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先做完事,再做成事

前天和团队开会时,分享最近的一些Case,不同的团队都有差不多的现象,都有面试流程长,时间长的职位最后候选人路途放弃的现象。

有好几个职位最后成功的候选人并不是最优秀的,而是坚持配合到最后的。

候选人越来越倾向于面试流程简化,最好一两轮就解决问题、面谈二小时内结束。但是从单位方来说,越高级的职位环节最多,越大型成熟的客户面试周期和流程越长,最长的一家客户有的职位居然有十几轮面试。有些大型互联网IT行业的面试有些即使流程没这么夸张,但面试时间可能会有一整天(中午管盒饭)。

越是资浅的候选人越偏向于短平快的解决问题。很多初级职位上,放弃的概念,到面率很低,甚至一大雨就能让一些本来参加面试的候选人放弃出门。

即使是中高端职位,大多数候选人有工作,对新工作意向性不强,面试流程太长,增加了成本,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我们有时候也深表可惜。其实真的要寻找更适合的新工作,一定要经过较谨慎全面的筛选成功率才高,想通过一两轮面试就凭感觉定下来的,后面会埋很多问题。

能不能将所有面试流程走完本来只是一个程序问题,现在也成了重要的筛选人选的手段,我们分析这种情况并不会改变。

能不能坚持把流程走完,有时成了很多机会能不能抓住的关键。

碎片化信息时代,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很多人很难把事情做完整。很多事情一旦复杂或者时间长了,放弃的人数就成几何上升。

我的朋友Zara,一直很喜欢向我要书单,看她经常买书,但很多书没有看完,她说,要看的书实在太多了,近两年内几乎没有能读完任何一本专业方面的书,东看看,西看看,很多书往往看了个开头,就又开始看另一本了。

做为一个一直很有焦虑感的人,Zara还订阅了很多读书类的公号和专栏。刚买时还有兴趣有决心好好学下去,但是时间有限,大部分专栏只是偶尔在通勤,做家务时听听。这并不是特殊现象,据称“得到”上很多专栏的打开率不到30%,网上的课程买了付费之后,完课率还低于这个数。

微信台大数据统计分析,微信公号平均打开率不足5%。所以为了争夺粉丝,提高打开率,很多公号不得不追热点,娱乐性。 这又使得公众大量本就稀薄的注意力更加分散,浅阅读,浅学习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常态。

想要做成一件事,先要做完它,本是极简单的道理,但是在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却变成了极难得的品质

一,机会太多,注意力分散。

在互联网时代,各类服务选择太多,都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而人天然是喜欢阻力小的事,大脑偏爱轻松愉悦的感觉,各类资讯服务使得我们注意力分散,信息的透明流动让我们自认为掌握了很多,世界尽在手中。

在现代中国的职工作机会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初级工作跳槽似乎很容易。

机会太多了,会让人以为机会都是我的,就不会特别珍惜。一件事没做完,又看到另一件事了,虎头蛇尾成了大多数人不知不觉间的习惯。

二,速成的诱惑太多

付出少,得到多的诱惑是很难抵挡的。


人人都不想做傻瓜,在这神话充斥的时代都希望快速XXX,快速致富,快速学习、快速阅读、快速找到职业快车道….

各类效率,速读,几天就能XX,一年帮你看300本书,五分钟打动面试官,三分钟写出500强喜欢的简历,半小时职业测试了解你最适合做什么…..

干货思维盛行,现代人更追求尽快告诉我怎么解决问题,甚至怎么帮我解决问题,而不再去想什么怎么防止这个问题。

很多所谓的咨询、知识服务都抓住了人的焦虑,让人觉得只要花点钱就能迅速解决问题。

现在流行知识付费知识拆散了嚼烂了给你,听上去效率很高了,别人嚼烂的东西,自己就会失去消化能力

没有人可以通过听点N 手的资讯就能成为哪一行的专家,即使是已经有一定基础,快餐式的知识点充其量只是点心,而知识的大餐一定需要投入艰苦的劳动,将一个问题听,而不是听别人转述。没有真才实学即使你能打动面试官也无法胜任工作.....

