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所有的中国家长都应该向一头猪学习

  • 作者:霍老爷,公众号|霍老爷(ID:ddz_233)霍老爷知识渊博,文笔犀利有趣,思维方式独特,擅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现代问题,令人耳目一新,他分享的经验,是改造思维方式和个人成长的利器。

鼓励,而不是羞辱。

毕业于北大的留学生王猛拉黑父母六年,最近更怒写1万余字的书信控诉父母的罪行。

“大约我上学前班时,我母亲当着我的面对着她想象中的女儿‘芽芽’说话。事后看来,我认为的母亲并非完全不能接纳我的生理性别,更不一定要二胎,而是不能接纳男孩子的刚强、自主等气质。”
“虽然清阳不冷,但和很多家长一样,我母亲喜欢让我穿很多,而且按自己的审美指定我的衣服。”

作者细数了各种事情,从班级文艺汇演母亲一定要自己穿长裤、小时候父母嘲笑自己不会剥鸡蛋、父母邀请自己参加聚会居然让自己跟两个女孩子一个房间,一直到自己留学时遇到的种种问题。

很多人惊讶于这位美国留学生写来写去,无非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也许父母早就忘了,却让他记了很久。

可是就是这些小到父母都甚至不会在意的小事,却让他刻骨铭心。

长信曝光后,舆论基本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人不明白他的决绝,认为他偏执、不孝,本身心理就有问题,拿他自己的错误惩罚父母,另一部分人则表示理解,甚至有些人表示强烈的感同身受,讲父母教育自己时同样存在的问题。

这是由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所产生的分歧,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愿意交出孩子的控制权,孩子成人后对此决绝表态。这个问题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存在。

而更悲剧的是,这种中国式家庭教育,就算是把孩子表面上培养得无比完美,北大毕业、留学美国,这些光鲜的背后,却是孩子从小不断接受的羞辱。

“你想要的听话不是完美”

国家庭一方面把家庭的重心视为孩子,一方面却漠视孩子的一切需求,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可以任意塑造并随意改变的机械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第一诉求是听话,认为这样的孩子最完美,最出色,殊不知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恰恰是有缺陷的。

有些父母当成了自己私有品,对于孩子第一要求是听话,为了维持自己的完美生活,孩子必须依照自己所安排的一切程序走。

孩子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老老实实的精准的走下去就行,而当孩子表现出“人”的需求,父母所做的就是打压。

我们拿王猛来说,作者一边控诉父母对自己的行为管的太严,甚至连穿什么都管,一边又表达父母在很多合不帮助自己,自己受欺负的时候只能一个人挺着,产生被抛弃、受辱的无力感。这看似有些矛盾。

但是我们很容易就发现,父母的权威形象只存在于家中,他们掌握着一切言语权利,事无巨细都要听从他们的安排。而在外面作者是家庭形象的牺牲者,是面对利益抉择是可以舍弃的那部分。

因为将孩子视为牺牲者,所以父母才可以站在和亲戚、朋友一边来嘲笑孩子的动手能力差,因为面对利益抉择时可以舍弃,所以才可以面对孩子糟糕的学习环境置之不理甚至以此看不起孩子的承受能力。

控制也好,忽视也好,不论从哪方面看,他的父母都是自私的。

王猛就是这样。

直到大学毕业,那些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一直跟随着他。他在大一下学期焦虑很严重,“我一边渴望自救一边在焦虑中挣扎,紧锁着眉头咬着牙背书、做题。”毕业后进入研究机构工作的他,无法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导致“绩效评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离开。”

在这万字的长文中,作者提及了自己多年来的伤痛,父母过分严苛的管教、面对外在对自己的伤害采取冷漠的态度、拿自己“北大学子”的名头来换取利益和满足虚荣心、从未给予自己任何心理上的交流等。

他也多次向父母表示自己渴求交流,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解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甚至去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医生对他判断有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他不断努力,用写信的方式表达心意,换来的却是父亲对他“病得不清”“建议回家修养”的回信。

