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 本文摘编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书籍
《攀登者: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郑义林 著
一、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经营者若常心怀大志,竭力而为当为之事,则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都必有解决之路。经营成功之要谛,在于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松下幸之助
1982年4月,在一次分享会上,松下幸之助说:“时至今日,我已将近90岁,见到过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中有很多人生意做到一半就另起炉灶,改行做其他,甚至一两年就换一个行业。这样的人也有成功者,但多数都失败了。就个人的观察,轻易改变初衷者,最终失败的居多。”
松下幸之助60多年的经营总结,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从头到尾专注做好一件事,看似困难,但它的效率却是最高的。
经常有人对松下幸之助说:“松下先生您的事业真的是无比顺利,松下电器取得了巨大成就啊。”
每次听到这样的赞美,松下幸之助总是会陷入沉思,久久不出声,他的心里喜忧参半。
松下幸之助说:“真实情况是问题到处都是,这就是经营的真相,也是人生的真相。”
企业的问题伴随着企业而生,只要企业还在,问题和困难就不会消失。当我们谈到企业的经营者时,无论在哪,他一定都是最为操心的人。企业经营者不能没有忧患意识。
随着松下电器的发展壮大,松下幸之助先后辞去了总经理和董事长职务,后来只担任企业顾问。但因为松下幸之助是企业的创始人,所以他也是任期为“终身的”经营者。
松下幸之助说:“放心不下就是我的命运,也是我作为创业者的宿命。如此想来,我的忧患意识已成为我生存的价值。若是我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可忧患之事,一切无比顺利和放心,那我的生存价值也就没有了。”
虽然担忧的事情很多,但换个思路来看,正是因为有了忧患意识,经营者才有了生存的价值。
任正非是中国企业界中极其具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一位企业家。在1992年,华为营收额突破1亿元,这时候华为内部开了一次员工大会,当时任正非讲了一句话:“很庆幸,我们终于活了下来。”或许这句话的深义只有经历了那个时代创业艰辛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这背后蕴藏着多少酸甜苦辣。
1998年,世界遭遇互联网的寒冬,那时任正非写了一篇文章叫《华为的冬天》。在这篇文章里面说到,这10年以来,任正非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所取得的成功视而不见。我们不难看到任正非骨子里那种危机和忧患意识是多么强烈。
当华为已然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巨头时,我们却看不到任正非有一丝丝骄傲的影子,他经常在内部提道:“华为已经进入了一个无人区,前面有可能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就会跌进去,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中国的古老哲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应该成为每一位经营者时刻铭记的格言。人有忧患意识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也即所谓的“生于忧患”。假如一切都顺风顺水,人生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所以,人生的价值必须靠自己创造。
二、发自内心的信念与热忱
“经营者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脚走路,方能赢得他人的共鸣,凝聚一切智慧与力量,收获优良成果。”
——松下幸之助
诸事以热忱为本。有了热忱,你就连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不停地想着事情。松下电器创立之初,近百个产品几乎都是松下幸之助琢磨制造出来的。
松下幸之助回忆说,那时吃饭、睡觉、走路,都在想着产品的事,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要在枕头边放上铅笔和纸,如果想起了什么就赶紧记下来。
松下幸之助说:“那时候,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脑子里24小时都在想着工作。然后,我惊奇地发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各样新的想法与创意。”
热忱之心源于改变现状的使命感。那些认为现状一切很好的人,是不会生发热忱之心和使命感的。如果精神上没有必须改变现状的紧迫感,就产生不了热忱之心和使命感。
