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豆瓣9.0分《隐秘的角落》:细思极恐的背后,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

文/小栗子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恶,有的只是每一个细节当中的选择,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结果。

拿下豆瓣9.0高分的高口碑神剧,《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推理小说《坏小孩》 ,讲述了沿海小城的三个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中用镜头记录下了一谋杀案,从而陷入挣扎的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张东升和朱朝阳是怎么一步一步,从害怕失去,到最后失去全部。

背后,细思极恐。

从善良到邪恶,原来只有一念之遥。

1、两个人的害怕与失去

《隐秘的角落》中,张东升是上门女婿,岳父岳母对他很多不满,自己的妻子也想要和自己离婚。

张东升想让岳父岳母劝自己的妻子不要跟他离婚,但两位老人根本看不起这位女婿,所以也不打算帮他说话,还明显表现出了自己的同意离婚的立场:

“你在宁州这么多年,在质上,我们其实从没亏待过你。”

他害怕失去自己的妻子。怎么办?

“一起爬山吧。”

前一秒跟岳父岳母好声好气,下一秒就是推他们掉下山崖。

杀死岳父岳母之后,他张东升以为自己就成为妻子唯一的依靠。

接着他又发现妻子早已背叛了自己,有了外遇。

怎么办?

杀掉吧,她背叛了自己,不配成为自己最爱的人,配不上自己的付出。

于是他把妻子低血糖的药换了,造成了妻子在游泳中发生意外,最后身亡的假象。

弗洛姆认为,报复的动机是与个人的力量、创造能力成反比的。如果一个软弱无力和丧失生活能力的人被创伤击垮,那他只有采取一种方式来恢复自己的尊严,那就是按照“以牙还牙”的惩罚原则进行报复。

《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霸。他在学校没有朋友,所有人都不和他说话。

父母离婚后,两个人对儿子都缺乏关心和陪伴。

母亲关心成绩单多过关心孩子,可与之矛盾的,是母亲害怕失去儿子表现出的极强控制欲。

每笔支出都要记账,父亲在给儿子过完生日后还要为儿子煮一碗长寿面,“强迫”儿子喝下一杯热牛奶还要附加“情感绑架”:

“你现在长大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是不是?怪妈妈没有照顾你,是不是?”

父亲从不主动关心前妻和儿子,就连孩子得第一名都是从牌友那里听来的。

给朱朝阳买鞋子,现任妻子和女儿朱晶晶闻风赶来,父亲就把朱朝阳忘记在角落。

同父异母的妹妹的“欺负”,后母的嘲讽,还有被晶晶踩脏的白色新鞋。

朱晶晶死后,父亲带着朝阳去喝甜水,藏在包里的录音笔让朱朝阳意识到这只是一试图用父爱进行“有目的”的试探。

这一切让朱朝阳痛苦纠结,慢慢“黑化”,就像喝下去觉得甜美无比的甜水,里面却藏着苍蝇。

“我真想和晶晶妹妹交换一下,就算我死了也没关系。”

2、几乎所有的失去,都是从害怕失去开始的

张东升说的一句话直指中心:

“你们有没有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有时候为了这些东西,我们会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自尊心极强、性格也有问题的张东升害怕失去现在的家庭,害怕失去妻子,害怕失去自尊。

但是最后他杀死了岳父岳母,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他自己也死在叶军的枪下,他失去了所有。

从小生活在孤独里的朱朝阳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害怕妹妹把父亲对自己仅剩下的关心夺去。

但是最后他哭泣着面对父亲为救他而死在他面前,母亲在饭桌上害怕地回复他成绩第一名“开心”,严良和普普也都死去,他也自此生活在“阴影”当中。

《你不必更好也很好》的作者周小宽,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的督导老师对她说:

“对于一个内心匮乏的人来说,往往他被拿走了一点点东西,但是他体验到的却是被拿走了全部,往往他经历的只是一点丧失,但是他体验的感受,却是他丧失了一切的感觉。”

几乎所有的失去,都是从害怕失去开始的。

《影响力》一书中指出,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获得同一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其中提出的短缺原理更是一针见血:人们总是向往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拥有短缺的某物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象征。

当一种机会变得越来越难得时,人们就失去了一部分自由。而人们总是维护即将失去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反抗逐渐减少的机会。

张东升和朱朝阳,他们对即将失去的感情连结,每一步都做了极端的选择来去维护,一步错步步错,终是那句“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

我们长大后,遭受的失去越来越多,而且不受控制,许多人因此被哀愁和悲观所困扰。害怕失去,以及无法掌控的无力感,成为很多焦虑现象的症结所在。

学会面对各种失去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因为我们大多时候无法控制客观的失去,所以只能提高自己对失去的耐受力,来达成与失去的和解

唯有学会去接纳失去,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强大,自我成长,才能真正地拥有爱,学会正确地去爱。

3、怎样学会接纳失去?

1、多个角度看问题,打开思维限制

医学上发生过这样的病例。病人只能看到正前方一片非常狭窄的范围,上下左右都看不见,就像是通过一根管子看世界,而很多人在看待生活和世界时也有这种现象,非常片面的视角看待任何事

看不见或者根本不愿看见事物原本的样子,心理学家称之为管窥效应,发生的原因两个原因:

第一,太过于关注眼下自以为重要的事情,而忽略其他更美好的事物; 第二,我们对过去的经验局限了,没注意到这个经验已经过时了。

世界不缺乏美,只是有时候我们过于关注眼前的“失去”。

试着走出去,外面真的另有一片天地。

如果局限在自己的思维里,拒绝倾听真实的世界的正因,只会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2、挣脱情绪枷锁,修正人生地图

“失去”最容易让人产生坏情绪,而陷入情绪的枷锁时,就会把情况变得更糟糕,极有可能做出毫无理智的事情。

武志红老师指出,当被情绪控制时,你要做的就是慢下来,去感受这份情绪。

更要思考,为什么我会产生这个情绪,我的情绪符合我的价值观吗?我能保证每次有情绪的时候都能通过这些办法控制吗?更重要的是深度剖析自己产生情绪的原因,结合自身经历来深度思考。

用冷静和怀疑的态度,看淡生活中的一些东西。

仔细倾听内心深处发出的信号,不愿意失去是因为什么?如果死守、拼命挽救必定失去的东西,会造成什么后果?三思后行。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3、不断重塑自我,用新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美国塔拉·韦斯特弗,2019年出版了该书,也因此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

塔拉·韦斯特弗在童年时深陷原生家庭带来的极端与压抑,后面开始了意识觉醒,教育的力量,让自己逃离原生家庭的束缚,最后完成自己与自己的和解

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张德芬关于情绪和成长中指出:学习一种新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并且致力于管理好自己的念头,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人和这个世界,就会创造出不一样体验世界的方法。

每个人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认知,不断地重塑自我,才能避免自己陷入“失去”里面。

让自己换一种人生态度清醒地面对这个世界,才是真正开启新的生活。

写在最后

卡夫卡《城堡》中写道:“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

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在生活的某些事情上,怀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未必不是好事。

得到了是幸运,失去了它也是命中注定。

学会接纳必然的失去,才能迎来拥有的新生。

参考文献:
《别和生命中的“失去”抗争了,你斗不过它的》周小宽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48 +1
小栗子

一枚专注自我投资,向阳生长的00后。本文由MBA智库(mbalib)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