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别活在虚构中

你有没有看过《美丽心灵》、《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其中任何一部电影?里面有很多“金句”,比方说: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拿到的下一颗将是什么。”
“那些自己没有成才的人也会说你不能成才,你要什么的话就努力得到。”
“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

与其说主角的经历很励志,不如说是导演和编剧很聪明——先抑后扬的套路,屡试不爽,至少在观影心理上,满足了人们的期待。不过,生活中并没有这么多V形反转的励志故事,有的似乎只是冯唐笔下的中年油腻般的生活。

那些主角经历的特殊时刻,因为故事需要,必须有对比、有冲突、有高潮,这样才能吸引人,虽然真实况也许不过是一部生活流水账而已。

可流水账没人爱看,于是到了编剧和导演手里,化腐朽为神奇,就成了“三年后、十年后”或者一闪而过的镜头,可正是这些被忽略的镜头,才是我们人生最庸常的经历,这种庸常几乎占据了我们99%的时间。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戏剧化的面,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只是人生的千万分之一,我们又如何能体会到主角的整个心路历程?我们感受到的只是我们自己的感受,诚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看到了什么不是最重要,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才重要。或许这才是文艺作品的目的所在。

一个360员工在脉脉上匿名发了一段话,引起了疯狂转发:

今天辞职了。自己坐在地铁站的椅子上,想了想每个月要还两万多贷款,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一个人坐在地铁站的椅子上。看着人来人往,特别委屈。不争气的哭了一顿。想一直留在这个椅子上哪也不去,不想回家,不想和任何人解释

为什么这么平常的一段话会引起强烈共鸣呢?因为孤独感。与此类似的情景是,有些人开车下班回家,到了楼下的家门口,停在那儿,坐在车上一动不动,感觉特别疲惫和孤单,直到很久很久……才打开车门上楼回家。

你说这是压力还是焦虑?好像都不够准确,但很多人都说经常有这种感受,有一种不可描述的莫名言的疲惫感。现实中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像电影那样充满了故事化和戏剧性,也根本没有那么多自我暗示的正能量,有的只是疲惫和孤独感,那时候,什么都不需要,只是想让自己静一静——让自己静一静,也许这才是最好的安慰。

上周我参加了一个论坛,听了一关于人工智能的分享,演讲嘉宾讲的很精彩,加上科技感十足的舞台背景和灯光配置,设计得很漂亮的PPT,都颇有些TED的味道,在PPT中,演讲嘉宾播放了几段视频,是截取的几个电影片段,不知道是来自于哪部电影,总之,有一部是有关未来的,即10亿年以后的人类(已经拥有了超能力)看今天,一部是某个医生救治患者手不停发抖的案例。他得出的结论就是:能够让我们保持工作的驱动力,惟有雄心!

其实在我看来,分享嘉宾所谓的“雄心”,其实就是要不断的挑战自我,时刻保持着内心的冲动和初心。这一点当然十分重要,因为雄心说到底是一种内驱力,远非一点外部刺激和奖励就能办到。

不过,在激动之余,我们常常忽略调一个东西,即这些不过是电影而已。我们常常陷入看三国落泪,替古人担忧的境地。

故事和电影的影响是强大的,以至于你会发现,很多有关现实议题的讨论,其论据竟然是电影桥段或者道听途说的故事,而非真有其事。

人们只是习惯随大流,缺乏探究真相的兴趣,因为这样既费脑筋,又费周章,太不经济了,哪里有用来消遣这样轻松方便?于是,你就会明白为何谣言总是有它存在的土壤。正因为很多讨论都是基于虚构的事实,会常常让人模糊虚构与真实的距离,甚至为此争的面红耳赤。比方说,《水浒传》里谁的武功最高?有人说是武松,有人说是林冲,也有人说是卢俊义,说的人都能拿出各种理由和论据,看上去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最让人无言以对的答案则是:施耐庵最厉害。

这就尴尬了。

人的大脑总是喜欢听故事,所以经常混淆什么是虚构,什么是事实。

在一次沙龙上,秦朔老师说,前些年,陆陆续续有从华尔街回来的朋友,原来都是国内顶尖高校毕业,当年去了美国留学,经过努力拼搏,进入了华尔街,后来作为海外人才引进回国,进入国内投行,继续干量化投资,拥有非常体面的高薪工作。这看上去既励志,又显得高大上,但是这几年,他们发现搞量化投资的回报,远不如那些前几年在上海多买几套房来的回报大。

所谓的高智商、高学历、名校名企背景,在几套房子面前,全都踏倒地!你说这是造化弄人,还是没有选好赛道?或者干脆说,这本身就是投资判断失误呢?

在滚滚洪流的大时代,个人总归是渺小的,成就你的,也许并不是你自己,而是那个谁也看不清却真实存在的风口

所以当你在还在为那些励志故事激动不已的时候,却冷不丁被身边的人啪啪打脸,因为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究竟什么才叫励志!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 +1
喻德武

任职企业管理顾问和人力资源总监多年,擅长工作实用技能分享,领英洞察专栏作家。公众号职场玩技(ID: jianghuwuge123)

复制成功
工作  自我暗示  内驱力  V形反转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还是楼可靠,哈哈哈

2017-12-05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