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白天念经,晚上开演唱会,这个日本和尚刷新了我的三观…

01

熟悉临公子的小伙伴知道,我不是睡眠一直不太好么,所以日常就会收罗些助眠或是冥想的音乐。

前几晚睡前刷B站,突然刷到了一个宝藏——

日本和尚赤坂阳月用Beatbox吟唱的《般若心经》。

B站上视频浏览量高达900万

39岁的赤坂阳月是一位创作型音乐僧人,他唱的Beatbox版的《般若心经》今年在Instagram意外爆红。

我刷了几个他的音乐视频,弹幕里就是大型聚众佛系现啊!一群人说自己仿佛原地被开了光,治愈得不要不要的~

日常他的电音法会,也是魔幻非凡。

赤坂阳月并不是特例。

2018年,一个叫“药师寺宽邦”的日本和尚唱的《般若心经》就在中国走红。他是日本海禅寺的第16代副住持,不仅参加过浙江普陀山沙滩音乐节,更举办过亚洲巡回演唱会。

日本文化中,寺庙是世袭制,长子要继承家族里的寺庙和僧人衣钵。

药师寺宽邦也不例外。

他从小就知道,作为长子将来必须继承家里400年历史的寺庙。

可少年时期,他一想到长大就要当僧侣、走上家人铺设好的道路便有些难以接受。加上对音乐产生兴趣,于是远离家乡去旅行,又上了大学。

在校期间,他去上了声乐学校,并组建3人乐队,接着学了乐器。

乐队并非小打小闹。

2007年他们作为职业乐队出道,一共出了5张专辑,内容关于家人、故乡、朋友等等。修行期间,药师寺宽邦更坚定了要做真·佛系音乐人的想法。

药师寺宽邦与乐队的成员们

你此刻再回头看看“僧人”、“念经”这些传统老旧的字眼,是不是感受有点儿不一样了?

02

药师寺宽邦接受采访时说,他并不是身兼二职,而是由音乐这种方式向大家传递佛教。

诵经和音乐皆是抚慰人心。

“如果我的音乐能让对方想起重要的人,这就和我父亲作为和尚所做的法事没什么不同。”

不得不说,简直将爱好和职业结合得天衣无缝呐。

事实上一份职业,甭管做的是什么,只有找到兴趣点才可能热爱;唯有热爱,才不会做得苦不堪言、身心俱疲。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

之前看托马斯·斯坦利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书中提及:大多数人想要财务自由是为了不工作,而实际上,86%的富豪其实是因为热爱工作才会财务自由的。

挣钱也好,财务自由也罢,它们只是热爱工作顺带的结果而已。

何况兴趣并非不变的,而是随着你的尝试,不断衍生发散的。

这点我真是太有感触了。

我属于比较典型的理工直女,本职是IT产品狗,写公众号之前看的书大部分都是工具书。虽然喜欢码字,可一开始写作时完全不知道写什么。

行吧,那就写和本职相关好了。

后来我觉得内容太小众了,是不是再尝试些其他题材?刚好自己平时喜欢琢磨些投资副业啊什么的。

行吧,那就写写相关话题。

随着持续输出,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不小变化。而它们又成为另外一种输入,就这么进入一个不断汲取信息->成长->输出->反思的良性循环。

过程中发现一个又一个新的兴趣点,推动我一点又一点地往前走。

无论本职IT还是副业码字,我之所以能长久地做下去,绝不可能单纯冲着收入。何况再多的工资,几个月后质上的幸福感就逐渐回归平均值了,很难成为长久的可燃驱动力。

摩西奶奶有一句经常挂在嘴上的话:

“做你喜欢的事情,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感觉怎么说呢,就像解锁游戏场景,你不知道下一步将遇到什么样的关卡、有什么样的收获,可总觉得“哇,那可能会很有趣”,然后心怀期待往前跑。

它是一种自我驱动的积极姿态。

03

有人或许会问,可我就是对工作丝毫没兴趣啊,咋办?

