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总是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怎么办?

有读者问我: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当别人对我提出一些要求,我明明知道这些要求不合理,但我总是不懂得拒绝别人,而在自己有个什么困难的时候,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导致自己活得很累,请问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度共鸣,因为,我曾经也是一个不懂拒绝的老好人,我也为此苦恼、深受其害。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读到了很多优秀作品,才一步步从这个泥潭挣脱出来。

我想,与这位读者相同困惑的人还有很多,因此,我将自己的心路历程总结成文,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1、觉察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疗愈的过程。

有的人比较幸运,在有生之年完成了自我疗愈,获得了精神层面的自由,但大部分没有这么幸运,一辈子都在自己构造的圈圈里打转。

日本90岁仍未退休的老奶奶写了一本书叫《人间值得》,这位老奶奶秉承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个人在生活。

我无比赞同。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心理投射。指的是,人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心理投射经常是无意识的,它一种防御机制,但最终受伤害的又是我们自己。

我们在投射的时候,是试图否认或拒绝自己身上的某些部分,把这些不想要的东西强加在他人身上。我在你身上看到某些东西,然后就可以对此抱怨,而不用去审视或评估我自己。

比如,一个总是苛求他人的人,一旦对方的行为/表现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可能就会恼怒、求全责备,认为问题都是对方能力太差导致的。事实上,经常苛求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因为感觉不安稳,没有受到保护,他们就容易斥责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将我们面临的问题都归结到对方身上,而不认为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在他人身上的投射。换言之,我们的大脑欺骗了我们。

如果觉察到了这个事实,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遇到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心被境转,即是凡夫。

做到心能转境,有三个步骤:觉察、寻源、接受

1、觉察

如果你开始觉得“不懂拒绝”给你带来了很多困扰,那么,你已经完成了第一步:觉察。

完成这一步其实很难。对于一个人来说,总是倾向于回避或无视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遇到的问题都是他人的问题,将自己当成一个迫不得已的“受害者”。

觉察到我们的问题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开始醒悟了。

2、寻源

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我塑造而成。为了更好地完成自我接纳,我们需要去发觉过去的这些“我”,找到我们成长过程中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重要线索。

我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寻源。一般来说,这些线索都存在于我们幼年的经历之中,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成为了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

不懂拒绝的人,往往家教比较严, 常常被要求遵从父母的话,长大以后就会变得有求必应。

顺着这条主线,我们去找寻内心最久远的记忆,特别是与父母相关的记忆,往往你就会找到一些碎片化记忆,再把这些碎片串联起来,让这些记忆像电影一样在你脑海里面慢慢展开,这个过程你就有可能找寻到自我的源头,找到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的完整逻辑

3、接受

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在我们的大脑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里形成了一套自发的保护机制,一旦遇到类似的情景,我们就会自动启动保护程序。而一旦我们陷入了这种循环,我们就无法认清事实与假象,从而无法活在当下。

因此,我们要学会向过去臣服,接受无法改变的过去,而不是陷入其中、裹足不前,让它们继续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时刻提醒自己:那些给我们带来伤痛的人和事已经过去了。此刻起,一个新的主人来到了,她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存在于每一个当下。

当我们回想起小时候不那么令人愉悦的经历,就像看待别人的故事一样看,并且还能乐呵呵地笑出声来时,代表着我们真正地与自己实现了和解

2、不懂拒绝的深层次动机

不懂得拒绝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很热心、很无私,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别人。

这打一眼看上去,与稻盛和夫说的“利他之心”很相似,但这真的是“利他之心”吗?

稻盛先生受王阳明的心学影响颇深,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主张。

在王阳明先生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颗本自具足的天理之心,但是被后天的私欲所遮蔽了,我们只需要每天去注意自己的这些私欲,去除掉它,自然而然的就是天理的心。

两者结合一看,我们就会发现,不懂拒绝的人的“利他之心”并不是真正的“利他之心”,而是被自己的私欲遮蔽的“利我之心”。

这些私欲包括了想保持自己的形象、害怕被拒绝、害怕难堪等等。

真正的利他之心,并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真正的利他之心,有一个无比夯实的根基——真正能让对方变得更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摒弃自己的厌恶喜好,摒弃自己的私欲。

稻盛和夫在《心》这本书的自序中说到:“燃烧的斗魂同样产生于善意的动机。”具备了真正的利他之心,我们就能做到“菩萨心肠、雷霆手段”。

3、课题分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

我第一次接触到“课题分离”的概念,是在陈海贤老师《了不起的我》这本书中。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理论,大意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课题做好,而你只负责把你的课题做好。 至于判断一件事是谁的课题,有一个简单的准则: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 《了不起的我》

在我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理念对我触动最大:我不需要为所有的事情负责。但我一直也只是把它奉为解决困惑的指导原则,并未究其个中原理。

当我读到“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所谓的原则,竟然是有着理论支撑的,不免欣喜若狂。

那么,对于不懂拒绝的人,如何运用这个理论呢?

其实非常简单:别人遇到困难/问题时,提出请求是他们的事情,但接受还是拒绝是我们的事情。有人会说,如果我拒绝了对方,对方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小气的人?

那就再来一次课题分离:我们选择了拒绝,别人怎么评价,那又是别人的事情了,它既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又不是我们所能剥夺的。

同理,如果你总是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可以运用“课题分离”的思路:提出请求是我们的课题,对方同不同意是对方的课题。

写在最后

学会拒绝的过程,其实是一心灵成熟之旅,经历了这个过程锤炼,我们的心灵将更加自由,我们的大脑与心灵将更加契合。

愿能助你一臂之力,祝你早日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3 +1
陈后圣

作者介绍:陈后圣,前世界500强职业经理人 、MBA智库&商业新知等知名平台签约作者、大愚咨询创始人&CEO、个人成长教练、目标管理专家。,微信公众号:陈辞令(ID:ccl2019-00)。

复制成功
工作  动机  碎片化  自我  人际关系  控制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