 转向消费工作 (consuming work)。”

  这话说的有点儿重,毕竟我有很多客户还是相当舍得花钱在员工培训上的。还有一些公司虽然业绩不佳但老板来找我的时候会说:”谁也不能保证员工的工作,我能做的就是多给他们长点儿本事,这样不管走哪儿都用得上!”

  可如果你没摊上这么重视员工培养的企业,或者良心大大滴好的老板,怎么办?

  那不只就只能靠自己投资自己了!你不给自己补维他命,就只能等着被打强心针。

  所以说了半天到底应该花多少钱在自我发展的投资上呢?

  其实我搜遍全网也没找到所谓的标准,最后我在美国几个网站上找到了一个引用的比较多的说法即:最少应该投资3% 的税前收入在自我成长上。

  也就是说如果你年薪30万,你至少应该投资1万块钱在个人成长上。

  算算在你身上这个数字是多少呢?你上一次自掏腰包学习成长是什么时候?

  其实我看这3%的第一感觉是好低啊,美国人真不爱学习!

  不过人家说了,是至少!况且每个人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自我成长方式也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花钱。

  但我的观点是自我成长上的投资和幸福指数是有关联的,也就是说越舍得投资自己的人越幸福


  自我成长投资 vs. 幸福曲线

  工作1-5年的人,初入职突然发现要学的特别多,学习热情也就特别最高。Manpower 最新的一份全球调查报告中指出:被调查的千禧一族中,93%都愿意自掏腰包去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各种自我成长类的学习平台比如古典老师的橙子学院,李笑来老师的新生大学都主打23-28岁年龄段这部分年轻人。

  他们的幸福感来源于学习带给他们的充实感,不管学的是什么,反正学了就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充实感冲淡了面对现实的焦虑感和无助感,甚至可以起到麻痹自己的作用。

  工作5-15年的人,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应该学点儿啥, 但他们不再像年轻人那样轻易地被学习带来的充实感麻痹,因为他们知道现实有多残酷。很多问题不是你学习了,提高了就可以解决了的。比如,我的那些中国同事,难道英语学好了,工作就不会被外包到印度了?

  有些人因此就开始渐渐放弃自我成长了,相当一部分人花在自我成长上的钱还不及给他家娃上各种补习班的一个零头。

  那些没放弃的还想学习的,精力被各种需求牵扯难以坚持。在公司他们需要独挡一面,回家还上有老下有小,所以他们特别在意学习的投资回报率。可能因为我是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所以特别心疼“夹心层”这拨人。

  因此我在为这拨人设计学习产品的时候一方面特别注重有的放矢,让他们把学到的能应用在工作景中。另一方面又要未雨绸缪,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盲点,因为从“不知道”到“知道”是改变的第一步。

  在我看来这个年龄段的人才是最需要投资在自我成长上的。他们站在人生的一个岔路口,需要决定从此是就此下山了,还是接着爬下一座山?那些之前坚持自我成长的,有爬下一座山所需的能力和工具,所以他们能选择幸福地在路上。而那些没有的就只能无奈地选择下山。

  工作15年以上的,也许已经安然度过中年危机,逐渐开始接纳自己,进入到了一种爱谁谁的态。他们此时的学习动力多源于自身突破而非外在动力或者年轻人常有的焦虑感。

  这些人更愿意把时间和钱投资在自己的爱好和身心灵方面,比如学习正念,画画还有健身。幸福感也由此提高。好比我,创业可算是我最大的一笔自我成长的投资了,时间,钱,简直老命都快搭进去了,但幸福感却达到峰值!(当然有时挫败感也达到峰值)

  这样看起来,投资自我成长和幸福感是不是有关系?当然这仅仅是我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 终身学习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是必须因为你不理才(才能的才),财不理你!

  所以投资在自我成长上多少钱才不算太抠门呢? 我特意给股神巴菲特打了个电话问,他说:

  “要尽可能多的投资自己,因为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资产!”

  • 作者|高琳教练
  • 来源|有意思教练(ID:MessageCoach)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38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3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股神发话了:“要尽可能多的投资自己,因为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资产!” 投资自己从来不是一件会亏损的事情

2017-02-15 17:36

有点意思

2017-02-15 22:40

这也得是资金盈余的人才能做到吧,这要天天愁吃穿,能提升自己的也只有盗版上的知识了,况且越往上走不一定越幸福呢

2017-02-15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