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标签云
评论汇
每周精读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创新潜力指地区科技发展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创新潜力是一种蛰伏于主体体内(由于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类型的创新潜力,因此这里的体内是指人大脑内或肢体内,或是两者的综合)的隐性的沉闷的能力状态它主要由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创造性人格和认知风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践技能等要素构成其中,特定领域的知识、经验和专门技能(T.M.Amabile在其创造力模型中,将有关领域的实际知识、专门技能和该领域的特殊“天赋”归为“有关领域的技能”)与创造性人格特征(L.M.Terman,索里,R.B.Cattell,J.P.Guilford,E.P.Torrance,Stein等以及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好奇心、开放、独立、大胆创新、有毅力、有信心等等是创造性人格的共同特性。文艺领域的创造性个体在人格特征方面又表现出某种特质。例如,R.B.Cattell对艺术家和作家的研究表明,他们更加多愁善感)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元基础(这里笔者代用Armbruster的元认知中的“元”的概念在中文中,“元”有“根本”、“概源”之意,笔者认为知识、技能、人格特征是创造力之本源,故称之为元基础)面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思维角度看,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可分为新颖性思维能力、全脑性思维能力、综合性思维能力、选择性思维能力、类比性思维能力、突发性思维能力、全功态思维能力、审关性思维能力)、实践技能(从实践角度看,创造性实践技能又可分为进行新的科学实验技能、新产品创造技能、创造性合作技能、文艺创作技能、创记录的体育技能、创造性语言表达技能。这种实践技能与特定领域的创造力有关)和认知风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性认识风格具有以下特点:①思维流畅,即以准确、广阔、信息存储方式有利于迅速产生连续反应,善于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不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②思维灵活,不受事物原有形象或功能的约束,容忍模糊,注意力能够适时转移;③感知敏锐,善于质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注意力能够集中;④不盲从迷信权威,有很强的怀疑精神;⑤感知全面、客观、能调动各种感知事物,存储丰富的表象,独立性强;⑥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大胆创新;⑦宽容地对待各种设想,具有浪漫精神和超现实感;⑧富有想象力和幽默感,视觉表象丰富,能把两类距离很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程慧群根据以“整体一分析(Wholist-Analytic)”维度为特征的5种认知风格类型——场独立——场依存、熟虑——冲动、聚合——发散、齐平化——尖锐化、整体——序列——分析了其中影响创造力的某些因素)是在创造活动中需要和表现出来的条件基础。这些要素既取决于遗传基因,又靠后天习得例如,创新能力的物质载体—大脑—是以遗传基因为基础,通过漫长的生物进化,逐渐演变积累而来的复杂物质系统,而通过对左脑的后天训练和开发可以提高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各个要素的不同侧面及其组合,将构成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类型不同的创新潜力。例如,艺术领域的创造性个体除了具有与其它领域的创造个体相似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技能外,可能在审关性思维能力和文艺创造技能等方面略胜一筹或表现得更为充分。又例如,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组成某一领域的创造性专长(McClelland,1973:专长是某一特定领域内获得的技能与知识。专长的获取仅仅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杰出创造者表现出较短的准备期是因为他们在进入某一领域前,目的与其他个体不同。也就是说他们想成为某一领域的创造者而不是成为专家,这样就不必掌握该领域所有的知识与技能,而将目标集中于解决一些未知的问题上)这一专长不仅需要经过大量蓄意练习才能完全获取,而且于其它领域可能是无效的总之,创新潜力既具有领域性又具有综合性(多要素组合),既具有“突现式”遗传的多基因性状特质,又需要后天蓄意练习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