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李稻葵:未来五年将出现大规模产业重组 企业要关注三件事

“接下来是产业深度地、大规模重组的五年。”

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施耐德电气2021创新峰会上表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产业调整和企业重组,所以要关注创新、关注经济安全、关注绿色发展

企业要关注三件事:碳达峰碳中和对产业的重塑,管理现金,抓住科技创新的机遇。

他还指出,应尽快探索人口老龄化区域经济南重北轻、教育和医疗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1、三个挑战带来的格局性变化

未来5到10年,中国经济会遇到哪些挑战?

李稻葵教授认为,有三个挑战需要高度关注,这三个挑战也会带来格局性变化。

第一个挑战,中国在经济转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与世界经济加强交流,除了技术人才的交流,还应该加强人文层面的交流。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具有很大潜力,目前在人才和技术层面出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如何化解和引导这样的国际情绪,这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第二个挑战,在经历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中国经济需要进行深入调整,但是对为了应对危机或者突发情况而采取的非常规政策操作,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做好政策回归的准备。

举例来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中国经济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刺激经济出台了4万亿计划,此外20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之下,宏观政策也侧重于“六保六稳”,但是这些政策最终要回归正常化,经济需要休养生息。应对冲击的短期刺激所带来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债务,现在企业负债率较高,地方政府债务也处于高位,所以宏观政策的下一步重点是如何化解这些风险

“不进行债务重组,中国经济将会遇到阻力。”

第三个挑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也逐步凸显出来,缓解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时间,但也需要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办法,就是找到重大问题的解决机制

在他看来,当前有三个社会问题需要尽快找到解决机制。

第一个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中国18岁至60岁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在2015年达到峰值。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绝对数下降,这是一个大趋势,不可能逆转,但是要有一个应对的机制。

应对人口老龄化,李稻葵认为主要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提高生育率,补贴生育妇女的生育成本;另一个是实行弹性退休,提高延迟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

李稻葵表示,提高生育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帮助那些有意愿生孩子的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减轻生儿育女的成本,很多职业女性担心生孩子影响工作而推迟或者不要孩子。

李稻葵还指出,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除了要解决生育问题之外,还要考量延迟退休的问题。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女性职工55岁、男性职工60岁,但随着人口的整体健康状况上升,要为那些身体好并且愿意继续工作的职工提供一套弹性退休制度

第二个社会矛盾是经济的“南重北轻”,南方经济相对活跃,人口从北方流出,包括东北地区。要遏制住人口流出地区经济过快下滑的趋势,必须要扶持地区的相应产业,帮助这些地区吸引符合长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产业,比如东北的装备制造业还是有发展潜力的,这个问题要在未来五年之内解决,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第三个社会矛盾是教育和医疗,这方面老百姓意见较多,比如医疗方面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教育方面的补习班遍地开花等问题,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必须要不断改革,持续增加对教育、医疗的投入。

2、“十四五”规划里的三个重要理念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设定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20项主要指标,还明确了包括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若干重大举措和重大部署。与以上一个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主要指标的诸多新变化,释放出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十四五’规划里有三个理念是最具有冲击性的,请大家一定关注,这三个理念会很快影响到我们的企业和经济。”

在“十四五”规划中有三个最具冲击性的理念分别是:创新经济安全绿色发展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将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并明确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强调创新,就是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技术进步有两类,一类叫做从无到有,就是一开始并不知道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是什么,需要企业试错探索,这类创新不存在卡脖子的问题,市场需求就最终会出现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还有一类创新是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这类创新也是“十四五”规划所特别强调的、需要集中力量去攻克的难关,因为没有了核心技术,中国的经济升级就会受阻,创新就是要为了解决卡脖子问题。

“十四五”规划中第二个需要关注的理念就是经济安全,专门提到发展要跟安全统筹起来,2018年的贸易摩擦升级和2020年的新冠疫情都在提醒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有三个方面的安全需要注意

第一是粮食安全,要进一步提高粮食的储备能力生产能力;第二个安全是能源安全,能源安全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了70%,而且石油的运输线非常长,且高度依赖海运,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规划中就提出加强能源的保障能力,包括原油储备、天然气储备。

“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绿色发展,包括发展低碳经济

为什么要把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提到如此之高的地位?

