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还在傻傻单干?它能放大你10倍力量

活了30+年,大概想明白了一个词。

这个词叫,关系。

曾经年轻的我,拿笔给这个词涂上一层灰色,觉得“不就是没有本事,所以才耍的伎俩”?那时候的等式是:关系=贿赂、勾结

于此,几乎所有和人脉关系相关的书,一点不碰。抱着“明人不做暗事”的光明磊落感,好像武侠小说中的正派人附体一样。

慢慢长大后,才发现这世界没那么简单。准确讲,是误解了“关系”的含义。

01

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一个人足够努力、足够用功、足够优秀的时候,还怕别人不知道?还要拉关系?还比不过那些没能力、只会油嘴滑舌拍马屁的人?老板眼睛瞎了吧?

然而,很多同辈不是只说空话不干实事的人,纵使能力不如你,绝大多数还是有能力的。假如你是招聘工作的负责人,眼前有A和B两个人,能力相差不远,这时候你会怎么选?

可能很难抉择吧?但如果你知道,B是顶头BOSS的侄子,你不用他,用谁?

有联系,有关系,能够生成天然的亲近感。

世人以为,比尔盖茨不必讲文凭,从大学辍学也能靠能力成为现在世界首富的样子。要知道,他20岁时和全世界第一电脑公司IBM签约,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中间的介绍人正是他的妈妈——IBM的董事会董事。如果仅靠能力,没有妈妈这层关系,试问还是同样的结局吗?

等等,不是说任人唯贤、平等竞争

可惜,人和机器的不同,有情感,有不理性,有认知偏差,这是局限,是人性的弱点。

你想想,刚刚认识一群新朋友,围坐下来,如果其中一个和你同样爱读书,是不是很容易能打开话匣子,不冷,不尴尬?去外地城市上大学,如果同寝室有老乡,是不是很快打成一片,一起上图书馆一起到食堂用餐?到欧洲各国旅游,满眼金发碧眼,偶然发现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是不是很想和他聊聊天,哪怕一开口才发现不是中国人?

脑科学的角度来讲,人很难做到完全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感性开着飞一般的宝马,而理性总是慢悠游悠地踩着自行车。所以,常常感性先拍板。

好,即便你讨厌职场,不想去应聘,被职场的关系学问搞乱了阵脚,希望开创事业,那依然逃不了关系这个魔咒。

曾经天真地以为,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无限大。因为一个人做事,可以自己说了算啦,决策在1秒之间达成,多节省时间,一个人说了算,这世界太完美——我就是王啊!

然而,想要开创事业,在互联网时代靠单打独斗,就像别人用洗衣机你还在用搓衣板那样。

那些以个人名义打造的知识专栏,背后也常是一群人的工作。那么高质量的文章,不单单是大师一个人的成果,有很多人在前期帮着筹备和收集资料,有其他人帮着做着优化音频、上传文字等打杂类工作,而大师主要负责创造性更强的核心任务。

别人都把团队顶上来,你还在一个人小跑,讲调性还是讲情怀?正是非洲谚语说得好,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

既然做事需要团队,必定有关系的存在。想绕远路避开?对不起,它就像天上的月亮那样,低头不见抬头就见。

02

当然,不要怕。

迎上去,剥丝抽缕,看看“关系”的真相是什么。也许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就像花蝴蝶,近看全身毛茧茧地恶心,可以双手放飞它,在半空扇动翅膀的婀娜身姿真的美cry了。

曾经看过一个Boss,他没有要人和踢人的人事权力,却能把所有人都“治”得服服帖帖,虽然总是搞些有的没的,但很多人还是甘拜下风,愿意为他效劳。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作为部门的领头羊,很懂得区分和满足不同下属的需求,不仅用“西装革履式”的管理手段,也善于用“休闲牛仔式”旁门左道的方法:比如,在大领导的面前给下属贴金,帮助下属解决终身问题,有时甚至动用私人关系促成公事顺利,等等。不管怎样,对于下属秉承的理念都是“你好,我也好”,顺便业绩达成,OK。