王猛说,我没理他。

这四个简单的字后面,充满了深深地绝望。

尽管如此,在脱离六年原生家庭后,他再一次旧事重提,我们可以看出他依然没有完全走出阴影,这是他发出的一封“求助信”,他在等待父母的道歉。

很多家长包括很多同样遭受过父母伤害的人之所以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王猛之所以特别敏感,特别重视内心感受,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智力比别的孩子高的天才。

这样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保护自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依然考上了北大,依然到美国留学。

很多中国式家长不知道的事,敏感是一种天赋,敏感常常伴随着高智商,高创造力,这样的孩子本来就需要比别的孩子多一点关注,而恰恰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最讨厌的就是敏感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最麻烦”,而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最有天分的孩子。

于是,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矛盾的一幕出现了,最渴望培养天才的家庭环境,却在用最大的力量扼杀天才。

用羞辱式教育来培养“完美孩子”

但我们必须要说,王猛的父母已经算相对靠谱的父母了,在中国式家庭里,比王猛不靠谱的父母有的是。

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有一个很奇葩的思维,那就是孩子不能夸,夸了他明天就要“翘尾巴”,就要不虚心,就要张扬个性、放飞自我,不好管教了。所以教育孩子就要把他的不足告诉他,还要提醒他这样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而当孩子承受不起这种负面评价的时候,就是不够坚强,承受力差了。

你成绩不好的时候,“同样是一个老师教,怎么你就不如人家,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在学生时代,当你因学习以外的成就沾沾自喜的时候,比如运动会拿了金牌,书画比赛拿了一等奖,他们就说:“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你以后又不走这行,有什么用。”

等上班后拿到了工资,回到家中表现自己能力的时候,“整天辛辛苦苦的,赚的也不是很多嘛,我同事的孩子没毕业就赚的跟你差不多了。”

要是你介意这种羞辱,就是太过敏感,而“小孩子想这么多干什么?”

否定你的成就,打压你的信心,时刻提醒你的错误,希望你因此羞耻而进步,这种教育被称为羞辱式教育。

前几天在微博里看到一群女孩子控诉自己的父母是怎么当着客人和亲朋好友的面,其中有一个女孩子的故事令人心寒,那个女孩讲自己有一次内裤没及时洗,这种事本来是孩子的私密,尤其是女孩子。

结果这对父母就当着客人的面一起对孩子品头论足,那个女孩子紧紧关上房门,把自己捂在被子里嚎啕大哭。这个女孩的经历看得我后背发冷,也许这个女孩的父母根本没有认识到,无论多大的孩子都有自尊心。

还有一个读者说,她的母亲给她的妹妹介绍对象,媒人上门,本来聊得很开心,她妈忽然拉开妹妹的房门,神经质地控诉她多不讲卫生,被子从来不叠,衣服不整理,从不做家务,以反衬这位妈妈对家里贡献有多大,她当时整个人都呆了。

种种令人发指,就算是杀父仇人都未必会做的事,却屡屡发生在本应该最亲密的人之间。

中国的羞辱式到底从哪里来?

羞辱式的中国教育从何而来?

这些最明显,无论是外人还是受害人都能一眼就看出的羞辱,还有一种羞辱藏在日常生活之中,那就是这个北大学生所受到的,被无视的羞辱。

在长文中,作者多次提到了他在外面遇到伤害,父母的冷漠态度。不仅置之不理,而且用“是你的问题”来搪塞孩子。尤其是在世外桃源之旅中,父母的言行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他写道:“一个刚从如前所述的学校环境中脱身的孩子在公众合被开不适当的玩笑,父母不帮反骂。那么,他对父母还能有多少信任?他对参与社交活动还能有多少勇气?他会因求助不得而何等自卑?”