松下幸之助说:“我始终相信,一件事是否正确或这件事的真正价值,如果整个社会都搞不明白的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信念来行事,如果你认为这是必须做的事情就坚持做下去,终有一天会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如果你有“如果不做,明日必定死掉”的心态来驱使自己,在事业上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人只有把自己逼到进退维谷时,才能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一旦大家陷入绝境,需要团结一致去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所能达到的那种力量是能撼动天地的。
当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管制名单,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步入世界科技舞台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都倒逼中国各大企业突破技术封锁,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
从华为的“遭遇”得出的启示是:中国不可能买来“现代化”,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必须依靠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计算机产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为了节省研发成本和投入,中国的第一批计算机企业大都选择进口国外芯片来做核心芯片,而非自主研发,这就造成了后期中国的芯片技术受限于国外的局面。
美国的禁令让华为“极限生存的假设成为现实”,这预示着华为对此已做过未雨绸缪的准备,经历了漫长10年打造的华为海思半导体,将继续为华为提供芯片支持。
华为海思前身为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2004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找到现在的海思总裁何庭波,让其研发芯片,以减少对美国芯片的依赖。
这准备一做就是10余年,过程中经历了无数外界的质疑和非议,但何庭波仍旧坚持研发,任正非也一直支持着她,为其提供研发资金,到了2013年,华为海思才终于实现盈利,其自主研发的手机麒麟芯片甚至能够赶上行业龙头高通的产品。
华为之所以有底气面对大国的芯片断供,正式走向科技自立之路,很大程度是因为华为海思这10余年来,忍受着孤独和艰辛,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研发。
当然,中国企业芯片自主研发之路还很长很长,目前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终归会迎来中国企业自主自立的时代。
当美国以一个国家之力来冲击华为的时候,任正非说的一段话令人非常感慨,他说他觉得美国的这个压力和冲击,反而令他比较高兴。
原来他担心华为19万员工已经懈怠,正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时,美国高度施压华为,这19万员工开始同仇敌忾,组织的战斗力全部显现出来了。
三、研修万物,尊视万物
“所见所闻皆学问,将一切的体验都当作研修而发奋,方有真正进步。留心观察,万物皆可为我师。”
——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曾向青年员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风吹过,松树会动,松树因何而动?”
有员工回答说:“因风而动,风的作用。”
又有员工回答说:“不仅限于风,如果有某种力的作用,树就会动。”
再有员工回答说:“为了风,树在动。”
转眼间,同一问题出现了三种不同答案,视角不同,认知也不同。
用心观察,而后寻问。这将会出现多个不同答案,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认知。
在松下政经塾,每位学员被要求每天要开展30分钟的“大扫除”,这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有的人仅仅流于形式,以应付的心态去做,而有的人则满怀热情,全身心投入地把它做好。
松下幸之助说:“这项清扫工作看似简单乏味,却可以看出每位学员的修为和潜质。只要你全身心投入,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即使在做扫除的过程,也能领悟出伟大的经营真谛。”
只要我们认真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甚至还会收获新的发现。即使是扫地这样看似不能再简单的事,也是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在清扫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还有很多种更省时省力的清扫方法。
而如果只是抱着差不多就行的敷衍态度去做,那你只能是单纯的扫地工。如此寻常的工作,拉开10年、20年的时间,人与人之间就能拉开相当大的差距。这就是“扫除”的哲学或称为“扫除”的智慧。
