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总
1
很多打工人经常自嘲,是工具人。
作为工具人,什么才是“性价比最高”,“最占老板便宜”的打工姿势?是摸鱼吗?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
所谓工具人,我进职场第3年,同事们就这么自嘲了。
当时项目多得一比,总部又无人可派,我们天天那个忙的,是真把自己当工具样,可劲儿造,每天除了睡觉不带歇的。
那阵子我头发也掉得厉害,咳嗽两声就掉几根。
等我渐渐发现,这么搞不是个办法,身体已经开始垮了,家人非常担心,加之我意志也不坚定,很快就申请调离了。
现在来看,幸好收手得早。
不然哪天真猝死也不是不可能。
你以为,我是抱怨自己“工具人”身份?
并不。
我写这些是想说,我非常理解很多职场人尤其是年轻朋友们,关于工具人的吐槽,因为我也工具过。
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
工具人背后,是一个哲学问题: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手段就是工具。
你说废话,人当然是目的,谁说人是工具的,怕不是被资本家剥削傻了吧?
还真不是。
我的看法是:
人的一生如果幸运的话,会经历从目的,到手段,最后再回到目的,这么一个过程。
2
人一生下来从婴儿开始,就以自我为中心,这个大家能懂吧,对婴儿来说,所有人都得围着我转。
如今时髦的说法“人要为自己而活”,并不新鲜,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为自己而活”。
换句话说,孩子都把自己当做目的。
这没什么不好,因为人就应该把自己当做目的,我们说孩子“叛逆”,其实叛逆的另一面,叫做“独立”。
只有叛逆的孩子,才是把自己当目的。
这个阶段会持续多久呢?
持续到他慢慢发现,人仅仅为自己而活,仅仅把自己当做目的,这条路变得不可持续,因为身边可以用作工具的人和资源,慢慢不够用了。
小时候,一根棒棒糖能开心半天。
长大了要最新款的手机,最潮的手办,要家里提供代步车,你爸上哪儿给你找去。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当家啥意思?当家,就是把自己当工具。
父亲死得早,奶奶病又重,母亲早起出门做工,一个妹妹才四岁多,七八岁的哥哥只好起身做早饭,收拾家里,忙完了才去上学。
工具不工具?
从把自己当目的,到把自己当工具,这个过程因人而异。
有些家庭,20多岁的少爷还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原因就是家里钱太多,教育也没跟上,所以就一直沉浸在“我只是目的”的个人世界里。
既然保姆,豪车,管家……这些工具我花钱就能买到,那我当然一直做目的做下去了,对吧,做目的爽呀。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此路不通。
我们得进学校,接受教育。
学校教育是干啥的,教育的一部分功能,就是让一群年幼的“目的”,去学语文数学英语,去参与各种活动,最终成为合格的“工具人”。
3
等到有一天进入社会。
学习好的,就去大厂去投行当工具人;学习差的,就去各行各业普通公司当工具人;学不动的,就去流水线上拧螺丝。
人人都是工具,而且人人互为工具。
所谓社会分工,就是你把自己当工具,把对方当目的,为别人提供服务。
当然了,对方也这么对你。
别以为你是老板的工具人,老板就不是工具。
老板当然也是工具,他也得服务他的客户,他在客户面前比你更孙子,只不过你看不到而已。
当工具很痛苦,这我知道。
刚才我就讲了,我当起工具来,真的,什么996什么007,都是小意思。
不要说什么“资本家剥削”这种话,我一打工人开始剥削自己,就没资本家什么事儿了。
但是大部分人,基本就卡在这里了。
他们觉得,自己完成了从目的到工具的转变,一辈子就做牛做马,永世不得翻身了。
这话倒也没错,因为绝大部分人,的的确确,一辈子都在为“如何成为一款更好的工具”而焦虑,痛苦,恐惧,不甘。
如果说,第一阶段。
我们从目的转变成工具,是为了生活,被迫的。
那么第二阶段,从工具,再重新成为目的,则是每个人需要主动学习的功课。
怎么转变?
谈3点体会。
4
先说第一点。
物质上降低欲望,为成长腾出空间。
啥叫物质欲望,欲望就是想要。
有欲望才有动力,欲望当然是好事,但是欲望别太多太远,比如你月薪5000想买个大奔,得不到,就会痛苦。
等有一天你得到了呢?
你会想要法拉利,因为欲望无止尽。
问题还在于,你得到一样东西,那么这样东西也“得到”了你。
得到它你就会使用它,把玩它,不知不觉花时间精力在它上面,难免耽误你的成长和精进。
物质上,我建议满足基本需求就行,为成长腾出空间。
第二点,少比较,多服务。
现在我一篇文章,有几千上万人会看到,你问我爽吗?是爽,但也不一定,别的公号篇篇10万+,我要跟他们一比,分分钟就焦虑了。
所以我从不比较。
我的角度,是看服务。
一想到我一篇文章,能给那么多人提供好的思考,好的启发,我可以服务到那么多人,我就很开心。
写文章,为读者服务,我是工具。
但是因为能帮到别人,一边让自己有收入,一边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有成就感,我是不是就变成目的了?
你当然也可以。
你谈妥一个客户,交付一个项目,完成一张绘图,捋清一个流程,你也是在服务别人。
服务他人,让自己有成就感,你就从工具变成目的。
这跟打工还是当老板没啥关系,我打工的时候,给客户写方案做PPT,一样能写出成就感来。
5
第三点,叫做从承受被使用,变成享受创造。
如果你把自己当做工具人,那就是在承受别人使用你,时间一长当然不爽了。你可以使用我,但是要注意次数对吧。
但是如果,你把这些当做享受呢?
我写公号很辛苦,但我也很享受;我做方案写PPT很辛苦,同时我也很享受;我享受那种一个东西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感觉。
我是工具人,但我也是造物主,对不对。
不要以为创造容易。
我们得把对方当做目的,理解他的需求,理解他的处境,才能做好服务。
向外,为别人提供服务。
向内,也在塑造自己的内心。
当然,你说拧螺丝这种工作,几乎没有创造性,根本没法享受,那好,那就远离拧螺丝,去找一个多少带点创造性的工作。
从小创造,到大创造,再到更大创造。
时间一长,你的工具感会消失,目的感会增加,不出意外,物质上的收获,也会变多。
以上,就是我关于“工具人”的思考。
最后,再啰嗦两句。
很多问题,我们之所以有烦恼,往往是因为让问题非黑即白,简单化了。
人是目的还是工具?
这问题本身就不对。
为啥人只能要么是目的,要么是工具呢?
我们完全可以从目的出发,通过学习和训练,成为工具。
再从工具出发,通过服务他人来获得物质回报,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达到再次成为目的,这样一个循环。
人当然是目的,也可以是工具。
既要对别人有用,也要对自己有用。
我们为对别人有用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有收获感到高兴。
甚至仅仅去做喜欢的事,哪怕毫无收获,也会感到高兴。
就像《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说的。
“佛陀身在计算机电路和摩托车传送齿轮里,感受到的舒适,和他身在山巅或鲜花的花瓣里感受到的舒适,其实一模一样。”
生活很美好,工作也很美好,服务别人很美好,为自己活着也很美好,忙碌很美好,无所事事也美好。
凡事都美好。
这才是最占老板便宜的打工姿势。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