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真正得体的离职,才不分70后、80后、90后

  • 文/焱公子

朋友智哥用自己跟90后员工的故事,制作了一个短视频

员工:老板,你要的文件打印好了。
智哥:订一下,这几张纸订起来。
员工:老板,订好了。
智哥:用个文件夹装起来嘛。
员工:老板,装好了。
智哥:文件夹上贴个小纸条,写好文件名。
员工:老板,文件名写好了。
智哥:文件名下面写上日期。
员工:老板,你能一次性说完吗?
智哥:是你没有一次性做好,我才一次一次教你啊。

智哥说,发布视频的本意,是想提醒入职新人,做事时应往深多想一层,往前多走一步,但评论区的一些话却让他震碎三观。

“资料甩他脸上。爱要不要,老子还不爱干了。”
“真难伺候,这种老板不炒,还留着过年吗?”
“他是当员工时被老板刁难过了,现在来折磨自己的员工。果断辞职。”

这些话,让人想起前段时间,火爆朋友圈的“别骂90后”。

公司,千万别随便骂90后,他们会立刻辞职。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房贷四个老人和娃的那些。

“吃不了苦”“眼高手低”“不敢批评,批评语气不能过重”“随心情辞职”“辞职是日常”……

创业圈子聚会,同行们一提起这类年轻人,都心照不宣地苦笑。

“不过,第一条高达6万点赞的评论,还是很温暖。

“这次懂了,下一次就能做好了。职上能有人耐心肯教自己,是福气。

“所以,你们看,并不是每个90后都这样‘有个性’。”智哥说。

的确如此。

我就遇到过不少90后,他们工作时认真投入,离职时得体从容,完全没有上述毛病。

1

创业两年,我前后告别过十几个90后员工。令我始终印象深刻的,是招进的第一个员工小罗。她93年,标准90后,告别方式很出人意表。

小罗工作积极主动,入职没多久,就能独当一面。之后因举家迁移外省而辞职。我虽觉惋惜与不舍,还是表示理解并同意。

她走的那天刚好是周五。她说,老板,下周一我就不来了。

我说好。她早已将手头工作妥帖交接,因为怕接手人不熟悉业务就多留了两日。

下班时,她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在公司几盆绿植前站了许久。

先前,公司规定员工们轮流值日,顺便浇花,但一忙起来,连我自己都会忘记,最后这活就由小罗自告奋勇承包了下来。

周末过完,周一早上我到公司时,惊讶地发现地板明显是拖过的,桌面也比平常整洁,白板上还用吸铁石粘着一张A4纸。

上前一看,是小罗手写的一份“浇花心得”。

上面特别详细地写明了,大盆绿植怎么浇水,多肉又怎么浇水,有些什么注意事项等。

我站在白板前一直看,看了好多遍,连其他员工进来了都没注意到。

我给小罗发微信表示感谢,她秒回:周五走时,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没办完,现在终于踏实了。

后来听说,小罗在另一个城市很快找到工作,且在新岗位上干得不错,深得新老板器重。

这一点儿也不意外。

从她离职那一天,我已清楚预见了这一点。

2

现在早已不是一份工作干一生的时代。

对现有工作环境、内容、上司、收入的不满意,或是想要更多元发展,遇到更好的机会等等,都有可能让我们做出离职的决定

除了主动离职,因单位景气裁员被动离职情况,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难免抱有这样的心态:反正都一拍两散了,将来谁认识谁啊,直接甩手走人多潇洒!

更有甚者,在离别时与老板互撕,甚至毁坏财,带走公司客户资源,故意删除所经手材料,只为一抒胸臆。

说实话,这叫给自己使绊子,一点儿也不职业

我们不说大道理,从最利己的角度出发,不妨一起思考几个问题:

  • 你离开后,是否还打算继续混这个行业
  • 圈子就那么小,你的影响力和你老板的影响力,哪一个更大一点?
  • 新单位万一打电话给老东家了解你情况,你猜对方会怎么说?

