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BBC跟拍56年纪录片揭露的真相: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 文/小欧姐

上世纪60年代,英国格拉纳达电视台(如今的BBC),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

这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现在仍然在拍的纪录片,由当年刚刚从剑桥毕业的迈克尔·艾普特和保罗·阿尔蒙德共同指导,旨在揭露阶层差异,对社会和人们,带来的影响。

他们选取了英国伦敦及周边小镇14个来自不同阶层和家庭、年龄都在七岁的孩子,观察和记录他们的言行,并在之后的每七年,进行一次跟踪回访。

迈克尔说:“我们把这些孩子们聚到一起,因为我们想在2000 年时,看看英格兰的一个缩影。2000 年时的工人主管,现在都只有7岁。”

巧的是,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难道,人的一生,真的是在七岁时,就已经被决定了吗?

1

1964年,《人生七年》第一部播出。

不得不说,在第一部的纪录片中,虽然主人公都只有七岁,但,阶层的印迹,已经十分明显。

来自伦敦东区的托尼,喜欢打架,觉得拳头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办法

来自伦敦东区的贫民之子托尼

来自上层家庭的安德鲁,每天都读《金融时报》,因为,他要在报纸上,看看自己所购买的股票表现如何。

来自上层家庭的高富帅三人组

当被问到未来是否要上大学时,来自福利院的西蒙,一脸迷茫地问:大学是什么意思?

住在儿童福利院的西蒙

如果以眼界、见识、学识来评判人生是否成功,那么,这些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差距就在逐渐拉大。

这部纪录片,今年已经上映了第八集,也就是说,这些被记录的人,今年都已经63岁。

如果只以阶层是否可以跨越这一个维度来衡量,那么,从这八集纪录片中,我们得到的答案,显而易见:

影片中除了来自农村的尼克,逆袭成功外,其他人,从童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几乎都在同一个阶层。

但,好在,人生,不止一个维度。

2、阶层实难跨越,但它并非决定人生幸福的唯一

来自伦敦东区的托尼,几乎是整部纪录片中,最有戏剧感的一个人。

第一集,他一出,摔倒在了镜头前。

个性活泼、无所畏惧的托尼,其实是最不被导演看好的一个。

14岁时,当其他人,仍在为自己的学业努力时,托尼最早地离开了学校,来到养马场。

21岁时,托尼游走于赛狗场,靠为别人下赌注为生。

在《人生七年3》中,作为导演的迈克尔,已经在心中给托尼打上了“迟早要出问题”的烙印。

纪录片中,迈克尔特意安排了一个情节,让托尼开车,到伦敦东区,指出那些伦敦最危险、犯罪率最高的地方。

聪明的托尼,其实早早猜透了导演的心思,他没有辩驳,而只是,把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过着。

七年后,导演本以为,托尼也许会进监狱,但,坐在他面前的,28岁的托尼,却过得不差:

作为出租车司机的他,收入不高但稳定,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而且,托尼在业余时间,和朋友打高尔夫球,还参加戏剧表演的学习。

后来,因为在采访中,通过出租车的乘车率,托尼成功预测到了金融危机,成了名人。

一次,托尼车上搭载了一位宇航员,路人对托尼说,帮我签个名。托尼和宇航员说,帮他签个名。路人说,不,我要你的签名。

56岁时,托尼和妻子,贷款在西班牙买了一套带游泳池的小别墅,日子过得开心快活。

63岁,因为当地经济不好,托尼卖掉了别墅,搬回伦敦郊区,但仍然很幸福

托尼的一生,并没有实现阶层的跨越,但,他是为数不多的,在每一集的采访中,都对自己的生活表示出满意的人。

心理学家米哈里·切克森米哈赖的著作《心流》一书中,他曾提到过“自得其乐性格”这个概念。

拥有“自得其乐的性格”的人,能在一般人无法忍受的情况中,找到乐趣。

这样的人,即便在并不丰富的质生活、甚至艰苦的条件中,仍然能够找到让自己开心快乐的原动力。

他们会密切关注环境中的细节,从中发现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能抓住的机会,并通过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来为自己制定更复杂的挑战,从而实现更大的生活目标。

托尼,无疑就是拥有这样性格的人。

他的幸福,并不来优越的社会地位,也不来自巨额的财富积累,而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3、每个你羡慕的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苦

出生在精英阶层的约翰,7岁接受采访时,就每天读《金融时报》

当时的他,很明白自己要读什么学校,未来从事什么工作,将有着怎样的人生。

看起来,约翰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

在21岁时,约翰看起来就像个“何不食肉糜”的上层少爷,在谈到教育问题时,他说到:

