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这样发你微信的人,就别再聊了

不知道你们最怕收到什么样的微信信息

我最害怕两种,一个是好久没联系的人问了句“最近如何”,另一个是“在吗?”,两个都能立马让我的小心脏砰砰跳。

微信作为时代的产,已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它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每个人或成熟、或自我、或理性的样貌。

01、彼此时间宝贵,别随意浪费

我经常会收到这类微信:

在吗?
在。

聊微信方便吗?
你说。

你最近在忙什么?
。。。

通常到这局面,我就不太会回复了。

有事你直说啊,欲拒还迎,搞得我还得猜测是不是想钱还是什么事情要帮忙。结果兜圈子半天,只是要个以前同事的联系方式。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清晰明了地沟通

一来,生活节奏这么快,彼此时间都很宝贵。万一碰上对时间特别敏感又没啥耐性的人,你还没说正事,人家内心已经翻了100个白眼了。

二来,沟通前,是需要想清楚目标的。

麦肯锡有个著名的“30秒电梯理论”。

就是麦肯锡要求内部每一个业务人员,都必须有在30秒的时间向客户介绍方案的能力。哪怕在乘电梯时遇到客户,你都能快速地在30秒内概括说明方案。

表达清楚,直奔主题,其实这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

码字以来,我接触了很多商务合作。有时不得不感慨:好的表达沟通真的太重要了。

有些人只要5-6个对话来回就足以敲定一个合作,每次表达干净利落;而有些人,一开就注定要沉沦在无效或低效的沟通中,絮絮叨叨拐弯抹角。

开门见山,不仅仅是珍惜彼此时间,更重要的是,说明你开口前是思考过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闲聊模式。

它是一种基本的职场社交要求。

02、彼此尊重,是聊微信的前提

简单说两件事吧。

朋友是项目经理,他说,最头疼的是聊项目情况时,明明他在询问进度,群里几乎没有回应。要不就是通知事情,大家看到也不回复。非得私信时他们才说:“看到了啊。”

职场中,很多人觉得“收到请回复”有点儿官僚作风。

其实这是一种反馈,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闭环”的体现。

哪怕随手发个表情都算是回应。

尤其是当询问你时,视若无睹,以为靠意念就能让对方明白自己,很容易让人暗戳戳地给你打上不靠谱的标签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同事出差途中。

他飞机落地后打开手机,收到一个熟人20多条微信信息+若干个语音通话。满屏的“在吗在吗”“收到回复啊”“呼叫~~”“怎么不看微信啊”……

而这么着急,不过是自己准备应聘同事之前的公司,想了解些情况。

每个人不可能24小时待命。就算看到,难免有时不方便回复。况且你还是让人家帮忙,拼命催促只能说明你丝毫没考虑对方的感受。

本来么,愿不愿意帮忙的权利就在对方手里。大家虽然隔着手机屏幕,但别人回复你微信、帮你解决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础,归根结底,前提还是尊重。

只有推己及人,才能彼此愉快地有来有往。

03、必要时,请直接语音

工作时有个习惯:聊一件事我估计微信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就会提出约个时间语音通话,同时:

1、告诉对方我想和你聊些什么;
2、大概需要多少分钟;
3、简要列好要沟通的提纲。

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基本都在预估时间内达到效果。

讲真,我是有点儿“电话恐惧症”的,尤其对不太熟悉的人。但没办法呐,偏偏我对时间很介意,对效率过低的事情真的挺难接受的。

有时打字1个小时,似乎聊了很多,但认真想想,也没聊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不如电话5分钟,快刀斩乱麻。

之前看过一个观点,衡量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有个角度:时间颗粒度

什么意思呢?

简言之,就是拆分时间的单位

比如王健林,以15分钟为单位安排自己的行程,前15分钟还在参加签约仪式,后15分钟开会,再过15分钟前往机场

比尔盖茨更夸张。以5分钟作为时间粒度,甚至与人握手都按秒安排。入、签字、拍照……先让人提前测量好用时,等比尔盖茨来了之后,就按照计划表,几乎分秒不差。

当然,不是说我们非得把时间碾成粉末。而是——

要对时间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做事前设置好目标

我有一任上司曾有个观点:开会没结果,就等于白开。

工作不比纯粹闲聊,都具有一定目的性,比如信息同步、想法交流、计划讨论。开会之前就事先说清楚,要讨论或解决什么问题。参与者会更有目标感,更容易达成共识。

微信是辅助沟通工具。

工作中自然怎么高效怎么来。发信息、发语音、电话、视频、群聊……最终都是为了我们交流更顺畅。

当然,除非对方不太接受这种方式,那就退而求其次,尽量简明扼要地抓要点。

毕竟,你想不清楚,自然说不清楚;说不清楚,自然做不清楚。

04

就我自己来说,聊微信时有两点特别深的感触。

1、你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时间,对方才有可能尊重你的时间。

如果觉得对方几句话都说不到点子上,不妨直接挑明:是有什么事情吗?你是想?

老实讲,日常中不需要那么多寒暄,过度的絮絮叨叨商业互吹or家长里短,很可能让自己掉入时间黑洞里。

就算想加深感情,与其指望靠闲聊拉近关系,不如准备一个好问题去求教来得有效。

2、屏蔽一些没必要的信息

经常有人加我微信后,马上发来这样的推送:

朋友圈第一条,麻烦点赞!
麻烦帮我关注下这个公众号,关注达18个我可以领取一份精美礼品,谢谢!
请帮忙给XX号选手投票。
免费领取某某资料,亲测有效!

这几年我逐渐养成一个习惯,有些没必要回复的微信,那就不回。如果频繁发送没意义的信息,我可能还会免扰或拉黑。

这么做不仅没耽误任何要紧事,反而减少了许多干扰。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在工作时如果被打断,要恢复之前的平均需要25分钟。哪怕看一眼微信,每次切换任务我们都需要花些时间重新进入。

这类罐头群发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人家大概率也不会因为你的要求而乖乖按照你说的去做呐。

何况多数还是不熟的人发来的。

换个角度想想,你自己如果收到这类信息是何感受?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

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会收到无数信息,懂得判断信息对自己的价值,并让彼此舒服的方式去沟通、去达成目标,是这个时代的必修课

毕竟,一个珍惜时间、尊重彼此的人,混得总不会太差。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9 +1
临公子

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这是个工作、理财和自我修炼的公众号.我是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秋成社区签约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