我表妹就曾吃过这样的亏。她在前公司做销售,替公司拿下了一个大单,老板却没有兑现给她的提成。她愤而失言,当众骂老板无良,连手续都没办就摔门而去。

之后她应聘新单位,对方要提供离职证明,前老板故意刁难,甚至还打电话给她新领导说她德行有亏,差一点儿就搞砸了她的新工作

所以,好好善后,不是向恶势力低头,而是在理性处理的前提下善待自己。

3

创业的同行们说,在向他们请辞的90后员工中,能像我的员工小罗这样,优雅离开的,其实并不少。

这些得体离职的年轻人,都有三个特质:

一、提前申请,妥善交接

决定离职了,至少提前两三周申请,给领导以心理准备,好安排同事分摊自己的工作,或再招聘人。

离开前,将手头负责的工作整理妥当,类目清晰;对暂时不能完成的长期项目,可以建立文档向接班人说明清楚,交接到位。

有始有终,站好最后一班岗,能让自己走得更从容。

二、言辞有礼,当面请辞

当面向领导提出辞职,递交辞职信,从小了说是职业化,往大了说是个人品性素养的体现。

即便单位与上司很糟糕,非常不值得留下,但以克制而友好的言语请辞还是很有必要。

网上不是有句话么:坏单位就像渣男。那不如及时止损,挥手赶快离开。

如果我表妹一早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不至于有前面说的闹心事发生。

三、保持联系,留有余地

很多人习惯一离职就拉黑老板,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实则并不明智。

只要还在一个圈子,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以什么身份重新遇见。保持适度联系,也是给自己的一个退路。即便与前老板关系不好,留他在你圈子,让他看你变得更好,岂不更加快慰?

理智的职人,一定懂得留有余地。

4

上面观察到的90后员工离职时的“姿势”,跟70后、80后有区别吗?

没有,完全没有。

90后会因为一句不顺就甩手撂挑子,70后当然也会有心怀愤恨而姿势难看的离职者。

我的大学舍友在一家主张人性关怀的外企,他的上级主管40岁,业务过硬,年年优秀。今年却因不满意年终奖的大锅饭分配,觉得自己的优秀并没有薪酬体现,愤而提辞。

舍友说,78年的哥哥在离职时在办公室与上司大吵了一场,双方甚至快到动手的程度。真让他们万万没想到。

所以啊,真正得体的离职,是根本不分年代的。

一定要说区别,只能说是离职者们下意识中采用的“姿势”,暴露出了他们职业化的程度。

82年的佳姐性格直率,生意做得很大。她说话喜欢大嗓门地“想当年”,嗬,就这点子事算啥苦难。想当年,我为了辞职那才叫遭罪。

当年研究生刚毕业,她为了获得京城户口,进了一家工厂工作

工厂条件特别差,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那里有个对师傅表达尊重和诚心的陋习:你若想跟着师傅学手艺,就得徒手用手心接师傅未灭的烟灰。

接几次下来,手掌上全是星星点点的黑印子。

为了学手艺以确保自己能留下,佳姐硬生生忍了半年,终于换来了指标

离职头几天,她说自己历经了数次剧烈的思想斗争。

这半年的委屈和非人的待遇,让她特别想为自己讨一个公道,甚至有一瞬还萌生出某种冲动,想找人好好教训羞辱自己的那几个师傅。

但她最终什么也没做,只是友好地走向那几个师傅,谢谢他们教了自己手艺,礼貌跟他们道别,从此相忘江湖。

办辞职手续就是几分钟的事,但优雅地离开,对职人而言,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术活儿。

5

90年的创业者小玉,有着与佳姐相似的经历。

自己开公司前,她在一家教育机构上班。说话温柔,工作拼命,因为得到家长学生的喜爱,课程报名爆满而遭到嫉妒。同事总是抓住她非教育科班出身,排挤她。

她最后离职前,认真做好交接,并把手上的家长资源都介绍给了同事。

她说,走都走了,还较什么劲?有这点工夫,还不如洒脱一点,抓紧拥抱新生活呢。

之前工作兢兢业业,何必为了一次离职,而有可能导致前功尽毁。

对一名职场人来说,职业化体现在方方面面。认真地结束,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离职见人心,也见修为。

每一个时代的人,有尖锐就会有柔和;有勤奋就会有懈怠;有优秀就会有平庸。

与公司的告别,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之前有再多美好的回忆,也可能因为漫长的分手拉扯而演变成糟糕的回忆。

70后、80后、90后员工,都会有可能一不小心成为分手狗血剧的主角,所以代际差别真的不能用在离职表现的打分上。

唯有周全妥帖地得体离开,你才是那个足够职业的职人。

  • 作者:焱公子。发型光芒万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强,专注写职场。解薄情人世,书深情故事。微信公众号:焱公子(Yangongzi2015)。

【原标题《真正得体的离职,才不分70后、80后、90后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6 +1
复制成功
离职  工作  职场  员工离职  职业化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