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天,“五.一”假期前最后一个下午,我们公司的职场妈妈们,陷入了整整一个小时的疯狂。
只因为一个初一女孩的出现。
小女孩的爸爸老薛,是我司的供应商,学校中午放假,小女孩被老薛接走后,因为要来开会,也把孩子一起带来了。
爸爸在开会,她就自己找了个工位一声不吭地忙,忙的不是写作业,而是打开电脑做PPT。有女员工经过,好奇问了问学习情况。
结果人家也没客气,淡定的说,五年级调考全区第三,被某中学(全市最好的私立中学)录取,现在全年级500人排名第8,上学期还挣了3万块的奖学金!
不光如此,课余表现也很亮眼:
钢琴10级,拿过“肖邦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业余组第二名;
作文得过全市小学生比赛一等奖,正在准备出版自己的“随笔精选”;
小学时,代表学校参加过DI少年创新思维国际邀请赛,取得过三等奖;
现在是中学校辩论队最小的队员;
……
这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嘛。
老薛大概是经常面对这样的场景,面对妈妈们羡慕嫉妒的询问,不紧不慢说:
其实,我们也没怎么管她,只是她自己对自己要求特别高。
小学二年级,有一天写作业太晚,她妈妈让她去洗漱,帮她把第二天的书本收拾好。结果她知道了,把书本全部倒出来,自己重新一本一本按专门的顺序,放好才算数。
三年级第一次参加“肖邦”赛,没想到跟另一个孩子选了同一首参赛曲目,人家明显比她弹得好,回来后大哭一场,然后每次练琴都练到手发酸,我们都挺心疼的。
还有,像学校里哪次考试没考好,要难过好半天,我们都劝她,不就是一次考试嘛。
……
老薛一边讲,职场妈妈们一边发出绝望的惊呼声,我也远远听着。
小女孩隔着几张桌子,正在准备要上台讲解的PPT,是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她那么专心,不远处热烈的讨论好像跟自己没关系一样。
那一刻,我忽然就想到,一个人取得多大的成就,真的只和这一点有关:
你对自己有多大的期望。
2
我的人生竟然如此失败,没有任何意义。
去年初,通过借壳登陆A股,人称“红衣教主”的360老板周鸿祎,身家逼近千亿元,一度有望冲击A股新首富的宝座。
以说话率直著称的周鸿祎,一向不粉饰不遮掩,而这样的人居然感叹“人生失败”,我只能说,他还对自己有所期待。
在坐拥千亿财富的此时,他想到的不是躺床上数钱,而是更大的目标,更远的距离,并甘愿承受与之对应的挫败感。
对自己期望极高,几乎是大佬们普遍的特点。
而像日本首富孙正义,就是个连大佬们都要瞠目结舌的狠角色。
关于孙正义自我期望有多高,有两个故事。我先讲第一个,这个故事广为流传,是关于他刚刚创业那会儿。
1981年,24岁的孙正义创办软银公司,当时他只有两名员工,还都是兼职的。
开业第一天,身高才一米五的孙正义站在两个纸箱上,热烈宣布公司的目标:5年内,销售额要达到7500万美元,并成为日本第一。
有员工听完他的开业演讲,认为“这家伙肯定是疯了”,当天就辞职了。
软银却在孙正义的领导下,最终拿下日本软件分销市场的80%份额,实现了当初宣布的目标。
第二个故事少有人知道,但我却觉得,这是孙正义之所以成为孙正义最好的解释。
2016年,孙正义乘坐他的豪华公务机飞往阿拉伯世界,拜访金主阿拉伯王储,为自己的科技私募基金“愿景基金”募资。
飞机上,在最后一次修改演讲的PPT时,孙正义在其中一页上停留了很久,上面是希望募集的金额:300亿美元。
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
考虑了一会儿,他还是把数字做了修改:
1000亿美元。
这个数字,意味着单是他一家基金,就远远超过了当年全球所有的风险投资筹集的资金总和:640亿美元。
面对一旁吓得不轻的贴身助手,孙正义只说了一句话:
“Life’s too Short to think small.” 人生太短,想事情一定要往大了想。
我听到这个故事时,不由得感慨,这个1000亿美元,才是孙正义对自己的期望吧,而不是之前的300亿。
尽管300亿美元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3
上面两段文字,一段写学业上有追求的初中生,另一段,是关于两个有野心的商业大佬。
我写他们,并不是说学习成绩或者挣钱多少就是人生的全部,而是想告诉你,那些高成就的人,都对自己有多高的期望。
为什么我没谈别的因素,单说期望这一点?