无论你的业绩有多好,事业发展多么顺利,归根到底,只有认认真真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才能取得成功。企业最终是由人来推动向前发展的,因此每一位员工的基本素养对企业都极为重要。
松下幸之助9岁去火盆店做学徒,受到严格的训练。早晨很早就起床,洗完脸就去清扫左邻右舍的过道,但由于扫地的方法不当,经常受到批评。于是他就去向这方面做得好的人请教如何鞠躬、如何与人打招呼等礼仪规范。
“他们教导我,见面要说‘你好,天气不错啊’等许多说话、做事的基本礼仪规范,还要求我在最后一定要行鞠躬礼后才能离开。”松下幸之助回忆说。
这些事情看似与业绩无关,但它却是做人的基本素养,从育人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做企业经营,需要从那些极其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说办公室的布置、清洁问题,员工的基本素养、礼仪和待客之道,这些事情做好了,企业必然会取得进步。
成为经营者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其实越是简单的事情越难办好。一事成则万事成,把基本的事情做好就对了。
四、先知先觉,敢为天下先
“经营者,不因循守旧,不断开拓创新的态势里,要有成为行业引领者的理想和追求。唯有时代的先驱者,方能打开新的历史之门。”
——松下幸之助
今天的商业世界,市场竞争十分残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很辉煌的企业一夜之间崩塌。
松下幸之助认为在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最重要的要诀是“快”,比别人慢一步,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企业前进要比别人快,撤退也要比别人快,新产品的推出要快,旧产品的更迭也要快,对竞争对手的了解要快,作出的反应也要快,要抢占市场先机,方能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松下电器有过惨败的教训。松下电器曾投入巨资改良出非常省电的真空管式收音机,刚推出市场就大受欢迎,当时公司上下都非常乐观,但好景不长,一年半时间不到,有竞争对手研发出的晶体管收音机面市了,这款产品比松下电器的更省电,价格更低,外观也更精巧。
结局是松下电器的真空管收音机惨败,松下电器对于产品改良的巨额投入和生产设备全部泡汤,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松下幸之助总结说,“当同行业推出什么新产品时,我们就要在同一时间推出更新的产品,否则就会成为失败者”。
快人一步是保持自身竞争力的一大要点,但如何提升竞争力,还是要靠更为先进的技术。
松下幸之助非常重视在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很早就成立了松下电器技术研发部,明确宗旨:为松下电器持续研发新产品和新机器设备,通过持续不断技术提升,改良公司产品,确保新产品的推出能快人一步。
“二战”结束后,松下电器“重新开业”。松下幸之助更清醒地认识到,要以谦虚的态度多向欧美国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于是,他走出日本,到技术更发达的欧美国家参观考察。
松下幸之助主要考察的是美国,后来再从美国转向欧洲,这些国家的大企业技术之精良、设备之先进,让松下幸之助感到无地自容,他突然感觉自己以前是个拙劣的模仿者,落后到自己都不知道。
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一家工厂的设备更新速度。第一次考察的时候,这家工厂的干电池生产设备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然而过了不到半年,当松下幸之助再次考察这家工厂时,那台设备已经成为这家工厂最老式的机器了。
之后,松下幸之助考察了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这次考察也最终决定了松下电器与飞利浦的合作。飞利浦最吸引松下幸之助的地方,是它拥有庞大而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飞利浦设有研究院,共有人员3000人,而且大多数是优秀的高级人才,其中还有获过诺贝尔奖的,研究院已有多年的历史,每年经费达上亿美元。
这次考察的结果让松下幸之助很不安,他回到日本后,暗暗下定决心:要想保持行业巨头的地位,要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就必须要有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松下电器要么引进技术,要么合作。
后来,松下电器与飞利浦实现合作,当然,合作过程也有小插曲。飞利浦的技术援助费是销售额的7%,远高于美国公司的3%,而且条件还很苛刻,这让松下幸之助很难接受。
但综合比对后,松下幸之助认为与飞利浦的合作更合适,也更匹配。
这时,松下幸之助展现出超高的谈判智慧,他对飞利浦公司说:“如果与我签约,你们将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将是此前与你们签约的任何一家公司所无法比拟的。松下电器的经营指导是有价值的,有鉴于此,我提议松下电器提3%的经营指导费,飞利浦收4.5%的技术援助费,怎么样?”
