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有目标感的人生,到底有多不一样?

01

进老人院就像进了幼儿园是什么感受?很多人可能体会不到。

日本的爱知县有一个全日最大的老人院,他们最大的卖点就是“好玩”。

每天可以跳舞、唱k、泡温泉……咳,那些都是小儿科,他们还能打游戏开黑,赌两盘,开运动会,就像跑进了迪士尼



讲真,这帮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的老人,一开始也不是这么疯狂的。每天怎么引导都不肯去活动,简直是可以用死气沉沉来形容。

可能是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等着死亡这件既未知又肯定的事,生活既不聚焦,也没盼头,已经失去了任何价值感。

但是老人院没有放弃,他们绞尽脑汁,内部发行了一种叫“Seed币”的钞票


只要参加康复活动,去散步、刮胡子、自己洗头,就可以赚到Seed币;

然后这些币也可以花在打游戏、赌两盘、买零食、买下午茶上。存够了钱,还能去逛街,去shopping,去扫墓……


这招牛逼了,那些“混吃等死”的老人被点燃了——他们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目标,纷纷排队参加康复项目,甚至那些赚“Seed币”比较高的项目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重新回到每天“赚钱-存钱-花钱”的生活模式后,老人们的人生又找回了价值感。整个老人院变得活泼有生气,和孤独寂寞冷的刻板印象拉得很远很远。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哪怕实现了财务自由,机械重复的生活还是会让人窒息?

无非是因为,无论你是月薪3000的小白还是年入百万的精英,终归逃不过的救赎是:人生的目标感

02、人到底为什么要工作哈佛大学给出了答案

我曾经接过一个粉丝的咨询,她的工作很稳定,钱也够生活。但是上面的人既不走,也不死,更不会教自己,她很害怕自己就这样废了,离职又没有勇气。迷茫。

我让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想象一下5年、10年、20年之后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分别找一个参照。请她就按那个参照物作为目标,去考虑自己该不该离职。

我从这个女孩身上发现了一个问题,活了20多年还是沉溺在现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大部分人的不得不承认的一个残酷的笑话。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感对人生的影响”。 25年后,又对这些调查对象跟踪调查,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果是这样的:

  • 第一类人:27%的人,没有目标;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常处于失业状态。
  • 第二类人:60%的人,目标模糊;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 第三类人: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他们的短期规划不断得以实现,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管。

第四类人: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这帮人意志力超级坚定,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实现了财务自由,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一些人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懂得分解到每一步;而另一些人,则被动地让生活推动在时间的洪流里。

03、没有目标感,全身都在积累毒素

毕淑敏说,人生没有意义的。所谓的意义,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主观上的目标感。

这句话我深有感触。

最近翻了翻朋友圈,一个在BAT级别的大公司都做到总监的朋友居然辞职了,过年之前她还不断在发他们公司的年会、活动福利,怎么说跑就跑了呢。

更让我惊讶的是,她离职了之后居然做起了微商

当然,作为一个对买买买特别热情的人,我帮衬她买了一些小众品牌护肤品,一来二去就聊得更熟络了。

她说,以前在大公司,争夺资源,内斗,在邮件里面给对方说错的话找证据,基本上成了日常三部曲。我的人生目标都差点直接变成了,把那丫的跟我抢人、抢单的人neng死。

活不累,心累。

后来想想,有什么意义呢?当一个人活着的目标是争斗,不是创造,那样的人生毫无价值啊。

我笑着说,跟那些喜欢玩弄权术、制造办公室政治老板说再见一点都不可惜啊,但是怎么就做起了微商呢?

她来劲了,

因为做微商有明确的目标啊。每天做3000,一个月做10万,每个月增长10%,下半年可以开线下店。

现在每天我的工作都特别带劲,选品、谈价、拍照、修图、做你这种大客户沟通,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盼头的人。

擦,我居然也能成为一个“大客户”了,突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更惊到我的,是她的条缕清晰的目标和执行。

这个女生抛弃年薪数十万也活出了价值感,无非就是因为脚踏实地地,走向自己可以触及的灯塔。

罗振宇老师也特别戳心地在《弱者的逻辑》里说过:

如果你有目标,全世界都是你的资源,你在走向目标的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是获得滋养,哪怕你做错了。

你如果没有目标感,全世界都对你构成戕害。因为你在做应激反应的过程中,永远是在积累毒素,哪怕你做对了。

04、百万期权,不如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投资管理这段时间里,我时不时就可以听到一些老板给我吐槽: 我对员工掏心掏肺,期权、未来、承诺,都给了,怎么有的人,连100万的期权都不要就跑了,真的无法理解。

我只能双手一摊对他笑笑说:

  • 老板,你可能真的不知道你的员工目标到底是什么。
  • 你给的期权白纸黑字写了吗?你告诉他什么时候能获得呢?
  • 也许人家活着,不过是想工资比得过隔壁工位的那个混蛋。

你看,老板们常常都会跌入一个误区:以为自己的目标就是员工的目标。以为自己随口说说别人就能笃定确认。

正因为这个巨大的误会,给鞭子,施压力,画大饼,还是要感叹:这帮手下的孙子怎么就踢不动呢。

殊不知,这年头,老板也是要做口碑的。你要是不知道员工心里想要什么,给1个亿的人期权别人也会把你当笑话看。

有一句话说得好:工资是用来比较的,承诺是用来怨恨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非第一求生存,第二求发展,比这两者更重要的,是跟他人贡献之间的公平感。

高明的老板,不但懂得怎么去均贫富,还懂得为每个完成了的目标,给踏踏实实的回报。

要是员工发现老板吹得天马行空的宏图,无非是拿着绳子吊在眼前的胡萝卜,无论怎么也吃不到,谁也不会为你继续卖命。

和教小孩一样,一个老板留住员工最愚蠢的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给目标,给路径,给报酬

一个人没有了奋斗的方向感,谁会认为日子过得有奔头呢。

05、写在最后

我们从生下来的一刻,就知道自己奔赴的是死亡这个终点。

要是用这个角度解释,在路上做的所有努力,争取的各种辉煌,拼了命想要去实现“财务自由”似乎都是无谓的。只要拿到足够活下去的钱,是不是就已经够了呢?

事实上,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够的。

财务自由只是一个口号。追逐一个个关于金钱、关于职位、关于成就的目标,本身就是我们一路奔忙的人生意义。

因为,在达成目标的每一个里程碑里,都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据

【原文标题为《印钞票、赌博、开黑的老人院: 财务自由的意义,用这3个字解读》,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36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追逐一个个关于金钱、关于职位、关于成就的目标,本身就是我们一路奔忙的人生意义。 因为,在达成目标的每一个里程碑里,都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据。

2018-04-05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