丧失自尊的羞耻感、自卑心理、对社交活动的恐惧、被抛弃感都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中国有大量的羞辱式教育的土壤,除了传统的“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给了众多家长羞辱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外,我们文化大环境所带来的羞耻感,似乎是每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具有的。

数千年来,儒家文化作为我国农耕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起到向内打压的作用。整个社会都趋向于中庸,也就是不偏倚、调和。向外表达过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被赞成,做特立独行的事情将会被人指点。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整个社会都有同一的标准。而对于小个体,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或是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被教育社会规范之内的标准作为自己一生的准则。以此为基础,羞耻感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石,提出了“知耻而后勇”的说法。孟子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更是将其上升到判断人与禽兽的区别的高度。

建立同标准,以不达标为耻,进而建立了中国以羞耻为驱动力的文化特色。这样就很好理解,羞辱式的中国教育从何而来。

这个北大毕业生是一个标准的,从羞辱式教育下产生的孩子。他们往往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完美,是“别人家的孩子”,更是社会标准下塑造出来的模子。实际上他们却非常脆弱,家庭关系僵硬,很难建立亲密关系。而且这些缺陷会有明显的代际遗传现象,长大后,他们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可以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

先从和孩子一起玩开始吧

中国所有的家长都应该向一只猪学习。

最近爆红的《小猪佩奇》不仅得到了孩子的喜欢,而且受到众多已经成年的大龄儿童们的喜欢。

这部动画片提供了一种最让人认同的家庭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完美,乔治天天抱着恐龙捣蛋,佩奇常常欺负弟弟,作为一个女孩一点也不淑女,爸爸爱吹牛还丢三落四,妈妈迷迷糊糊的。

作为一个家庭,他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尤其是两个孩子,如果是中国式家庭中,简直可以说完全疏于管教。

然而,就是这样槽点一堆的小猪们,却告诉我们怎样才是良性的家庭关系。

中国的所有家长,都应该跟这只猪学习一下,怎么进行家庭教育

每次下雨,佩奇和弟弟乔治都爱往泥坑里跳,猪爸爸和猪妈妈没有责怪他们把衣服弄脏了,只是给了他们雨衣和雨靴,提醒他们不要感冒。甚至,还跳进泥坑里和他们一起跳,比两个孩子玩的都要开心。

动画中最常见的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地上滚来滚去,猪爸爸最常干的事,就是跟孩子一起把身上弄得脏兮兮地,而猪妈妈从来不会指责猪爸爸,不去计较,而是一起跟他们翻倒在地捧腹大笑。

无论小猪佩奇和她的弟弟乔治做什么事,猪爸爸总是耐心倾听,无论这件事听起来有多蠢,他都会让他们尝试一下。

其中有一集,佩奇的朋友山羊苏西来家里玩耍,乔治想要跟姐姐一起玩耍,苏西和佩奇不想跟苏西一起玩耍,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一般妈妈会出现,对姐姐说,你比弟弟大那么多,怎么不懂事?你不带着弟弟玩,算什么姐姐?对姐姐痛批一顿,但是姐姐是不是因为自己大,就应该放弃自己的快乐,带着弟弟玩呢?当然不是了。

动画片里,猪妈妈是怎么做的呢?猪妈妈没有教训佩奇,而是对乔治说,乔治,来帮妈妈做饭。妈妈有个碗需要你帮忙舔干净。

《小猪佩奇》之所以好,就是因为它告诉了我们,家庭教育最好的样子。猪妈妈的优点在于,她永远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看待,孩子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尊,有需求

在她的家庭里,佩奇和乔治两只小猪,看起来并不是驯养的个体,而是两个完全自由,充满野性的人(猪?)。

而这是中国式教育最欠缺的。

孩童时期,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关爱,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可以形塑一个独立自信性格,而不是对孩子实施羞辱式的言语伤害,孩子很单纯,会把嘲笑当作不爱,会把羞辱当作自卑。

也许我们不能给孩子像动画片中那种完美的快乐童年,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多陪伴孩子,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情,给他们提供一个互相尊重,彼此相爱的环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0 +1
霍老爷

公众号|霍老爷(ID:ddz_233)霍老爷知识渊博,文笔犀利有趣,思维方式独特,擅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现代问题,令人耳目一新,他分享的经验,是改造思维方式和个人成长的利器。

复制成功
家庭教育  心理  思维  能力  个体  性格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