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任正非:公司未来的生存发展靠的是管理进步

文/涂满章

2016年岁末,三则财经新闻瞬间刷爆朋友圈:一是董明珠在2016央视才经论坛暨上市公司峰会上,怒斥“野蛮人”:用经济杠杆来发财,是对实体经济的犯罪!二是董明珠和王健林联手要造车了;三是曹德旺69亿投资美国建设汽车玻璃厂。加上12月14-16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重要信号:振兴实体经济。

似乎一夜之间又将实业兴国这类老生常谈的话题换一种说法重新炒作似的,但不管如何,有大腕的发声和行动,有媒体愿意持续深入的报道,再将众人视线引导回对实体经济的关注,总是一件好事。毕竟理性和常识的回归,无论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可持续乃至个人的职涯选择和设计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实体企业的发展不是靠大腕的呐喊或政策的支持,从此以后就可以一马平川了的,关键自身也要争气。

在这点上,不服华为也不行。华为的发展,驱动因素很多,但一定和任正非的理性和清醒是密切相关的。在推动华为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任正非旗帜鲜明地认为:公司未来的生存发展靠的是管理进步。他早在2009年就曾经说过:我们过去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重视了业务建设,不够重视组织建设和干部建设。在组织建设上、流程建设上、干部建设上,我们做得不够,所以我们三、五年要适当改变一下。在改革成功之后能提高效率30%,那我们也能成龙上天了。

为此,他在理念上强调公司前进的最主要因素是机制和流程;行动上倡议扎扎实实建设好一个科学管理的大平台;目的上想通过有效构建起一个平台,摆脱对资金的依赖、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最终走向“无为而治”。

推动公司前进最主要的因素是机制和流程

1998年,任正非就意识到:只要公司的机制和流程的建设是很好的,就能极大地推动公司的进步。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扛多久?首先机制和流程要经过不断优化,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后,就逐步将人的因素和企业的运行机制分离,任何人离开这个企业后,机制还是会很好地不断运行下去,这就是华为红旗到底能扛多久的关键因素——机制和流程。

扎扎实实建设好一个科学管理的大平台

任正非说:企业的竞争不单单是产品比赛,而是管理竞争。商场就是战,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最后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而管理进步比较难。难就难在管理的变革触及的都是人的利益。因此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如果对方是持续不断地管理进步,而我们不改进的话,就必定衰亡了。

竞天择,适者生存。无论经济可以发展多么好,不管高铁可以多么快,如果没有管理,豆腐渣是要垮掉的,高铁是会翻到太平洋的。所以,公司要真真实实走向科学管理需要扎扎实实建设好一个大平台。

通过有效构建起一个平台,摆脱对资金技术人才的依赖

当我们很多企业家都在谈“爆品战略”和“人才就是竞争力”的时候,任正非却说:人才、技术、资金是可以引进的,管理和服务是引进不来的,必须靠自己去创造。当一个公司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时,那是很危险的,很脆弱的。我们不能把公司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生命和智慧之上。华为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资金、人才,而是管理和服务。公司将在奋力的发展中,逐步摆脱对资金的依赖、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从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早在97年,任正非就遵循老子的观点“无为而无不为”,提出“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达成目标”。他认为谁也不会去管长江水,但它就是奔流到海不复还,华为公司将来也要像长江水一样,不需要管理层成天疲于奔命,就自动势不可挡地向成功奔去。为什么成功的外国公司的大老板成天打高尔夫球,而我们的高层领导疲惫不堪?就是因为我们还未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中国经济从原先将近30年的快速发展,现在趋于常态至“L”型路径发展。假设我们很多的企业不深刻认识到这种外在形势的转变,还停留在过去粗放型的管理思维行为当中,企业内部的种种问题必然会转化为前行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有些障碍甚至无法逾越而阻滞了企业发展。所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将粗放型管理转型升级到精细化管理当中,向管理要效率,更要向管理要发展。

这一点上,很多企业还是要学习华为好榜样。


文章来源:满章开悟(ID:tmz1970)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5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企业的竞争不单单是产品比赛,而是管理竞争。商场就是战场,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最后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2016-12-21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