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本科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的时代:被别人内卷,不如更聪明的勤奋!

文/MBA智库·西梅小姐

去年热搜上总挂着一个话题,叫做“内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211985学历成了简历初筛的硬性标准
清华北大毕业生开始扎堆报考街道办公务员
工人的口头禅变成了:宁愿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同事
……

“内卷”,甚至作为2021年流行词。

在这个「本科多如狗,研究生遍地走」的时代,年轻人的内心总是在内卷与躺平之间反复摇摆。

但毋庸置疑的是:“内卷”,真的是职中最令人反感的事情,但又是我们常常经历的遭遇。

我有一个同事小A,工作已经做完,也要努力向老板表演加班;贴发票要工整好看,一定要要拿着尺子打格对齐……

就这样,他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办公室内卷。

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努力干活,但“欣欣向荣”的场景背后,是内部恶性竞争带来大量内耗,繁琐精细的无用功在与日俱增。

聪明的打工人反感内卷,因为他们的“表演”带来了公司的无效内部竞争

明智的老板讨厌内卷,因为这些努力并没有带来实际效益

1、内卷和努力不是一回事

随着《令人心动的offer3》的开播,博士刘畅憔悴的熬夜片段登上热搜。

由于考核分数过低,要强的她开始了「职场内卷」:

背住所有病人信息
多次查房,彻夜加班,
上级布置一个任务,她就要完成三个;
……

按照惯性思维,在躺平文化流行的今天,这种职场同事应该会被网友吐槽,但她却是个例外:只要我随便打开社交软件搜索,都就会看见网友对她的夸赞。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差别?

朋友对我说:你把“内卷”这个妖魔化了!

努力和内卷,其实不是一个意思。

后者是无效奋斗惹人厌烦,必须拒绝;前者是有效工作能带来收益,应当支持!

“内卷”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农业内卷化》,特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假设有一个村子,村民依靠种地为生,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农民都必须很努力的勤恳耕作。

但耕地的数量有限,产量也有限,就算每天多耕地3个小时,亩产量也不会有太大提升。大家的劳动投入越高,回报越低。怎么多努力,反而更痛苦了呢?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并不是所有的投入都会收到相应的回报。

“假如重复进行某一种投入,其产出或收益会逐渐减少,甚至连原有的收益都收到损害。”

就像吃馒头一样,吃第一个的时候感觉很满足,吃第二个的时候满足减半,第三个再减半,吃到第十个的时候收获的可能就不是满足而是痛苦了

耕地让村民们越努力越痛苦,于是村支书说:这样下去可不能提高粮食产量!咱们不能一味的精耕细作,而是要开始到新的地段开荒种地,要去镇里找更高产量的种子,还要试试亩产量更高的粮食作呀,得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革新呀!

拒绝内部恶劣竞争,去除无用功,这是科学的去内卷化方法,我们称之为——有效努力。

2、人人应该学会分辨:有效努力和无效内卷

一个网友曾分享她办理会议的经历:拉着绳子把会标、茶杯、笔本横平竖直的对齐,拿着尺子摆椅子,距离精确到厘米,仅仅摆放东西就要加班到凌晨。

搭建这样一个高标准的开会环境耗费了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那么这种行为是否能提高开会效率呢?

一个干净整洁、设备齐全、条条有理的会议室当然会让参会者心情愉快,应当属于努力;但在这基础之上过度精细化,连杯子与杯子之间的距离都要精确到厘米,似乎又陷入了内卷的漩涡。

在这个故事里,内卷和努力的区别似乎不是那么明显,那我们要如何界定“努力”和“内卷”呢?

知乎答主@二当家的李多余总结了有效和无效行为的区别:

「有效行为」是有成长性的,有积累价值的,是每做一次都会为下一次提供反馈和优化机会的;

而「无效行为」,你说得再好听,重复一万次,花再多时间,也不会变得有效,只会让你原地踏步,怀疑人生。

微博热议有一个大学生交作业的例子。

这个相互“攀比”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不加思考地盲目努力,很可能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进而跳进内卷的大坑,表面上显示出很努力的样子,实则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掌控能力

用有效努力和无效努力的方法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

定义就是重复性工作,真的有积累价值么?

同学多写了所以我也要多写,这种学习方法会收到外界的反馈么?

用彩色笔画表格、不用修正带,能积累什么经验?

随波逐流是本能,自主思考是本事。

可惜我们很多人,恰恰缺的就是自主思考的习惯。

反观浙大博士刘畅的做法:

仔细了解每一个患者的病情,能更好的应对紧急情况——有积累价值

加班查找对症的医疗方法,能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提供反馈和优化挖掘;

医疗研究背后的意义,有成长性的能辅助当下做出正确的医疗决策——有成长性。

演讲家力克胡哲说,今天你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就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明天。

如果昨天的你还找借口随波逐流,那么从今天开始,你要重点关注那些有成长性、可积累或者能反馈优化的事情,这大概率是打工人逃离无尽内卷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女博士刘畅?因为她每一次付出都有意义,每一分钟的加班都不白费,因为她在做有效努力。

我们喜欢她、羡慕她,归根结底是因为她活成了是我们内心想成为的那个样子。

3、真正的王者不卷别人,只卷自己

努力有技巧么?

有的。

当一个人保持专注态,努力会事半功倍。

①专注目标

瑞典国家级摄影师GeertWeggen专注拍摄红松鼠,一拍就是坚持六年,因松鼠照片火遍世界,已经出版八本画册;

无穷小亮专注研究和科普昆虫生知识二十多年,如今粉丝超过三千万;

敦煌研究院樊锦诗老师一生专注研究敦煌文化,被国家主席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我们自认为需要努力的事情很多,但真正值得努力的事情很少。

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目标,注定是一事无成。

而成功的秘诀在于:不被杂事分心,永远朝着最重要的目标前进。

②专注自身

朋友想考国外名校研究生,但她只有专科毕业,学历太低,被周围亲戚朋友否定和质疑。她对我说:别人怎么说不重要。

而后淡然地把外界的质疑声抛之脑后,在业余时间自学、备考,几年如一日地专注自己的方向。

如今她不仅自考本科成功,还完成了自己的梦想——顺利拿下两个国外名校研究生学历,在专注中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外界嘈杂的声音很多很吵,有他人的质疑、有嘲讽、有谩骂、有炫耀、有嫉妒……

但那与我们无关。

不听,不看,不想。

一旦确定了方向,就过滤掉那些噪音。

多想一想:我们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专注做好自己的事。

终此一生,他人皆过客,最值得我们专注的人,只有自己。

③专注当下

曾国藩:“顺应,既过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

意思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要顺应和面对,过去、未来的事情无穷无尽,不要留恋也不用忧虑,不必被杂念所迷惑,只需全身心专注于当下的一刻。

专注当下意味着珍惜时间、勇敢面对一切困难。

有人问:年轻人如何才能最快的得到成长?

格力总裁董明珠回答:不能逃避,要解决问题,要对不良的行为进行较量,要去和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作斗争。如果一个人在斗争当中,他成长的会很快。

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去专注解决当下的问题而选择做个鸵鸟,就没办法成长,永远原地踏步;当同样的问题卷土重来的时候,TA仍然会一败涂地。

选定目标就一步步执着前行,专注自身过滤掉外界干扰,真诚勇敢地面对眼前的困难,才是一个人自由的开始。

这是对职态度,也是对人生的态度。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西梅小姐,情感细腻的90后职场人,希望给你分享平凡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35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