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大
最近,教育部发布了一条消息:2022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将首破千万。
这个消息,就像是给疫情里焦虑的职场人们做了个通告:再加把劲呀,马上就能撑到只会更难的下一年了。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兢兢业业做好了本职工作,却发现根本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希望,甚至还成为了裁员浪潮的炮灰。
对此,有个十分残酷的职场潜规则不得不提:如果你的能力赶不上工作年限的增长,那么你就是在贬值的。
要想逃离贬值,必然需要有东西赋值,仅靠本职工作一个维度显然不够。
作家李笑来就曾提到:人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不只是一个点,而是由多个汇成的网。
这张网,就是我们的多维竞争力。
1、学历决定起点,多维竞争力决定上限
是否曾听过这么一句话:“大学毕业的都在给小学毕业的打工。”
这句话虽然很不严谨,听着也十分气人,但又确实反映了一部分现实:除了应试能力,像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这些我们可能真比不过学历比自己低的老板。
在学生时代,我们将绝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分数上。
最终,在与自我意志的斗争中,更懂得将学习之外的东西排开的人获得了短暂胜利,如愿以偿进入到了更大的平台。
进入职场,许多人依旧保持着这种学生思维,觉得本职工作就是全部,这本身当然没错。
但若想要脱颖而出,让自己具有不可替性,就还需要多出一维甚至多维的能力。
在他做数字营销时,团队里就有一个专业能力并不出众,但又很懂得写金句的男生:
“上帝创造世界用了7天,而你只需4.8秒。” “所有的灯都会熄灭,只有你的车一直等你回家。”
就因为他这一手绝活,他们的营销稿总是很受客户喜欢,经常都是一遍就过。
所以,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并不需要我们像新闻里那些斜杠青年一样,精通十八班武艺。
而只要多出一样能服务于本职工作,又能为你的职业附上前缀的技能。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项技能将在极大程度上左右我们的晋升之路,甚至是在团队的来去存留。
2、顶极不如多维:多一维,你就干掉了大多数人
“要做就做到最好”。
我们似乎从小就有着这样的思维定势。
这其实与我们的记忆习惯有关:我们一般只会给一个类型的事物留有4个左右的记忆容量。
所以,我们总是只记得每个领域做到最好的那几个品牌,只记得奥运会拿过冠军的那几个人。
这样看来,似乎只有做到最好才能尽量抢占人们的记忆空间,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诚然,最好确实很好,但绝不是性价比最高的。
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就可以解释:
但如果你还有拥有两项二十人里就有一人有的能力,那么算式就会变成:20万*5%*5%=500。
也就是说在全广州,就仅剩500人与你拥有同样的竞争力了。
不难发现,每多一维能力,我们的竞争力都将在原基础上做一次乘法而不是加法。
再加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多入门两个领域显然要比将一个领域深耕到万里挑一的程度简单的多。
通常在一个领域里,从0分做到60分需要一月;从60做到90分要一年;从90分做到99分则可能一辈子;想再往上走就要看有没有那禀赋了。。
相比之下,多维发展显然就成了一项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靠着多维度的竞争力突破重围呢?
接下来就着重讲讲。
3、三种思维,让你的多维竞争力拉满
“在家学3d建模月入上万。”
“学会视频剪辑,自己做一个短视频帐号。”
如今,市场上的副业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了,一个一个分析利弊永远也无法穷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如从更底层的思维盘算起。
1.价值思维
首先,大家可以想想“价值”取绝于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是稀有程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概括,但其实还不够精确。
实际上,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量。
简单粗暴的说,有多少人需要你,他们愿意在你身上花多少钱,你就有多少价值。
吉尼斯纪录榜单上那些人的能力都够稀有吧?但他们显然不一定都“值钱”。
比如,如果有人能在100秒内在不同位置连续投中100个三分球,那他绝对会成为NBA的顶薪球员。
但如果有人能将球抛到世界第一高,那么他就只能将球抛到世界第一高。
所以,倘若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有更高额的回报,让自己做的事更有价值,我们就需要从当下环境对某样东西的需求量入手,进而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比如最近在上海疫情下的刘畊宏,就因为能成为许多居家隔离的人从沙发上跳起来运动的开关,在职业生涯的瓶颈期又突然爆红了一把。
还有近几年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教人做副业的广告,它们能在饱受诟病的同时经久不衰,甚至呈增长趋势,也正是因为“副业”真真切切成为了许多人的需求。
当有了价值思维,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寻找风口,彼时的大风,也必然能给自己的竞争力上叠加上动能。
2.关联思维
价值思维能提醒我们着眼环境需求做选择,那么关联思维,则是能使我们快人一步找到需求的利器。
简单地说,关联思维就是将两个类似、或者看似毫不相干的事进行链接的理念。
就像前面刘畊宏的例子,就是健身需求、疫情宅家、直播浪潮三种元素进行链接的产物。
虽然有马后炮的成分,但现在站在上帝视角看来,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很难想到的事。
而这,也正是关联思维的魔力:很多事情其实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联系。
但在“发现螃蟹能吃”之前,每个人都很少会从往常的经验里跳出来,尝试将两件不同的事进行关联。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近几年成为生活必需品的“二维码”,其实已经出现了快三十年了。
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人将它往便民的方向联系罢了。
所以,当我们在遇到一个新任务时,先别急着埋头苦干。
因为我们引以为豪的“专注思考”会让我们很快落入已有的思维模式里。
可以先试着用发散思维思考一下:是否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形;他们之间是存在怎样的联系;这些联系里有什么是我可以利用的?
这个由认知思维专家爱德华·波诺提出的思考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我们的创造力。
很多事单独看似乎还没什么价值,但将它们进行有机关联后,也许又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3.苍蝇-蜜蜂思维
如果你已经有了想发展的方向,但就是迟迟无法下手,深怕耗费掉不必要的成本。 秉着关联的理念,我们不妨来看看烦人的苍蝇是怎么做的。
在一个试验里,研究者将两只苍蝇与蜜蜂放在的一个身处黑暗的敞口玻璃瓶里。
随后用一束光直射瓶身,并观察它们的行为。
结果令人惊讶,所有的蜜蜂都一根筋的往有光的瓶底飞去,它们企图飞进光源,无数次碰壁之后,都气尽衰竭而亡。而向着黑暗奔跑的苍蝇,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面光、背光,最后一只只都通过细长的瓶颈逃出生天。
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时,我们常会为了追求完美尝试找寻“光源”。
但比较现实的是,刚入门的我们几乎不可能一次就找到面向出口的光。
如果总想着追求完美,那就会一直在准备的路上而不敢开始和试错。
可以确定的是,任何领域的尝试,都需要鲁莽试错才能最终成事。
罗辑思维的脱不花就曾说过:
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会让你后悔。而去做,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与其反复犹豫,倒不如与苍蝇一样,先带着试错的心态“莽撞”几次,毕竟谁会知道下一次撞击是不是面向出口的呢?
△ 写在最后
生活中,只有少部分人愿意从已有的体系里跳出来,向外拓展能力与认知上的边界。
这也是刘润老师讲的:“当环境改变,问题出现时,我们要不依赖原来单一的“核”,重新回到混沌状态,发展更多的能力。”
试着莽撞一次,向从未涉猎的领域踏上那么一步。
等回过头你也许就会发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1+1可以远大于2。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曾大,一个沉迷于深度思考,对文字有那么些敏感的个人成长者。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莽撞不是乱撞~^_^
2022-05-09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