走捷径的方法用多了,自然不想再做死功夫。在走了一段路后,发现有更好的捷径,就会自然想去找其它的路。

三,信息来源杂乱,判断困难

资讯的迅速传播会容易让人觉得自以为懂很多。

Zara十一长假期间我们一起吃饭,她自己反思,这些一零半爪听的知识学习,效果实际上远没有她以前一本本,老老实实自己花功夫看的效果好。听了很多专栏课程,对各种信息反而没有了以前的独立思考那么判断清晰。

如果习惯了迅速判断,从网上道听途说,很多实质性的情况不再有兴趣有时间去深入了解。

快餐式的知识很流行,很多时候只是多了些谈资。而不代表知识的丰富,如果不能独立思考,再加以深度学习加工,很难提高综合能力

但习惯了信赖网络或他人提供的信息,会渐渐失去追根究底的兴趣,很容易随波逐流,失去自我判断力。

四,习惯了收藏,而不是及时消化。

信息太多,干货太多,工具也太多,机会也多,我们都习惯了收藏等待哪天有用的时候,我能充分消化吸收,很容易成为信息的搬运工,成了图书馆,成了职上的陪练。看到什么信息就Mark下来的结果是很多人有信息松鼠症,以为收藏了就代表自己拥有了,花钱就等于得到了,买书就等于读了,猎头推荐了机会就说明我有更好的工作了。

很多信息知识,收集后再读,实际上作用很小。我记得小时候家里订报纸,有时候会有没来得及看的报纸,我妈妈将没有来得及看的报纸收着,说等我以后有空时再看,实际上不断有新的报纸,今天没时间看,以后基本不会看了,不久还是放入废纸箱。 很多今天的市场职位信息,今天没有积极反馈,明天可能就已经不在了。

我们过于想着贪婪占有,总想着以后怎样怎样…., 实际上“以后再说意味着永不去做。”

做完一件事,往往需要坚持,而坚持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想我们很多时候的平庸不就是因为有些事没有坚持下来吗?想想我们从小学过的乐器,读过的书,各种习惯....有多少事我们如果能坚持下来,我们会多么不一样,实际上,坚持下来,只不过是把事情做完罢了。

经常不把事情做完整,也易养成随意放弃的习惯,心态变得非常浮躁,遇到一些阻力就容易放弃,凡事不会深度工作、深度思考、深度阅读...,做事浅,易变得轻率,缺乏思考,喜欢泛泛而谈,这毫无疑问,会对人的养成不好的习惯,不易成为一个值得托付,能成事的人。

一个能做成事的人,是能将工作做成闭环,凡事有始有终的人。

其实将一件事做完整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只是要注意

一,确定目标

不轻易开始一件事,要有目的的做事,不随意答应,想清楚,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

开始做一件事时,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开始做了之后,坚持到底,即使没能做成功,也要有交待,在想放弃时,问问自己:

  • 这件事完结了吗?
  • 我当时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这件事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吗?

如果是否定的,而是我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比较困难,就应该坚持做完。

二,减少选择,慎重选

将事情做得完整的前提往往是选择少,做得少方能做得好。在选择前慎重,选择后多坚持一会儿而已。“所谓大师就是每天比别人多练五分钟的人。”

三,任何事情做成闭环

很多人问我怎样才能深度工作,怎么专注,其实就是把一件事做完,坚持下来,形成闭环,完成一件事,再用同样的习惯做下一件事。坚持做完一件事,只有当选择时的那个目标已经完成,或者已经原来的目标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变时才决定不做。而且不做一定要有总结。提升下一次的选择能力

我自己长假期间在家大扫除,就发现了很多我遗忘的东西,大多是没有及时归位。用完一个东西就应该放回到原先的地方,没有形成闭环。

做所有事都一样,如果事情没做完,就去做别的事了,想着等到有空再做,或是换个时间来做,于是大部分时候,我们会慢慢遗忘原先的那件事的重要性。

越是资深的人越能耐得住寂寞,越是有成就的人,越能深度工作。

我们所做的事并不是所有都会做成功,但我们可以争取尽可能将事情做完整。而且想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先要把这件事做完。

希望我们都成为有始有终的人。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7 +1
景红

景红,亚洲知名猎头公司仲望咨询总经理,在人力资源行业拥有15年以上的资深经验,LinkedIn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景红空间(ID:JinghongJoyce), 微博:Joyce-景红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