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如果在这几个地方栽跟头,绝大多数创业者很难站起来

本期给我们带来干货的主角是素有「教父级天使投资人」之称的徐勇先生。作为17年的VC老兵,他自2014年起先后创办了天使成长营和AC加速器,可谓是双手托起了天使投资的伟大事业。

在天使成长营的业务端,他邀请了童玮亮、李竹、吴世春等一众知名导师,对大家倾囊相授如何筛选项目;在AC加速器的业务端,他主要投资并孵化一些优质项目,用创业经验和资本的力量推动初创企业加速成长。懂投资,懂创业,在各方面有所建树的他,全方位分享了鲜为人知的干货内容。

1、洞察人性是投资人必修课

创投圈是离人性最近的地方。优秀投资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洞察人性。

我提出过一个观点,叫做天使是动作,投资即修行。就我个人的体会,投资是一件需要修行的事情,这种修行既是对投资方法的修行,需要投资人通过实践的积累,不断摸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同时,也是对心性和人性的修行,要学会怎么从人性的角度观察、体会、判断创业者、影响创业者。你只有把两件事叠加起来,把投资的科学与艺术统一起来,才能投中你真正想投的那类人。

在我看来,洞察人性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品格方面的洞察,另一个是对核心诉求的洞察。

先来说说第一种,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有些时候,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更容易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打个比方来说,平时我不常喝酒,但有时会把创业者约出来喝酒。喝酒有好也有坏,几杯酒下肚,不同的人开始闪光或者「发臭」。许多人喝起酒来醉意熏熏的喜欢炫耀,有人炫耀的是事业上光鲜的一面,有人则炫耀的是丰富的感情史,曾有过多少数不尽的女朋友,后面这个事情我觉得有点离谱了。

洞察人性的另一方面,是能够捕捉创业者的内在的核心需求。作为投资人,你在和创业者设计交易结构、制定投资条款的时候,要尊重人性的基本要求,你要了解他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他在哪些利益上可以让渡,哪些利益上比较坚持,特别是他对选择这件事创业动因的需求,这些投资人都应该有所感知。

其次,我认为,深度思考是优秀投资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深度思考和独立思考其实是关联性的能力。投资人一定要能把事情想得很深入,比别人更早看清行业趋势中存在的爆发性机会。过程中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赶风口,要寻找隘口,寻找风口下真正有机会的突破点。回顾一下这几年的经历,P2PO2O团购......过往的这些年风口之下大火的行业,可谓是死伤无数,哀鸿遍野,行业中的企业死亡率在90%-95%。

第三,超级勤奋。投资是个体力活,如果你不能像创始人一样拼尽全力、投入巨大时间的话,早期投资做好就很难了。

第四,投中率较高。作为早期投资人更加看中的不是成功率,而是投中率,所谓投中率就是投中大案子、赚大钱的能力。投资里有个非常典型的幂率法则,就是一个基金赚钱最多的项目,超过了这只基金其他所有项目赚钱的总和。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多数基金都遵循这个幂率法则。所以,对一个优秀的投资人来讲,失败两三个项目并不丢人,但是你一定要赌中一个能赚大钱的案子。

2、选创业者标准:热爱且擅长

前面几条是我眼中好的投资人,那么什么是好的创业者,我们又如何去了解和发现呢?

为了加速投资人对一个创业者的了解,我们设计了一套独有的问题库,问题库围绕行业、竞争战略,创始人的人生经历、未来规划,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感受,设计了四、五十道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问下来,至少对他有一个60%-70%比较清晰的画像。

我们选择创始人的标准,总的来说,叫热爱且擅长。热爱是你能感觉到创始人非常喜欢这件事儿,跟你聊这件事情的时候,眼睛里是放光的。擅长就是他过往的经历、能力,以及储备的资源确实适合做这件事情。拆开来讲,我们希望寻找的创业者要有理想、有能力、有魅力

有理想,就是他应该给自己设立很高的预期和远大的目标,对自己的事业倾注很多心血,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门生意。

有能力,这个指的是思考、执行、学习、资源储备等各项综合能力。我们如何去考验呢?执行力,这个简单,看他制定的计划和落地效果。至于学习能力,通过简单的沟通就能窥探一二。比如看创始人会不会倾听,如果一个人在沟通的时候,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本听不进去你在说什么,这个人的学习能力恐怕就一般。第二,我们还会给创始人埋下一些伏笔,比如同样的问题重复问,一个问题问过之后,过几天再问一遍,目的是看他对这个问题有没有深入性思考,二次思考的成果对比之前会不会有新的提升。

