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托尼·罗宾斯
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性情,不是智商。
——沃伦·巴菲特
人们总是对变化非常警惕,又容易冲动,时常凭借情绪或“直觉”而不是事实来做出决策。
在理财中,危害最大的应该就是与投资者情绪相关的错误,这关系到我们最直接的投资决策,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冲动,预防此类错误的发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影响我们成为伟大投资者五大人类本能吧。
1、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我们最需要重视的敌人……我们的观点、判断,都源于经年累月选择性地关注那些自己已经认定为事实的信息。
——伊娜·卡特里内斯库
有一次,我在纽约和客户开了几场会,然后提出与当地团队的同事一起吃晚餐。他们强烈推荐一家当地的牛排馆。
我表示,自己来自堪萨斯城,牛排和烧烤对我来说可能有点儿吃腻了,其他吃什么都行。
他们坚持说,纽约有最好的牛排。我们争执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来到一家牛排馆。服务员推出了一辆展示着各种精切牛排的餐车。他一种一种地介绍,最终讲到了“纽约客牛排”。
服务员解释道,这款牛排最好,他强烈推荐。然后他骄傲地说:“这是今天早上刚刚从堪萨斯城送过来的!”当然,我听到了自己最想听的话:堪萨斯城有最好的牛排。
然而,我的同事竟然说,这番话正好证明了纽约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一直都是!
这就是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就是人们往往会寻求并重视肯定自己的预想或者观点的信息,忽视那些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双方主动寻求的信息将会进一步加深自己已有的观点,回避与自己相左的意见。所以,无论电视新闻、网络新闻还是政治评论员的评论,大家会在什么时候关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信息?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不断肯定自己已经认定的事情。
人类的大脑就是不善于接受那些与自己的认知(或者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认知)相冲突的东西,心理学家又称其为“认知失调”。
当新信息与自己所理解的事情保持一致时,新信息往往更容易被接受。但是,高智商的人往往会做截然相反的事情,他们会寻找相反的观点,质疑自己的立场,甚至不时改变自己的信念。成熟的投资者也应如此。
如果你对某一类投资产品很感兴趣,那么不妨拿出最大的力气质疑一下这种产品。
这类投资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
如果出现损失,那么会是什么原因?
其中的风险是什么?
强迫自己认识一类投资产品的潜在问题,相当于打开了自己认知的对立面,你可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信息,从而成为更好的投资者。
2、过度自信效应
这个世界的问题就在于聪明的人满怀疑惑而愚蠢的人自信满满。
——查理·布考斯基
他们在言谈之中展示出极高的自信,还用到了“确定性”“无风险”等词语,我立刻警惕起来。
出色的投资顾问知道,未知的事情数不胜数,在投资领域,几乎不存在所谓“确定性”和“无风险”。
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只有两种原因:
一种就是他们根本不理解市场,无知者无畏;
另一种可能就是他们理解市场,只是在粉饰其中的风险。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让我们对产品的兴趣顷刻消散。他们过度自信的表现足以让我方团队委婉拒绝合作。
过度自信是指在个人的判断中,主观自信对判断结果的影响超越了客观准确性,这种影响在个人信心高度膨胀的时候表现得尤其明显。
换言之,人们眼中的自己比真实的自己更优秀、更聪明。这不同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是比较合理的自信来源,但是过度自信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超越了其他所有人。
过度自信认知偏差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总是会将新的信息误读为自身才智的增长。
这在投资领域往往非常不利。搜索和收集的信息越多,投资者越想进行交易,交易越频繁,越容易导致不良的投资表现。
最终,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和压力,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成本。
3、锚定效应
锚定思维的影响在人类的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
——托德·马塞洛伊与基斯·唐德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与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了“锚定效应”,开启了人们认知的新世界,正是这一认知偏见影响了人类各种各样的决策过程。
心理学家用“锚定”的概念解释了大脑为什么会走捷径。简言之,人们往往会对大脑接收到的第一条信息产生过度依赖,这条信息就是“锚”。
当锚被抛出之后,所有的决定都会围绕其展开,理性思考的空间受到挤压。大脑在对某个答案不确定的时候,就会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根据最近接收的信息做出猜测。
在一次市场营销的实验中,测试员为一款食品罐头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广告,摆放在不同的货架上。
其中一个货架广告显示,每个罐头79美分,购买数量不限。另一个广告中,罐头的价格不变,但标明了“每人限购12罐”。而在第一种购买数量不设限的情况下,消费者平均购买了3.3罐。在设限的情况下,消费者平均购买了7罐。
后者即被数字12锚定了,他们可能为这个数字赋予了意义(比如:哇!这个价格应该很划算了,商家不希望我买那么多,否则他们就要亏本了!)