“那些流水线工人收入也不低,如果他们愿意,并非不能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

可,直到56岁的那期采访,约翰才透露真相:原来,在他9岁时,父亲突然去世,是母亲一个人,省吃俭用地辛苦培养他,努力供他读私立中学、好的大学。

而且,对于接受好的教育,有更高的成就,约翰说到:“即便我们进了好的学习,有好的资源,我们也仍然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读很多书,才能有所成就。

我们并非生下来,就直接享有那些成绩。”

而出生在中产家庭的尼尔,父母都是老师,7岁时的他,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几乎是14个孩子中最好的。

但,自从28岁那一期开始,尼尔就过上了流浪汉的生活,高大而瘦弱的他,提着两只箱子,辗转于英国各地。


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这一切便利的条件,并没有让他延续父母为他规划好的人生道路,反而让他倍感压力,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孤立于社会

节目播出后,很多人写信给尼尔,鼓励他,安慰他。

那些我们看到的真相,未必就是事实的全部,而那些让我们心生艳羡的,别人的生活,也未必就是艳阳高照。

这部本是以揭露阶层固化为目的的纪录片,却在无形中,让我们看到了,超越阶层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看过《包法利夫人》这本书的人,都会对主人公爱玛的遭遇,有着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爱玛拜金又自私,因为贪欲,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另一方面,作者福楼拜又通过对爱玛不幸童年的描述,让我们对女主人公产生同情。

实际上,《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

1848年,报纸刊登了一则新闻

一位27岁的女裁缝,因为对婚姻生活不满,挥金如土,债台高筑,还找了一个情人,最后,在经济情感的双重压力下,吞砒霜自杀。

当人们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新闻时,舆论一边倒地,在谴责这个坏女人。

只有身为作家的福楼拜,敏感地感觉到,故事,可能并非只是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

于是,他通过细致的描绘,为我们塑造了爱玛这样一个立体的人,让我们看到,爱玛行为背后的原因,看到她为了摆脱修道院生活,而步入了一桩互不般配的婚姻,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而真实的人生,只会比小说更复杂。

在这部长达几十年的纪录片中,人们得以通过镜头,来了解那些生活中不曾关注和接触的人群,从而,更能明白:无论出生在什么阶层,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只能自己咬牙挺过的日子。

作家阿兰·德波顿曾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指出,艺术作品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让我们更有同情心,当我们看到了别人光鲜背后那不为人知的原因,就不会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指责别人。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纪录片,被称为“50部最伟大的纪录片”之一,毫不过分。

4、只要用力去活,每一种人生,都有价值

当纪录片来到第五集,42岁的尼尔,成为了一名社区议员。

是的,他渐渐走出了困境。

而当他出现在第六集时,49岁的他,已经成为地方议会的民主党议员。

尼尔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

本有着不错条件的他,却在14岁的采访时,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人的成熟和谨慎,而当别人都在过着充满希望的青年生活时,关于他的画面,却始终都是灰暗的。

但,好在,中年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这个年轻时就对社会问题充满自己想法的人,找到了自己最适合的方式,完成了与社会的融合。

当导演问他,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时,他答到:“能够撑下去”。

的确,面对人生的无常,撑下去,才是最强大的能力

作为片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来自伦敦东区工人阶层的苏,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21岁时,她从学校毕业,入职当地一家旅行社。即便小时候觉得结婚太早不好,但,苏还是在24岁时,早早步入婚姻,并在随后,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当片子来到第四部时,35岁的苏,已经离婚,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过得辛苦又无奈。

但,当我们看到63岁的苏时,她脸上的光彩,却很夺目。


原来,42岁时,苏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她找到了伦敦大学皇后学院法学系做课程管理员的工作,并在7年后,成为法学系的行政主管

另外,苏还在业余时间,加入当地一家小话剧团,追寻自己年轻时的梦。

当导演问她 “你是否希望有机会读大学?”时,苏回答得异常干脆:“不会,为什么非得往回看?”

她说:“至少我现在拥有好的职业,有自己的房子,我退休之后可能没有钱去环球旅行,但是只要我能把家里弄得舒服,让家人有吃有穿,就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可以说,苏的回答,正是对美好人生的回答。人生没有回程票,更重要的是往前看,而且,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什么时候,都不晚。

人生很长,困难很多,但只要我们用力活过,没有辜负时光,没有愧对家人朋友,那么,这就是快乐而美好的一生。

5

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完美才是人生》一书中写道:

“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
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
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
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阶层、地位、贫富、运气,这些,都不能决定我们能否过上幸福的生活。

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幸福的唯一秘诀,只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 本文由MBA智库Mbalib)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小欧姐。MBA智库专栏作者,资深猎头顾问,曾任500强HR,累计沟通上万名职业经理人。和你一起吐槽职奇葩事,学习大咖成长史,公众号:小欧姐微职场(ID:xiaooujiewzc)。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0 +1
复制成功
阶层固化  表达能力  能力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鸡汤

2019-11-30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