有魅力,就是要看他是否有分享精神。魅力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行的,要看他吸引的是什么样的联合创始人,感动的是什么样的客户与伙伴。而是否有魅力,很低时候是缘于分享精神,往往体现在他舍不舍得给合伙分股份,是不是在工作中身先士卒,是不是以 All in 的态投入其中并感染身边的小伙伴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努力到无能为力,勤奋到感动自己」。

3、创始人最常栽跟头的3个坑

相反,也有几类人是我们不投的:兼职创业不投;年龄过大不投;执行力不够,分享精神欠佳不投;夫妻或恋人合伙创业一般不投。究其原因,两个人太容易把工作和跟感情纠缠在一起,如果有一天分崩离析,也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营。还有一些创始人毫无意识地给自己挖坑,大多数人跌到这个坑里就爬不出来了,只有极少数人能爬起来,总的来说,他们经常陷进这三个坑里:

第一,不够专注。很多创业者喜欢做好几件事,或者把模型设计的很复杂,甚至一拍脑门就是一个主意,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做那个,后来觉得两件事情都可以做,于是相互协同,力使力。实际上,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你在起步阶段,需要集中精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大,再开始做另一件事情,而很多人高估了自己,上来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最终很容易导致每件事情都做不好。

第二,对于全职合伙人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很多人出来募资,一共三个合伙人,其中两个可能是全职,另一个人等钱到位了才决定加入。打个比方来说,一个初创公司有做产品的、有做技术的,但是缺一个做市场合伙人,这个项目的合伙团队就是不完整的。

找合伙人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三种:

(1)你运气好,在起步阶段就把合伙人找到了。

(2)虽然身边缺少强经验的合伙人,但是创始团队或者你的小伙伴能够激发自身潜能,最终项目做得也还不错。

(3)这种最为常见,大多数人既找不到合伙人,也没有时间补足短板,因为当你步入创业快车道的时候,其实已经很容易焦头烂额、分身无术了,因为你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事情。

回头看,雷军小米之前花了两年的时间找合伙人,这是很厉害的。所以说,最好创业之前把核心的创始团队先组建完整,否则当处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再找合伙人就很难有时间从容去找理想的合伙人了,尤其是只有你自己一个合伙人的时候,这个项目想做好更艰难。

第三,很多人容易被表面上的经营指标迷惑,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建设。比如一个项目做得不好,问题是出在了产品或渠道上,但是创始人却认为是个人和公司的宣传不够,于是,跑去参加各种大赛、演讲等,似乎你这个人有知名度了,这个事就能成了,但是最终这个事情很可能还是走向失败。说到底,我觉得他把精力用错地方了,他应该回归商业的本质,解决商业模式最核心的问题,而不是买椟还珠。

4、热门领域的创业机会

一个好的项目,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简单来说,天时,就是创业时机,项目应该处在一个有上升空间的市场,它可以市场的势,借时代的势,很快飞向应该到达的远方;地利,就是这家公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和,就是指团队实力非常强。

地利和人和刚刚已讲过,在天时方面,我重点讲讲我比较看好的领域,未来的创业机会。

AC重点关注的领域主要是文化创意消费升级企业服务科技领域。

最近,消费升级和新零售这块比较火,那么我是如何看待其中的行业机会呢?我觉得还是找准85后、90后一代年轻人消费心理,年轻的消费群体更多的是追求个性,追求新潮,所以你要选对合适的品类,然后尽可能把它规模化。

从规模化的角度来讲,我们比较看好未来新消费连锁模式;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说,我们看好一些存在有效消费需求,但需求尚未被满足的领域。另外,如果能够在品牌建设供应链整合方面做得比较好,我相信也会有几家企业横空出世。

对于人工智能这块,我觉得它未来可能改造很多行业,就像互联网+一样,可以和任何一个行业结合,但是现在人工智能的虚火太旺,恨不得烤个地瓜、卖个红薯都要打人工智能的概念,我觉得有点过了。

人工智能的兴起源于三件事情:一个是源于神经网络的核心算法的形成,但是这个算法近年并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第二,GPU的发展,能力的增强。第三,源于大数据。因为更海量的数据,所以,模型的优化能出来更好的成果,能让智能化的效果更好。

目前来讲,核心算法这件事情很难有机会,除非有天才再度出现;GPU这件事情属于大公司的事;数据这件事情就看谁对某些行业有更深的理解,能够更加合规、合法的拿到这个行业的海量数据,并对行业有很深的理解,这是投人工智能的核心逻辑

医疗健康的前景也是非常光明的。在美国,早期投资医疗健康占了很大比重,占比达30%。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人一定希望能够健康长寿,并且对于健康的消费和投资会越来越多,这部分的人口基数不仅非常庞大,也将有持续性机会。目前,医疗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的上升期,医疗器械将会越来越方便,满足大家对于便携、无痛、快速、方便的各种深层次需求,这其中就孕育着创业机会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 +1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微信号:touzirenshuo)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