在投资中,“锚”往往就是买入股票时的价格。如果你以每股50美元买入,那当价格下跌到30美元时,你可能会坚持等待股价涨回50美元,又或者买入更多,因为你觉得它本身应该值50美元。
而如果它从每股50美元涨到70美元,你可能就会卖出,因为你觉得这属于估价过高,毕竟买入的时候才50美元。
在这类情况中,你的决策都受到了锚定效应的影响。意识到锚定效应之后,你可以避免过长时间持有表现不佳的股票,也可以避免过早卖出表现不错的股票,说不定还可以在逛超市的时候省钱。
4、控制力幻觉
人们喜欢一切尽在掌控中的感觉,至少是自己能够承担结果的感觉。
如果你坐在车上容易紧张,那么这种感觉对你来说一定不陌生。当自己开车时,你是不会怕的,毕竟方向盘就在自己手中,你会觉得自己掌握了主动权。
控制力幻觉就是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掌控能力,甚至想要为自己不可能左右的结果承担责任。
回想一下你上下班通勤或者最近常走的路线。人们可能会认为,只要计算好出发时间,规划好路线,就能准时到达目的地。
然而,道路限速、车流量、红绿灯、交通事故,甚至路上可能突然出现的大鹅、施工队伍等,都会影响出行时长,而这些因素无一在个人的掌控能力范围之中。
简单来说,有时候人确实可以对现实产生影响,但是影响与控制是两回事。
很多人在投资中也有类似表现。即便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更利于实现投资目标,投资者也对自己选择或者熟悉的产品难以放手。成熟的投资人都知道,投资组合的表现并不会受到个人行为的影响,市场才是关键。
5、消极偏见
在不断的重复中,思维对坏事的反应比对好事的反应更迅速、猛烈、持久。
——乔纳森·海特
人们在回顾过去的时候,消极经历比积极经历更生动鲜明,避免消极结果的有意识行为和潜意识行为也是如此。
人们会对负面事件做出强烈的反应,所以新闻媒体总是充斥着负面新闻。可能你会听说附近的街区又发生了抢劫,但是你不知道整体的犯罪率其实呈下降趋势。这很明显都是想要利用人们的消极偏见,引发更强烈的情绪。
消极偏见在投资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基于消极导向的视角,投资者会在市场回调或者熊市期间抛售。撤出市场能够让自己避免股价下跌的负面经历。
如果近期发生的事件还历历在目,人们就更容易受到消极偏见的影响,行为科学家称其为“具象性”。
比如,投资者经历了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熊市,或者经历了当前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熊市,消极偏见可能会让他们以后在面对轻微的市场波动时担心又一次危机即将到来,因恐慌而抛售。
和其他行为偏见相似,减轻消极偏见影响的方法是承认其存在,当自己出现消极偏见的趋势时,你可以及时觉察并遏制,避免对投资组合带来伤害。
作者:托尼·罗宾斯。是美国著名的演讲家和畅销书作者,他小时候家境贫穷,白手起家,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亿万富翁,同时也是世界级的潜能开发专家,曾为众多世界名人提供咨询服务,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戴安娜王妃、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等。出版畅销书《钱:七步创造终身收入》、《不可撼动的财务自由》等。本文选编自《路径:加速实现财务自由》,此书是他在疫情后的最新作品。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