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年轻时候人养房,年老以后房养人,房子对老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母上大人最近心情十分愉悦,一位老友从厦门过来找她度假

被我妈称为“大姐”的阿姨今年已经78岁,是妈妈几十年的相识。前些年先生去世后沉闷了不少,好在她想得开,身体也还算健朗,不时会到周边老友处散散心。

这次过来,阿姨挺开心地聊到关于房子的安排。

1

阿姨膝下有3个小孩,两个哥哥和一个小妹,都已有家有口。先生去世后,阿姨考虑再三,和孩纸们达成以下关于房子的分配共识:

1、每月供养:老大挣的比较多给3K,老二和老三分别给1K,共计5K。

2、房产归属:老人百年后,房子平分5份:老大可得3/5,弟弟妹妹各自得到1/5。

3、零花钱共计:阿姨每月原本的退休金养老金已有三千多元,各项保障相对齐全,加上子女们的五千,不仅足以保障生活品质,还能不时旅旅游探探亲,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好不红润。

方式简单易理解,其乐融融的现实版以房养老

坦白说,老人的房屋分配话题,一不留神就会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抽离出来放到外部社会看,老年人的房产经常也是妖艳坏人的目标

比如前一段爆出的:

北京市有几十位老人因参加“以房养老”理财项目而失去房产。骗子所谓的“以房养老”政策,是承诺老人将手里的房子抵押借款三个月,就能获得每月10%到15%的高利息,到期返还本息。

然而,数月后不仅承诺的高利息不见踪影,房子也被低价悄然过户给关联人。如媒体报道的“700万房产被1000元贱卖,老人被赶出家门”、“新房主要求受骗老人三天之内搬走”之类的新闻。受骗的几位老人中,一位老人市场价450万元的房子被260万元卖出;一位老人市场价近700万元的三居室被人一1000元的价格网签

辛苦一辈子,还得和觊觎养老房的坏人们斗法…

2

对老人而言,房子的意义和年轻人不太一样。

年富力强时,内心多少有几分倾向需要一所房子加冕。常见原因主要几点:

  • 1、刚需(一个很天朝特色的词语)。
  • 2、投资东风和杠杆的作用,让资产增值。
  • 3、养老。

如果说养老对于我们父辈来说,属于五六十岁才考虑的话题,在眼下25岁就开始“中年危机”的时代,30岁+考虑安度晚年实不为过。毕竟,能同时满足刚需+投资+养老的金融产品,数来数去,屈指可数。

首先是关于投资回报

根据统计数据,四成上市公司拼尽一年利润还够不上北上广深一套房。之前上市公司卖两套北京的学区房就能成功保壳的新闻,让多少人猛拍大腿啊:早知道如此,还辛辛苦苦干毛线实业?

从开小餐饮店到大工厂,曾经很稳妥的实业在买房的浪潮中,被冲刷得快连泡沫都看不到了。

就算不少类似“房子绑架了中国经济”等等的声音,然并卵啊,小老百姓只管投资有没有收益,实实在在的资产增值才是硬道理,即便楼市黄金10年已渐行渐远,即便涨势可能放缓,但依旧在慢慢往上爬。

我有个大学同学,是个坚定的“房价看空主义者”,信奉证券、黄金、期货市场,一直以来85%以上的资产投入于此。去年年底他突然买房时,众人各种调侃:“老兄,你这打脸打的猛啊!”他振振有词:“房价肯定有泡沫,存在巨大风险!但不影响我买啊!”

嗯,斯德哥尔摩买房综合症。

另外中国买房团近年的眼光已不囿于国内,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房价属于稳中有进之势,中国人功不可没。甚至在南半球的奥克兰,房价也蹭风吹高了一倍。


新西兰当地主流英文报纸《先驱报》曾报道称中国人买了奥克兰39.5%的房子,而华裔永久居民或公民在奥克兰的人口比例仅占到9%。

原因肯定多种,“中国买房团”不过是其一,但确有添砖加瓦的作用呐。

所以对大部分人而言,买房只是入手时间早or晚,以及买国内or国外的区别。

3

再看以房养老

今年是推行试点的第三年,虽然有近30种模式,但整体不温不火。

用官话说,中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1.78亿,养老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子女赡养、退休金社保金。逐渐兴起“年轻贷款买房,老年将房屋抵押银行保险公司,由机构支付养老费用,晚年衣食无忧”的“以房养老”。

用白话翻译:年轻时候人养房,年老以后房养人。听起来挺不错,而且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成熟方法鉴,但套用在天朝就有点儿尴尬了。

中国可抵押的只有70年产权房子,从起跑线出发时脚步就很个性。外加真到你退休的时候(万一没拆迁),以国内房屋维护平均情况,房子很可能已经糙成一副风霜色,抵押值会不会被强力压缩?或是有限制条件?如莎士比亚而言,这是个哲学问题。

此外家庭观念上,中国人骨子里还是偏传统的。老年人大多数都想把房屋留给子女,即便和孩子们不住在一起,家庭关系依然紧密。就算没有子女,老人步入黄昏,想要的不仅仅吃喝不愁,而是有人陪伴。

几年前新闻曝出,国内以房养老的第一人钟大爷表示挺后悔。“签订协议后,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实际上没有用到社区的钱,自己的钱都很难支取。”

实施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

4

当然,也有许多正面意义。

开篇提到那位阿姨的做法,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等于以子女继承房款的方式为自己养老送终。

其实阿姨的孩子们原先也会不定时给她零用钱,现在每月固定都打到一张银行卡上,对子女来说并未增加啥负担,对阿姨来说,需要用钱时直接取款即可,免得向子女要觉得不好意思。

经济层面和情感层面,均得到满足。

以房养老这个事,目前虽不太风行,但随着延迟退休方案公布,等真到我们退休那天没准会有更丰富、更方便、形式更多样的方式。毕竟除了开源攒老本、理财投资,盘活房产也有利于丰富养老选择。

好吧,不管潮流是什么样的,“老有所依”估摸着还得靠自己。

顺便提下,有的人习惯把房子和家画上等号。窃以为呢:房子是房子,家是家。“家”这件事,只与自己及亲人有关,而房子,可以在纷杂世界中变换成不同形式的筹码,让你活的更舒心一些。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6 +1
临公子

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这是个工作、理财和自我修炼的公众号.我是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秋成社区签约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