我的建议通常是:别急着辞职,试着挖掘出兴趣点。

你看药师寺宽邦,人家原本也对继承家里的寺庙没兴趣呐,又不得不做,后来将喜欢的音乐融合到工作里,才爱上这份职业

很多人对工作的体验,其实都是浅尝辄止。

今天喜欢A,明天喜欢B,改弦易辙的频率越来越快,投简历时都不敢把两年换三、五年换八的跳槽经历写全。到最后跳不动了,两眼一闭躺倒在当下落地的选项上,依然说着那句话:“我对这工作毫无兴趣。”

兜了一圈,回到原点。

对手里的饭碗永远看不顺眼,分分钟挑出100种问题,可这样的心态就像一个破洞的罐子,放在哪里都会漏水。

相反,当你用心对待一份工作时,往往能从中发现之前没发现的闪光点。

我以前文章中有聊过一件事,关于前同事公司的两个运营助理,分别负责两个平台的运营数据分析

日常的任务就是爬到后台取数据贴到EXCEL+各项合计+相比昨天增加or减少比例,还有各种打杂。

运营助理么,又是新人,上司也没安排其他事情给她们做。

有个助理做了几周,开始琢磨什么商品销售速度最快、哪种品类卖得最好、每天峰值出现在哪些时间段……某天她发给上司一份针对不同类型商品用户画像,上司喜出望外。

而另外一个助理每天就重复做那点事,不到一年就离职了。面谈时她说:

工作太无聊,既不感兴趣也无法发挥个人价值”。

经常有人问我,临公子啊,我每天上班太乏味了,要辞职不?

这个问题上,我非常赞同稻盛和夫说的这句话:

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一个人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几率,和碰上恰好喜欢的人的几率差不多,恐怕连千分之一都没有。

但多数人对“不喜欢的工作”抱着不得不干的消极态度,横看竖看都不满意,满腹牢骚,最终真的就把它干砸了。

别急着抱怨做的事情没价值。

要知道,哪怕做前台,有做成小透明的,也有像惠普公司前任CEO卡莉·菲奥莉纳那样,从前台做到世界顶尖企业管理人的。

最关键的,永远是人。

04

其实日本佛系音乐人这件事,映射出让我最感慨的点,就是我们别把现在的职业限定在一种模式上。

正如药师寺宽邦所说:

“如今日本寺庙、和尚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我这代的和尚正在以各种方式进行着佛教的传播,而我是选择通过音乐。”

任何一种职业,都会随着时间像老树发新芽一般,变换出新形态。

就说做和尚,这事够传统了吧?

眼下有人举办寺庙瑜伽,有人经营和尚酒吧,有人带着乐队开巡回演唱会,着不同形式将佛教文化传递给更多人,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大多数人的职业之路,都会遇到若干个重大转折。

而你用心走的每一步,可能都将累积而成日后的跳板。

比如说我一个程序员同事,他做了十来年技术宅男,根本想不到不善言辞的自己最后会去做企业培训。再比如临公子自己吧,毕业后做项目助理,我也万万没想到未来我能写作、出书、干自媒体,得到这么多机会。

职业上“从一而终”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为什么我经常鼓励大家多尝试、多思考、多拓宽戏路?

因为一个人潜在的可能性就像水面下的冰山,肉眼看到的只是很小的那部分。倘若只循规蹈矩地重复一切:

你不知道职业变化已在悄悄发生;

你看不到手里事情所蕴藏的机会;

你没意识到某个方向足以成为你的新立足点。

路都是越走越宽的,你不多走几步,压根看不清前方的路。

一个职业,一份工作,到底有什么可爱之处?

大概是,我们能从其中对自己有新发现+新期待,以更闪耀炽热的方式度过有限的一生吧。

参考:《一条》|白天念经,晚上开演唱会,这个日本和尚太酷了!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4 +1
临公子

微信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ID:hi-lingongzi)这是个工作、理财和自我修炼的公众号.我是临公子,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秋成社区签约作者,一枚不正经的工科产品汪。

复制成功
职业  副业  收入  企业管理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