因为单是这一点,就可以为你带来,获得高成就所需要的其他所有品质。
“自我期望高”,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推倒它,其它一切的发生,会变得自然而然。
如果你对自己有一个极高的期望:
3.1.你会更能忍耐
我之前在华为的海外市场呆过,干了没几年就回国了,海外不光工作辛苦,业余生活也极为单调、重复,让人实在忍受不了多久。
另外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同事,在我回国后的第三年,就坐上了当地国家代表的位置,工资奖金股票分红加一块,是我收入的好几倍。
后来他回国,有次聊天跟我们说:当年派驻下去,他就立志有一天要当上国家代表,所以再苦再累,也根本没去想什么时候回国的事……只不过,没想到升得这么快。
我一边听,一边惭愧的想:我那会儿的期望,就是多混点出国补助,多拿几万块奖金……
3.2.你会更懂取舍,经得起诱惑
每到年末年初,我的公众号后台,常常有读者问这个问题:要不要拿了年终奖再走?
我的回答是一个标准答案:
拿了年终奖再走吧,会比较好。
因为我知道,这是他们想听到的答案。
其实,我还有另一个回答:
如果你有一个好得多的offer,或者一个极好的创业机会,再或者,有一个完美的游学计划,那就别等了!总之一句话,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真的够高够好,那么跟这些相比,年终奖真的不算什么!
但我从来不说。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在这件事上纠结,更不会来问我。
一个对自己期望越高,就越懂得取舍,越经得起诱惑。
3.3.你会更能承受挫败
这一点,我想不必再多举例了。
NBA有一句话:永远不要低估了一颗冠军的心。
无数次挫败之后,如果你依然可以拾起碎裂的尊严,裹上带血的纱布,召集队友重新上场挑战。
只有一个原因:
你胸膛里跳动的,是一颗自我期望是冠军的心,那是永远不会熄灭的引擎。
4
我也相信,即使看到这里,还会有人提出另一个质疑的问题:自我期望高,朝着目标努力,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吧?
说得很对。而且我要告诉你,成功本来就是一件小概率的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但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是,这个世界实在是公平得令人发指。
上面这张照片,是互联网界著名的“东兴局”,腾讯、京东、美团、小米、滴滴……的掌门人和母校名字都在上面,有人说,你看,大佬们都出自名校,名校的作用真的很大。
名校对人的影响真的那么大吗?还真有人专门研究过。
万维钢在《精英日课》里提到过一本书,名字叫《成功公式:成败背后的科学》,作者是美国东北大学和波士顿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的巴拉巴西教授。
答案居然是:没影响。
书中通过大量的统计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足够高,已经达到了哈佛的要求,只是因为课外活动成绩不行,而没被哈佛录取,平均而言,他毕业10年之后的收入水平,和同样入学成绩的哈佛毕业生,是一样的!
你是不是觉得很意外?!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孩子不但学习足够好,而且必须是申请过哈佛,只是哈佛没录取而已。
万维钢是这样解释的:
敢申请,说明他认为自己属于名校。但是如果根本就没申请,那就是野心不够大。
野心要大,就是你的自我期望要高,而且,要持续不断的高。
现在再来看上面那张照片,我宁肯相信:
这些人并不是因为读了名校才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优秀,所以才被名校录取,即使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上名校,也一样可以取得卓越的成绩。
因为他们的自我期望,从来都很高很高。
既然他们可以,那么你也可以。怎么,连想都不敢想?
只要你实力已够,即使没有考上哈佛,保持对自己“哈佛级别”的期望值,你上别的大学,也一样可以拿到“哈佛级别”的收入。
即使你没有得到心心念念的成就,只要你不断变强,期望足够高,你在别的领域,也一样可以到达符合你高期望的位置。
不光如此。
5
甚至,我还有一个发现: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足够高,那么他很可能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取得极高的成就。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像去年底那个新闻,“微信之父”张小龙,在高尔夫球“欧巡赛-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中,赢得了职业-业余配对赛冠军。
我不觉得在中国,只有张小龙有这样多的时间、精力、当然还有金钱,可以花在高尔夫球上。
我也不认为,就因为他是“微信之父”,所以会多出打高尔夫球的天赋。
只有一个解释:他对自己高尔夫球水平的期望,和对自己的产品“微信”的期望,是一样高的。
再比如韩寒,花光那本《三重门》的所有版税去“玩赛车”,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不过是不务正业时,2009年,他拿下国内拉力赛和场地赛的双料年度总冠军,成为国内赛车界同一年拿下这两项冠军的第一人。
这是国内赛车界公认的,统治级别的成绩。
我想,他对自己赛车的期望,和对自己做所有事的期望,一定都是“韩寒”级别的吧。
写到这里,这篇文章该结束了,最后,我特别想请你认真问一问自己:
我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
我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答案,来自真正的内心深处吗?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授权,谢谢合作!】
有用
2019-05-08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