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没有掌握这个工作方法,你还想着让领导满意?

01

刚进公司的时候,王世民老师让我负责过一个地推项目目标是一个月内做到日均引流200人到社群

这是我进公司的第一个挑战,我很兴奋,也充满了干劲。

接到任务后我马不停蹄的开始想创意、写文案、踩点、设计宣传单...

一番准备下来我信心满满,心想这次一定会让领导刮目相看。

没成想还没开始就出现了问题:我没招到地推的兼职

当时心里猛地一沉:糟了,我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准备物料上了,这下可怎么办。

最终没办法,只好推迟了一周时间来招兼职。

一周后,兼职招够了,终于可以开始行动了,我想着这次一定会完成得漂漂亮亮,掌声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两天之后,事实证明,我又想多了。

我天不亮就出门,千辛万苦地带着兼职发了两天卡片,加入社群的竟然只有零星的几个人。

改了几版宣传单之后效果依旧不理想,我也越来越懊恼: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凭什么得不到该有的效果?!

实在没办法了,我只好拿着不合格的数据去找王老师,王老师告诉我了一个至今难忘的工作方法:

别仅凭本能做事,在行动前要对目标做流程化分析。

02、靠本能做事的弊端

个体基于每天的实践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由此会产生一种直觉性反应。

在工作中接到任务后,大脑的直觉性反应立刻给出行动指令,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依照本能去完成任务的,而依照本能行事就会出现3个问题:

第一、缺乏对目的的思考

大脑会尽可能的避免费力思考,一旦领导交代你一个任务之后,马不停蹄地开工是大多数人的做法。

但一旦缺失了对任务背后目的思考,结果往往就会不符预期。

比如,实习生泡泡有个工作是上传公众号的文章到其他平台,她工作的很认真,每一篇文章都按照各平台要求的格式成功上传了,但这项工作她却做的很不合格。

为什么呢?

因为她缺乏对目的的思考,我们上传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人关注公众号,但她所传的文章没有一处提到公众号,更别提为了增加阅读量去研究该换什么样的标题,什么时间去传文章了。

第二、容易忽略关键环节

通常一项复杂任务会存在好几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旦靠本能行动,往往会在一些因素之间进行过度思考,而忽略掉个别因素。

就像我在准备地推活动时,就因为遗漏了招兼职的环节而导致项目滞后。

第三、容易错误地判断问题所在

在地推两天之后,由于结果不理想,我本能地认为是宣传单的文案出了问题,于是我将改进重心都放在文案修改上,改了几次依旧不理想之后,我对于这样的结果就束手无策了,开始丧失信心。

造成这样的原因就在于我靠本能找的问题并非真正问题所在。

对于一个复杂项目,靠本能做事会出现诸多弊端,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行动之前,对目标流程化分析。

03、何谓流程化分析

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了“以终为始”的概念。

讲的是任何事都需要两次创造,第一次是在脑海里构思,第二次才付诸实践。

所谓流程化分析,本质上就是以终为始的第一次创造。

也就是在行动之前,从目标出发,完整地描述任务执行的全部流程,再对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分析。

以制造汽车为例,在动手之前需要思考影响汽车制造的所有组件,大致可分为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

接着需要对每一个组件进行细节构思,之后再动手操作。

一旦汽车某个功能不符合预期,就可以直接对所属组件进行改进,这样再改进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时候改进问题的技术并不难掌握,难的是发现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流程化分析就能帮你很快地精准定位问题。

04、怎么做到流程化分析?

流程化分析这么有作用,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共3个步骤:

步骤一:确定目标

我们已经知道了依照本能可能会出现目标偏差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就需要我们刻意地思考目标。

目标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是否与上司要求、公司战略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要急着开始行动,而是要沟通重新确定目标。

否则就会像YouCore实习生泡泡那样,做了很多事,也付出了努力,但做的都是无效的工作

步骤二:流程拆解

确定了目标之后,我们就要从目标出发,对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流程进行拆解。

回到开头地推的例子,经过王老师指导之后,我在脑子里进行了第一次创造:整个地推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先要有人去发宣传单,之后接到宣传单的人选择是否扫码,扫码之后进入社群,最后在了解我们之后留在社群。

于是我将整个地推活动拆解出4个环节:


在拆解时应有两点需要注意

①拆解的时候应该以每一个可以单独检测过程结果的节点为标准

这些节点相互组合影响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在结果不达标时精准找出问题所在。

②由于很多项目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并不了解全部细节,所以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流程迭代。

我在地推过程中,发现卡片发出去多少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有多少人愿意接手,

于是我更新了第二版流程,添加了一栏卡片接手率,如下图:


经过这样拆解之后有2个好处:

①对于已知关键环节不会再遗漏。

做完流程之后,我发现第一步就是卡片发放数,

那么选择在哪里发,需要几个人去发就是我优先考虑的事情,就不会出现之前忙于设计宣传单遗漏招兼职的错误了。

②问题出在哪里一目了然。

一旦结果不理想,回过头来分析各个环节是否达标,便能够精准的找到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

步骤三:精准改进

经过了上一步的拆解之后,我们就能够从众多可能中做出精准的选择,从而避免将精力浪费在错误的环节改进上。

还举地推为例。

经过观察,我发现数据不达标主要出现在卡片接手率和愿意扫码这2个环节。

于是,我针对这两个环节思考了解决方案。

①对于提高接手率,我采用了穿戴玩偶服引发好奇,之后接手率大大提升。

②是否愿意扫码则是由宣传单文案决定的,我采用了多种文案并行测试,

在发出卡片数量大大提升的情况下验证文案效果变得更加精准,最后进行数据对比选出最佳的一个文案,极大降低了试错成本

在进行环节改进时需要特别注意,别对已经做到80分的环节进行改进,

根据边际成本效益,如果你优先从不及格环节入手改进的话,同样的投入会产生更大的收益

05、来个总结

工作中我们经常要解决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也正是解决这些问题才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挑战。

如果我们仅依本能做事,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在接到一个任务时,你需要优先对任务进行流程化分析。

共3个步骤:

①确定目标

②流程拆解

③精准改进

这样一来,无论是一开始的工作启动,还是后续的工作改进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8 +1
YouCore

公众号“YouCore”(ID:YouCore),YouCore主策划,个人核心力赋能平台,一个老板、副总裁、总监们偷偷关注的公众号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说的很好 有这篇文章做事会清晰有条理很多

2018-09-20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