在职当中,为什么个别有才华的人容易被边缘化,而那些实力说不上非常顶尖的人,却升职有望,成为管理层人选。因为后者往往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群体的力量趁势而上,而能力太强的反而会低看同事,难以融入集体,更别说会从“你好,我也好”的角度为别人考虑。

许多人常羡慕网络大V有一呼百应的效果。一个人的转发可能只有一的威力,而一群人帮他转发,它实现的一个网的立体结构,全覆盖多频次地刷脸。为什么大家愿意这么做?因为大V早前在各种场景下见缝插针对给予许多人帮助,不一定是质上的,更多是引领打破思维上的困境。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有位原来比较陌生的朋友,常常为我的文章提建议,意见中肯而贴心。因为她特别为我着想,现在凡有什么一手消息对她有利的,我都会主动想起分享给她。这么一来二去,关系也熟稔了。

“关系”= 互惠=共。双方若想建立深厚的联系,在可能的场合下互相捧场,互相贴金。

可能很多人误解了公众号的“赞赏”。公众号文章底下“赞赏”真的是作者端个碗缺那点Money吗?不是。想靠这 个养家糊口能有几人?那个“赞赏”按钮其实是一个捧场的功能。你来我这里做做客,我到你那里喧喧寒,才是真的好。

03

一说时间管理,很多人想到的是怎么挤时间,要使用多么快捷的工具,要如何去提升自制力。其实,在合法正当的范围内,能够运用“关系”让事情时半功倍,也算是一种巧妙的时间管理。

既然“关系”和互惠与共赢划上等号,方向就明朗了。怎样践行互惠和共赢呢?《弟子规》说得直白:“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假如你是一个领导,想要叫得动下属。若不是没有退路,最好别把那些另类的员工恶狠狠打压下去,产生对抗,而是真心读懂不同类型员工的内心需求,如果自己有能力,见缝插针满足,让他觉察到领导在细微之处真是神预测,还不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为你干?

特别是现在很多员工都是80后、90后,你用以前那种威严和压制的管理方法,人家才不吃你这一套呢,还不如来点软的柔的,工作也顺利开展下去,皆大欢喜。

这活生生写的是谈恋爱的套路,先为对方着想,先给得多,自然事情就好办了。想当一个领导真的也要挺懂恋爱心理学的,就好像跟你下属“谈恋爱”(不要想歪),再把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参杂其中,让他愿意听从你的召唤——即便对这份工作兴致不大,但是这位领导我愿意跟。

假如你有一个梦想,未来可能需要这方面的大牛推你一把,或者请他来助阵,怎么建立“关系”?还是相似的方法,探寻这位大牛还有什么需求,而你有资源可以满足的,提前力所能及地为他做一些好事。想象你们之间有一家情感银行,你提前往其中投币,存得多,将来才可能取到一些。

假如你有一份事业,想要做大做强。不妨圈出一个小群体,把你所知所懂的最新行业信息传递出去,让他们先受惠,先得益,尝到甜头,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当然愿意跟你一起冲上去,这就是背后支持的亲友团呢!这力量得放大多少倍呀!

有人说,到社会上都讲互惠,只有同学间感情最纯真。其实,同学间也讲互惠,只不过互惠的是怀旧情愫。平时没有问候一句,唤起同学当年的怀旧情绪,不让感情变得疏远,遇事却想一个电话打过去解决,这样老同学想不想帮你,也是会考虑考虑的。

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日本企业家中岛孝志在《4点起床》这本书也这么讲:“很多人以为外资企业,看重实力大过人脉,其实不然。进公司靠关系与实力,升职也靠关系与实力。其实标榜实力主义、成果主义的美国人,也很看重关系。”

所以,除了努力,还要想想个人力量的放大器——关系。它不是你输我,不是你赢我输,而是我赢你也赢;它不是你差我好,不是你好我差,而是我好你也好。

懂得呵护“关系”,做好人脉管理,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如果要为它加上一个运算符,我希望是“×”(乘号)。

这个时代,别再傻傻地单干了。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9 +1
发愤的草莓

微信公众号:发愤的草莓(ID:neverstop201508),专注妈妈族时间管理。上班之余耕耘同名公众号,图文原创的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于2017年5月面市网络。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