中国经济不仅仅是要自己发展,也要承担起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中国要获得全世界的尊重,那么减碳问题就不能避而不谈,中国做出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的承诺,也会更好地与世界经济接轨,推行绿色发展理念,与更多国家展开合作。

3、给企业的建议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给经济格局带来了巨大变化,“十四五”规划给定了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中国经济未来五到十年会有怎样的发展特征?

中国经济未来将呈现六个新特征。

第一个特征,未来五年是一个重要的调整期,经济增速会下降到5.0%~5.5%。

但未来五年经济走势可能是U型的,先下降然后调整到位,到“十五五”规划,也就是2025至2030年,经济增长速度还可能进一步回升。

第二个特征,产业深度地、大规模地重组的五年。经济增速一下降,市场会受到影响,同时有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还是比较严重,所以要创新、要发展、要绿色,这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产业调整,很多企业会退出,会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

第三个特征,未来五年科技会深入到各个产业里面,改变产业形态。

第四个特征,绿色产业进一步发展。

第五个特征,能源储备能源管理将成为重要行业

第六个特征,未来五年会看到国家之间签订更多的对外投资贸易开放协定。

未来五年的金融也将呈现六个新特点:

第一,围绕创新的各种金融生态将会更加活跃和健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会进一步涌现;

第二,债务重组将是重中之重,未来五年将会持续出现公司破产债务违约的情况,债务资产管理公司也会涌现出来;

第三,长期债务增加,绿色减碳、绿色基础设施需要融资,有些项目投资周期会长达20-30年,需要更长期融资方式

第四,政府债务更加透明,可以考虑将地方债务并入到国债,由财政担保,在二级市场交易,帮助中国经济轻装上阵;

第五,美元处于升值态势,美国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上升了,但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不是很大,虽然进口原材料持续上涨,但整体国内产能还是相对过剩,PPICPI传递的压力并不大;

第六,广义的数字货币将会出现,所有的交易都会留存痕迹,不仅未来现金流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而且也会形成高效透明的监管新模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060碳中和”是中国首次提出明确的减排目标,表明中国经济将开启长期的低碳转型模式。这一目标不仅能驱动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将通过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协作,在全球范围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良好示范。

此次峰会也高度聚焦“碳中和”目标,多方观点共同指出,这一目标对于各行业企业来说都是一次“大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其挑战在于,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企业自身“高标准严要求”的加分项,而是生存和发展的“及格线”,这对能源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的企业产生了“硬性”的转型驱动力,企业开始直面低碳转型和业务发展的双重压力。

双碳目标意味着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且转型时间有限,企业自身必须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此外,由于碳中和是全国乃至全球的目标,企业也会面临来自供应链方面的压力。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变化?企业需要关注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减碳,减碳在“十四五”规划被重点提出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政策在“十四五”期间还会陆续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也是产业重塑的过程。

第二件事是要管理好企业的资金。从宏观政策来看,经济需要休养生息,从债务水平来看会出现重组,有企业需要离金融方面要防范债务违约风险,所以企业重新梳理资金链,要留出资金余量,不要发生企业不错、产品很好、市场很好、成本很低,但是由于没有及时做债务调整,最终流动性出现问题。

第三件事是一定要抓住科技创新的机遇,创新是“十四五”规划的首要任务。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往往认为降低成本、改造流程就是创新,创新的第一要义是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找到发展的新思路,尤其是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要积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从组织管理、人员能力、业务运营和生态圈融入等层次全面转型,打通软硬件壁垒,寻找新伙伴,探索新场景,形成新业态,创造新价值

施耐德电气在185年的历程中不断转型为例:从100年多前的钢铁工业巨头,转向电力控制领域,随后进入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如今成为数字化转型领导者,正是打开发展思路,抓住了每个阶段科技创新的机遇。

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7 +1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