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中国式的父母,抹杀了多少个马云的诞生?

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中国互联网行业巨头。

自从他创立的阿里巴巴成功地影响了中国几亿人的生活之后,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男人就成了很多人的偶像。

他说过的话,成了至理名言;他看过的书,成了成功学必读;他夸赞过的人,成了名人中的名人........

于是,有不少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下一个马云,帮他们实现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而各种营销号的鸡汤文也开始“处心积虑”迎合年轻父母的需求,指导他们如何教育和管束孩子。

可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爱,却是孩子成为下一个马云的障碍。

01.中国式的父母,中国式的爱

毫无疑问,中国的父母是最爱孩子的父母。为了孩子,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可以倾家荡产,甚至可以付出生命。

他们希望能当孩子一辈子的靠山,做孩子一辈子的保护伞。

根据教育部报告显示,中国有82%的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与别的时代不一样,中国这一代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很特殊的时代。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这更使得两个家庭,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

而这一点,往往会使他们的爱用力过猛。

怀孕前,忙于备孕,忙于戒烟戒酒,忙于保持身体的最佳态。

怀孕时,忙于胎教,忙于看孕期的各种书,忙于孩子出生后的一切。

孩子出生后,忙于学前教育,忙于学区房,忙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上学后,忙于补习,忙于发展孩子的特长,忙于不让孩子输给别的孩子。

孩子工作之后,忙于给孩子找工作,忙于给孩子找最适合的对象,忙于给孩子准备婚房婚车。

孩子有了孩子之后,重复以上的生活。

中国式的父母,似乎只有婚前属于自己,在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孩子。

网上曾流传过一个段子: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虽然有点夸张,但这的的确确反映了中国式的父母,中国式的爱。

过多的爱+安排=中国式父母的爱。

02.“都是为了你好”贯穿了我们的一生

记得看过一个新闻,重庆一个27岁的女孩,两年之内辞职26次。而导致她频繁辞职的原因,就是因为母亲过度的爱。

今天想吃什么、明天该穿什么、怎么和同事相处、哪些朋友不应该交……不管是什么事情,都靠妈妈做决定,最后使她不会与人相处,而导致了2年内辞职26次。

女孩的母亲说:“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她是家里的宝贝,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不想让她吃苦。” “为了你好”,多么熟悉的话。

从小到大,我们听着这句话长大。

“这是一个好同学,你和她做朋友吧,都是为了你好。“
“这是一个好专业,你就学这个吧,都是为了你好。”
“这是一个好女人,你娶了她吧,都是为了你好。“ .........

三毛曾说:“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

中国的父母,最擅长的就是替子女做决定,为子女安排人生。

03.你的爱,是孩子成功路上的阻碍

中青报曾做了一项就“中国式父母”的民意调查。调查显示,76.5%的人表示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很多,90.2%的人感觉父母这种做法会给子女带来很大压力。

然而,大量事实证明,没有一个成功人士,是在妈妈的叨念里,在爸爸的步步安排里成长起来的。

有的时候,我们恨透了父母给我们的爱,因为,你给的爱,是溺爱,是阻碍。

印度经典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为什么一生下来父母就帮我们决定我们长大要做什么,从来没人问我们想做什么。”

我之前有个大学同学,报到前,要买的衣服等生活用品,都是父母一手操办,隔三差五家里人就会给他打电话,询问他最近的生活态,事无巨细。

从他读大学的第一天,父母就为他规划好了人生:毕业回家,找份好工作,然后早早的结婚生子。

毕业后,他没有听从爸妈的话,而是选择在北京的一家物流公司上班。

他爸妈知道之后,简直气疯了。

“在物流公司上班有什么出息?别人还以为你辛辛苦苦读个大学,就为了送快递。”

“你以为北京那么好?生活成本那么高,你一辈子都买不起房。”

“我们都是过来人,经验比你多,不听我们的话,以后有你后悔的。”

同学抵住了父母的压力,一开始并没有答应。

但他爸妈并没有放弃,除了每天的电话轰炸之外,甚至还在老家一家很大的房地产公司给他找好了工作。

故事的最后,同学回到了家,工作不久之后,亲戚按他父母的要求,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

就这样,他走的每一步路,都是父母为他铺好的。

他说:“总觉得在他们眼里,我是一个永远不懂事、长不大的孩子。”

如今,他只好在父母的安排下工作生活。

其实,我很羡慕你的生活。工作稳定,离家近,钱也不少。”

“别,我爸妈如今天天和我说,谁谁家的孩子,在哪工作,工资有多高。但他们似乎忘了,本来,我也可以成为他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知道谁说过那么一句话:“中国有多少父母对孩子,没有美国式的教育,却又要孩子美国式的独立,既要给予中国式的溺爱,却又要中国传统的孝道?质问的同时,也需要自省。”

我一直相信,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父母口中的“为了你好”是真的想为了你好。

可是,过度的保护和过度的限制不是爱,而是阻碍。

  • 作者: 曲一刀
  • 来源:微信公众号|曲一刀(ID:welovequyi),男性文化,撩妹指南,走心观点,深度思考。

【原标题《中国式的父母,抹杀了多少个马云的诞生?》,本文已获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6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