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睡眠者效应,你被“洗脑”了吗?

  • 为什么有些宣传片槽点无数却仍有人相信?
  • 为什么有些广告非常低俗却依然销量大涨?
  • 为什么人们对于同一事件的态度会发生变化?

大家好,这里是MBA智库百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又有点反常的词汇——睡眠者效应。在进入正题之前,先看看以下几个例子:

1.宣传电影的把戏:士兵的热情怎么就提升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二战期间,美国为了煽动公民,特别是士兵,充满热情的为祖国而战甚至牺牲生命,不惜重金拍摄战争宣传电影,师试图研究普通士兵在看了这类宣传之后的的态度能有怎样的改变。但研究结果令人失望:电影一点都没有增强士兵们为祖国而战的热情。

但是在9个星期之后,科学家们再次测试战士们对他们战争的态度,结果有了意想不到的转变: 看过电影的士兵比没有看过电影的士兵对战争更有热情。很显然,宣传是起了作用!

但是为什么一开始士兵的心态变化没有很大呢?是因为已知论据的说服力,对于人们来说是随着时间减弱的,就像放射性质那样一点点衰退。士兵在观影前是知道这是美国陆军部(信息来源)用来宣传的,而忽略了电影的内容(信息本身)。为什么9个星期后反而要比一开始更有效果呢?士兵对信息来源(美国陆军部)比信息本身(电影内容)忘记的更快,从而在大脑内记住更多的是信息内容,宣传则起到了作用,信息内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信任,这就是睡眠者效应的作用。

2.广告商的把戏:为何广告低俗却依然销量大涨?

有时一些广告发布后业内人士批评其平庸的创意受众反映其乏味甚至反感,总之是不好看的广告。但奇妙的是,也许当广告主还在为广告反响不佳懊恼时却惊喜地发现,广告产品的销量却在上升。挨骂的广告居然也能卖产品?广告主无心之下栽了一根“刺”,却意外开出了花。这就要归功于睡眠效应了。

还记得当年的脑白金广告吗?

脑白金的广告曾经被很多的所谓广告业内人士评价为缺乏创意和美感的广告案例。但有趣的是,当年就靠着这在网上被传为“第一恶俗”的广告,脑白金创下了几十个亿的销售额。这是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由广告引发的情感应会与产品名字发生分离。因此,一则通过不愉快的情绪而使人集中注意力的广告会产生记忆的效果。

观众有可能会认为广告制作者很愚蠢,可是日子一长,他们记住的将会是产品,而不是令人不快的反应。当你正在津津有味的收看电视剧,突然插播了一则广告,而且是几个卡通形象的老人在电视里扭来扭去,脑白金送礼广告那可爱的老头和老太太边舞边唱,刚开始感觉毫无美感,甚至有点滑稽。你就在怒气冲冲的情绪态中记住了这个产品的名字“脑白金”。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记忆渐渐的淡化,留在脑海中的只有产品的印象,而由广告引起的当时不愉快的情绪早已经被忘记了。

3.宣传片的把戏:为什么煽动宣传会有效果?

在美国,几乎所有选举都会用恶意的宣传广告片来抹黑竞选对手,但每个广告片的结尾都会按照法律规定清楚地注明是谁为这个广告片付费。由此每个观众都明白,这是为了竞选宣传。但无数研究表明,广告片的制作人会被人们遗忘,但其恶意的言论却会被记住。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忘掉信息从哪里来(从竞选对手)要比忘掉信息本身(恶意的宣传广告)相对快一些。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忘记了是竞选对手付费制作了这些恶意的宣传广告,而只记住了广告内容本身。

4.那么,到底什么是“睡眠者效应”呢?

这个效应的发现是源于凯尔曼和卡尔·霍夫兰在研究“信息高低可靠性的影响有多久可保持,会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时发现的。

根据MBA智库百科定义: 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或称信息来源)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凯尔曼和霍夫兰解释睡眠者效应产生的原因时指出:人们忘记沟通的来源(传达者)比忘记沟通的内容要更快一些。这可能是,因为人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记忆比较困难,而事情往往总是比较具体的、比较形象的,这种形象具体的东西人们是易于记忆与回忆的。这是记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的。因此,过了几周后,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人名(信息传达者)在不再提及时,人们只能根据回忆任务来进行回忆搜索,从而产生睡眠者效应。

简单点理解就是:

我们日常接受信息有两种:信息和信息源。但我们对于这两者的态度并不相同,当我们刚接受一个信息时,我们的态度会受到信息源和信息内容的共同影响。

但是时间会慢慢将信息本身与信息源分离开了,而我们对于信息源的记忆力明显不如信息本身。所以我们会有那么多不知道从哪来的“歪理邪说”,虽然已经不记得来源,但是信息已经被我们记下来了。

5.如何避开睡眠者效应

1、不轻易接受任何未经筛选的信息。

不要接受任何未经你要求而得到的建议,特别是从那些明显不靠谱的人那里。

2、警惕信息来源

你的理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从一开始就远离一些具有煽动性的信息。

3、学会独立判断

时不时审视自己的看法,如何得出那样的结论的?是自己真正的看法还是从别人那里习得的?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6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