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你不是不自律,只是不热爱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人:

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朋友圈坚持跑步打卡:5公里,爽!

一年365天,每天坚持早起,定点发朋友圈:今天是早起的第XX天;

坚持阅读,每天打卡,还会定期输出自己的观点;

立下的新年flag,完成率99%,还觉得有遗憾。

对于这些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印象:自律

反观我们自己:

想坚持跑步,但就是坚持不下来;

想每天坚持早起,但兴奋劲一过,不自觉的把闹钟往后拨了10分钟、20分钟、30分钟……

想好好看完一本书,但就是看不进去;

flag立完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这些自律的人,我们都认为他们的意志力很强,有极强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能力。

但随着我对这些“自律”的人的了解加深,我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自律,只是对某件事情还不够热爱。

1、有多热爱,就能有多坚持

如果将“自律”与“明星”这两个词组在一起,你首先会想到谁?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彭于晏。

为了演好《翻滚吧,阿信》,他把自己当成专业体操运动员,八个月的魔鬼式训练,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十多个小时的训练,为了塑形,只吃水煮的不加任何调料食物

为了拍《激战》,他找教练学习了武术和格斗,魔鬼训练加节食长达三个月之久。三个月里,他学会了泰拳、巴西柔术、锁技等技能,最后影片入围金马奖和金像奖,林超贤导演直言“没看错人”。

拍《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半年的时间,他又学会了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

拍自行车赛手题材电影《破风》之前,他每天骑行6、7个小时,用超过导演规定的任务量去提升自己,几乎把香港的山全部骑遍了,除了每天十公里的实地骑行外,回到酒店还要进健身房继续练习。

放在外人看来,这绝对是自律的典范了。有一段时间,彭于晏+自律相关的文章刷屏了朋友圈。

可你知道彭于晏本人是怎么看待这些的吗?

2020年1月,彭于晏接受《鲁豫有约》采访。

鲁豫问他:你觉得外界对你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彭于晏回答:说我很自律。

在彭于晏看来,他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我们以为的自律,其实在他看来,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2、无法坚持的事,大多不是你所热爱的事

写到这,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

到今年2月份,坚持写作整整1年半。虽没坚持日更,但写作的习惯一直没断。

回想刚刚一起起步的伙伴,大部分已经偃旗息鼓,缴械投降,很多公众号的最后一篇永远地停留在了2020年。

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能坚持下来?

但我却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根本没感觉到自己在坚持什么啊。

其他人可能会觉得坚持写作很痛苦,我却乐在其中,仅此而已。

反观,为什么很多人立了一个flag却坚持不下来,大多是因为那个flag并不是他所热爱的事情。

比如,你决定从每天坚持晨跑,但坚持不过3天就败下阵来,原因在哪?

——不自律。但这只是第一层。

——再往下一层,是不够热爱。

你之所以决定要晨跑,本质上不是因为跑步这件事情本身,而是掺杂了其他的某个目的,比如减肥、缓解压力等,甚至有可能只是为了在朋友圈打个卡“显摆”一下。

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位“跑步狂人”,一年365天,只要不是恶劣天气,每天早上6:00都会看到他挥汗如雨的视频。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跑去问他:你天天这么整,咋做到的啊?

他说:没办法,我现在哪天不搞个5公里,就浑身难受。

有多热爱,就有多自律,有多自律,就能有多坚持。

3、如何才能爱上一件事?

那么,如何才能爱上一件事呢?

