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老婆彩礼1w,弟媳20w,老婆心态崩了”:一个彩礼纠纷,扯开无数职场人的遮羞布

文/MBA智库·姜榆木

最近,在知乎刷到这么一条热门问题:

“和老婆结婚时,老婆只要了1万彩礼,现在弟媳要20万,父母答应了,老婆心态崩了,我该怎么办?”

出人意料的是,被这出家庭闹剧吸引而来的,却有许多职人士。

看到“媳妇彩礼1万,弟媳彩礼20万”等描述,都不约而同想到职场中的“工资倒挂”。

各种出谋划策,也开始循着职场那套思路:

彩礼倒挂,可以像老员工一样巩固话语权。

员工工资被倒挂,就懒得多做事。你家彩礼不如弟弟多,就让他们多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

类似回答,听着似是调侃,却多少反映了当下职人的无奈。

一直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身处职场,则更是如此。

人们往往能接受和身边同事拿着一样绵薄的薪水,却很难容忍一位手握高薪的外来者打破平衡。

而当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任何与“倒挂”有关的字眼,都足以触动职场人敏感的神经。

01、彩礼倒挂是人情混杂,工资倒挂利益至上

彩礼倒挂可能牵涉许多情感因素,比如父母偏心、夫妻感情、兄弟关系。

相比于此,工资倒挂则更为纯粹,只是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产

格局小的老板,拼命压榨老员工的薪水,流入自己腰包。

不过稍有些管理头脑的企业,都明白这种逐利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在用人方面还是舍得花钱的。

可为何即使如此,仍会有普遍的倒挂现象,甚至像美团腾讯这种龙头企业都无从避免?

说到底,这是企业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一家企业再有良心,也得按员工创造的价值来发工资

当员工做出更多业绩,企业论功行赏,把业绩的增长体现在员工涨薪上。

可如果外部市场发展更快,平均价值产出更高,这时企业若想跟上市发展的脚步,就必须以市场定价工资水平来招募人才

如此一来,工资倒挂的情况便出现了。

出现这种情况,家底薄的公司自然是力有不逮,但一些大公司有时也会刻意为之。

因为大企业虽然容错率高,相应的试错成本也更高。

毕竟体量摆在那边,一些新颖却不成熟的技术若应用不慎,很容易引起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坏。

为此,他们会适当控制自己的发展进度,在一项技术成熟之前,让其他公司分摊掉试错成本。

等到逐渐形成市场趋势,再去招募现成的人才,哪怕薪酬倒挂,比起自己搭建体系、培养人才的成本,也几乎可忽略不计。

所以你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工资倒挂的本质就是环境追求利益最大化。

《原则》里有句话:“环境不为取悦你而存在,你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得失,与环境的得失同步。”

身处职场,终究不能像处理家庭闹剧那样,局限于三两人之间的纠纷。

彩礼被倒挂,以后赡养老人的活少干点,就算扯平了。

工资被倒挂,只有思考如何拥抱整体环境的价值趋势,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02、保留自我溢价权,警惕“去能力化”

前段时间,遇到一位朋友,满脸怨气。

他参加工作已第5个年头,一直勤勤恳恳。

公司刚招一批新员工,指派他做带教。

有天他在食堂,刚好他徒弟坐在侧前方,和他们同期进来的新员工边吃边聊。

偶然间,朋友听到这届新人的起薪居然比自己现在到手的还要高。

他立刻就气不顺了,下午徒弟来找他请教问题时,他啥也不教,还话里有话地说:

“你自己学好了,我可教不起你!”

我随口问:“那这个新人没人教,后来怎么了?”

朋友脸色一下变得尴尬起来。

其实,他作为带教,不过是指导一些流程方面的工作,让新员工早点上手。

他的徒弟在他这里没问着,自己查查资料,拿出来的东西跟老员工相差无几。

不仅如此,相较于传统工科类专业出生的老员工,他这徒弟还懂编程,一些老员工没法胜任的岗位,反倒他能上去顶。

反观我这位朋友,说说有5年的工作经验,充其量是工作1年的经验,重复用了5年。

遇到工资倒挂,心里虽然憋屈,但你若建议他跳槽去争取更高的工资,他也无非苦笑摇头。

倒也不能单纯说他不思进取。

事实上,任何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对员工“去能力化”的倾向,有意无意透支员工未来的选择。

就像我之前的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合资车企里做技术研发管理

听着很高大上,但剖开来讲,就是管一个小小的方向盘。

一辆车子,从动力系统到底盘,从车身到内饰,林林总总能分出几百上千个零件,然后每个人就分管其中一个到两个零件。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能随时找到顶替的人,可员工的发展却被极大压缩,进而失去工资溢价的资格。

而外边的世界日新月异,高校课程也是每年都在换,在这种情况下,刚毕业的学生往往还真比老员工更上道。

试想你若是老板,愿意用钱去留技能僵化的老员工,还是去招能力突出又朝气蓬勃的新员工?

因此身处职,比起工资倒挂,我们更该避免的,是能力倒挂。

03、明确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价值

如何避免能力倒挂?

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的价值。

B站UP主LKS曾采访乐游科技CEO许怡然。

后者有着极其耀眼的职业生涯,从来没有为工资倒挂发愁,甚至还创造过连续7年,工资翻60倍的记录。

其中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你的工资不是你老板决定的,而是竞争公司相同岗位的工资决定的。”

换言之,一个人最应该清楚的,不是公司发给自己的工资,而是市场对自己的报价。

刚毕业那会儿,我和别人合租

室友虽已工作两年,手机里的求职软件却一直没有卸载。

他一般通过求职软件关注3方面的事情:

1.自己公司在招聘同岗位的员工时,技能要求有哪些更新;

2.竞争公司的同岗位起薪是多少,和自己公司的要求有哪些不同;

3.同行业内薪资较高的岗位是什么,大体有哪些技能要求;

除此之外,他时不时会给一些感兴趣的岗位投递简历,有时收到面试通知,哪怕是请事假,也会跑去参加。

并不是说,他一入职就在谋划跳槽

有时别家公司给他Offer,他不一定去,但如果面试被拒,他会尽量和面试官或其他应聘者交流,搞清楚自己为何没被录用。

他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清楚自己的行业定位,明确能力提升的方向。

凡事有所准备,真正遇事之时,便永远拥有选择的权利

后来疫情来袭,我这室友跳到一家新势力造车企业工资不但没受疫情波及,反而还翻了一番。

MBA智库百科有个“沃尔森法则”,意思就是,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放之个人层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想要得到更高的价值回报,就必须跳出公司的局限,着眼市场的发展。

目标地提升自我能力,才可能真正跳出倒挂的怪圈。

△ 写在最后

孟晚舟曾说:“以前我们按资历定薪,现在我们按能力定薪。”

一位老员工,如果一直在贡献没有价值的苦劳。

那么,这样的苦劳积攒再多,也不会变成功劳。

没有功劳支撑的资历,又何以支撑更高的薪水?

有一份能力,创造一份价值,获取一份回报。

能力,放之任何行业,永远有其明码标价的资格。

瑞·达利欧曾说:

“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需要以足够快的速度不断改善,超越平凡,走向卓越。”

在环境不断变化的当下,与其祈祷自家公司的工资水平始终能赶上市平均,不如让自己能力进步的速度跑大盘。

写在最后:

“和老婆结婚时,老婆只要了1万彩礼,现在弟媳要20万,父母答应了,老婆心态崩了,你该怎么办?”

留言区,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9 +1
姜榆木

作者:姜榆木。榆木脑袋,亦有浪漫情怀。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