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 出品丨插坐学院(ID:chazuomba)
  • 作者丨崔永旺

微软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的注意力,正在持续降低。

2000年,人们专注某项事务的时间是12秒,到2013年已经缩短为8秒,比金鱼的注意力还要少1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智能手机和大量碎片化信息的出现。我们的太多时间,被切割成碎片。

那么,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保持高效的学习能力,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过去20年,我们渐渐丧失了专注的能力

电脑手机,从论坛到微博,从电视到短视频,从书本课堂到知识付费,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信息数量也在爆炸性增长,注意力也越来越容易被打破。

斯坦福大学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年轻人一天拿出手机的次数,大约是200次。很多人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是看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还是看手机。

看起来是只是“玩手机”,背后的真实情况是:你的专注力正在被一点点割裂,持续投入一件事情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样结果就是,工作效果差,越来越焦虑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全身心、较长时间地投入一件事情,不看手机、不被其他事情打断时,你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任务完成度也非常好。你也感到很幸福,很自信,进入了一种“心流”的态。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保持这样的状态很难。所以,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非常关键。

2.注意力缺失的时代,学习方法更加重要

专注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也需要配合高效的工作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曾得到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认可,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他曾亲自做了关于“番茄工作法”的PPT。

番茄工作法简单易行,使用时,先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25分钟后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即可)。

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任务最多4个番茄钟能够完成。番茄工作法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公众号“辉哥奇谭”主创张辉,非常推崇番茄工作法,在实际工作中,他还对番茄工作法进行了升级:不是以25分钟为最小工作单元,而以具体工作任务本身来切分。

比如写作,被打乱思路后,很难调整。写一篇千字文章,快的时候20分钟,慢的时候50分钟,那么无论是20分钟还是50分钟,他都视之为一个“大番茄”,在番茄时段全力完成这件事,直到任务完成再休息。

休息也不再是固定的5分钟,而是插入另外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微运动。即花10-15分钟,做深蹲起、俯卧撑等力量训练。运动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大番茄”。

不论是传统的番茄工作法,还是升级版,核心就在于每个番茄工作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心无旁骛。

这样不仅工作成果比平时好,而且也很容易变得更自信,也将逐渐改善你的人生体验。

3.高手都在争分夺秒地,强大自己

知识型网红秋叶大叔,他在网易云课堂上的付费课程学员超过18万人,微信公众号曾被网友推选为“大学生最值得关注的 10 个公众号之一”。

秋叶大叔的成功,除了他本身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外,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说,秋叶大叔有2个手机,4个微信号,每天至少要收到5000条微信消息,同时还要面对各种面谈、电话短信和杂事。

但他并没有抱怨和逃避,而是用“结构化思维”来处理各种信息。以秋叶大叔创作一篇微信文章为例,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想主题;
中午休息的时候刷朋友圈、看其他公众号文章,找两个灵感素材;
晚上先跟朋友聊聊天儿,就这个话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碰撞灵感;
等到晚上九点钟,一鼓作气花一个小时把文章写出来。
中间还可以找图片、排版,时间利用率非常高。

秋叶大叔曾说,一个人首先要拥有自己的思考结构框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信息,先用自己的框架过滤一遍,留下有用的,处理马上要处理的,不需要的全部摒弃。

信息本身是没有规律的,只有把它结构化以后,才能变成知识和技能

所以,可怕的不是电子浅阅读,不是碎片化时间,而是面对它们的方式。

高手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高手都在争分夺秒地强大自己,哪怕是吃饭的间隙,上下班去地铁的路上。

所以,请不要只顾低头拉车,而忘记抬头看路。思维格局才是人生的关键,有时候甚至比能力更重要。

Reference:
1、大番茄工作法 by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你的碎片化时间里,藏着你的人生 by朱香记 @富书
3、美国年轻人一天拿手机200次,注意力持续集中仅8秒 @文汇

  • 关于作者:崔永旺,首发于职场充电第一站——插坐学院(ID:chazuomba),每晚 21 点 21分准时分享,陪有梦想的人一起成长。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授权,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7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