我有四点建议:

保持好奇心
保持全方位高频接触;
用心经营
打造增强回路。

我一个一个说。

①保持好奇心

这点不难理解。

如果我们丧失了好奇心,就会连探索的欲望都没有,只会停留在自己熟悉的事上,我们找到喜欢的事情的概率就会大打折扣

保持好奇心的一个关键是增加见识。

我们听过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为什么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读万卷书可能只是为了发觉其中的一本书,行万里路可能只是为了找到其中的一段路。

只有见识过足够多的东西,才更能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②保持全方位高频接触

保持好奇心只是为你建立了你与事情的连接,但要把一个事情发展成你的爱好,另一个关键是与它保持全方位高频接触。

比如,你觉得打篮球这项运动很好,想让自己真正爱上打篮球:

你可以找到身边爱好篮球的人,与他们接触,听听他们对篮球的看法、经验;

你可以关注NBA/CBA等体育赛事;

你可以去了解下这个领域的知名人物,比如乔丹、科比、姚明等;

你还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

我还记得我大学一个室友,大一时,没见有任何体育爱好,也从来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大二下学期,这哥们突然悄悄玩起了篮球,还主动找我们约战。当时我们都觉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

于是问他:你咋爱上打篮球了啊?

他说:不行吗?我的偶像是克里斯·保罗。

在全方位高频接触中,你可能就会发觉某件事情的一个微小的方面对你的独特意义,可能正因为这个意义,你就会毫不犹豫的爱上它。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正是这个道理。

③用心经营

我们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还不够,就像两口子过日子,双方互相觉得对眼只是开始。日子能不能过得长久,还得靠双方的用心经营。

怎么才算用心经营呢?

我认为就两条:

愿不愿花时间;
愿不愿花钱。

首先,是愿不愿意花时间。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越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越会将时间花在他真正喜欢的人或事情上面。

天天说喜欢一个人,但花在对方身上的时间却少得可怜,相反,你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游戏、娱乐中,你还让对方怎么相信你呢?

你天天说爱上了跑步,但就是迈不开腿,久而久之,这份喜爱的感觉就会被冲淡,等你再想爱上这件事情时,你还得再去找一个爱它的理由。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是评价是否用心经营的最主要标准

其次,是愿不愿意花钱。

你只要去观察:

那些真正热爱跑步、羽毛球、篮球等的人,只要是经济条件允许,基本都有一套像样的装备。

那些热爱阅读的人,家里的书柜肯定被塞得满满的;

那些热爱学习的人,在他们的手机里,得到、混沌、樊登总有一样。

瑞典有一句名言:我们总是老的太快却聪明的太迟。

愿意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花钱的人,一定是参透了这个道理。

④打造增强回路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马太效应”。说的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金融学上有个概念叫“复利效应”。当资产增值累积到一个临界点,后面的增速会越来越快。

这些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叫法,但都表现为一件事的“越来越...”,其本质上都是在说一个东西,增强回路。

增强回路就是,因增强果,果又反过来增强因。

比如阅读,增强回路是这样的:阅读→感受到新知的快感→更多的阅读→知道更多→更多的阅读;

比如写作,增强回路是这样的:写作→感受到肯定反馈→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多的写作→更多的反馈→能力的提高→更多的写作。

如何找到或者打造这种增强回路呢?

三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闭环圈,一般的闭环公式是A→B→C→D→A→B→C…;
第二步:找到推动闭环的第一推动力;
第三步:持续强化第一推动力和整个闭环圈。

以写作为例

第一步:找到闭环。见上面的例子;
第二步:找到第一推动力。在写作这个增强回路中,推动这个回路加速运转的第一推动力可能是我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三步:持续强化。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在闭环圈各个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对于我们喜欢的事情,如果建立了这种增强回路,结果是:我们越喜欢它,我们就会越喜欢它。

最后的话

很长时间,我们对自律认知仅停留在自律本身。现在开始,不妨再往里深挖一层:之所以不自律,本质上是不够热爱。

要爱上一件事情,就犹如去爱上一个人:

充满好奇心、保持全方位多频接触、用心经营、打造增强回路。

做到这四点,你就会逐渐爱上一件事。

一旦你真正地爱上了一件事,你就能比其他人坚持更久,这或许就是自律的真正含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9 +1
陈后圣

作者介绍:陈后圣,前世界500强职业经理人 、MBA智库&商业新知等知名平台签约作者、大愚咨询创始人&CEO、个人成长教练、目标管理专家。,微信公众号:陈辞令(ID:ccl2019-00)。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