提案一出,飞利浦的人大吃一惊,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经营指导费。然而,在松下幸之助的细致解说及智慧的说服下,飞利浦最终接受了方案。双方共同成立松下电子工业公司,并取得了经营合作上的巨大成功。
在松下电器的发展历程中,引进技术及合作经营大大提升了松下电器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但松下幸之助始终认为自主研发十分重要。他对部下说:“如果没有自主研发,只想依赖别人的技术,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做行业先驱。”
正是因为松下幸之助如此重视技术的引进和自身的实际研究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松下电器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为日后松下电器成为国际性的电器巨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经营者应该做到先知先觉,立志成为行业最先的倡导者,这一志向将会开辟新的道路。
2018年,松下电器创立100周年,松下电器中国公司在官网上写着:“百年历程,松下守诺前行;时代更迭,我们不忘初心;下一个百年,我们继续开拓创新,以‘更新生活’为发展愿景,谱写新华章。”
在世界商业史上,能活过百年的企业并不多,那些活过百年且保持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百年前,松下幸之助创办松下电器的时候,将创新基因融入企业文化当中,使其年过百岁,今天看来它依然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五、不受情绪羁绊,常怀感恩之心
“人才济济确是企业之幸,但不和则不能取得成果。唯有常怀感恩之心,相互协作与信赖,方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松下幸之助
丹麦作家吉勒鲁普说:“我敢做……我是自己的主人。”
人的心可以做到伸缩自如,它既可以使你对曾经愤恨的事情生出感恩之心,也可以令你对现阶段美好的状态生出抱怨等各种负面情绪。因此,如何管控自己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身为领导者如果不能驾驭自己,就更别谈领导他人。
有人曾问松下幸之助:“从您小学辍学,离开和歌山县那时起的故事,我们一直都在聆听,但是,在漫长的人生当中,您觉得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松下幸之助答:“我在当学徒时第一次拿到工资的时候。”
又有人问松下幸之助:“您有觉得特别悲伤的事情吗?”
松下幸之助答:“那倒没有,不大觉得。不过,我也是普通人,所以别人普遍感到悲伤的事情,我也会感到悲伤的。但即便很悲伤,我也不会使自己深陷其中。如果受其羁绊,在悲伤或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那就是浪费生命。”
松下先生想告诉我们的是,悲伤或遗憾的事情谁都会遇见,但不应执着于此。我们如果受其羁绊,则是对生命的浪费。
相比于请别人来观察,不如自己来观察自己。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由自己来发现,学会审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方法可以试着审视自己:假想你本人从身体内走到外面来,而从身体内走出来的你,观察现实存在的你。
通过这样换位观察,你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这时你会感叹:“我知道我自己的缺点了,原来我是这样的人。”“我要赶紧回去把自己这个坏毛病改掉。”
这和从外面看自己建造的房子,改造那些不完善的地方是一样的道理。房子建好了,要走到外面去看看,如果发现这个屋檐太低了,就会把屋檐再往上提一提。即使是自己建的房子,如果不走到外面去看也看不出问题。
实际上,人是不能从身体内走到身体外面来的,所以,很难做到仔细观察自己。每个人都能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也只是很有限的程度。审视自己的另一方法是不断地自问自答。
中国古话“以和为贵”,没有“和”就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在企业经营当中,“和”是团队协作,是共生关系。
如何协作?
首先要彼此真心诚意相互服务,要有服务之心。因为这一心境是连接彼此之间的纽带,心在一起了,产生的力量往往超出你的想象。
接着,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身为领导者,在对待部下、后辈和学生们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育,还不要忘记,作为普通的个人与他们交往、交流和相互学习。
松下幸之助从不认为松下电器的成功是他自身的能力与努力造就的。他有句口头禅:“今天,公司能取得成功,并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是因为我的身边聚集了许多好人。”
“人们常对我说,松下先生,您取得了成功,真了不起。我也经常被问起成功的原因,但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功。我遇到了好的部下和支持我的客户,上天也对我厚爱有加。今天我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全仰仗我的部下、客户和社会。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这一切都值得感谢。”
松下幸之助所缔造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感恩的文化,是一种团结协作的文化。1978年,松下电器创业60周年,1万多名松下电器的干部员工出席纪念大会。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进行。
最后,由松下幸之助发表讲话,那次讲话的时间并不长,但所有列席的干部们都感动到热泪盈眶。松下幸之助是这样结束发言的:
“60岁称为花甲之年,人到了这个年龄,就回到原点,从头开始。在60年前由3个人开创的公司发展到今天,公司也将回归起点,10万人开始重新启程。下一个60年到来时,我已与世长辞,你们可能也不在人世了,但公司一定会发展得更为壮大,超出我们的想象。从这个角度而言,我想向在这60年间无限付出的各位同仁表达由衷的谢意。”
会场瞬时变得有些异样,到会者全体起立,有的人兴奋得满面通红,有的人任由眼泪流淌,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有人称松下幸之助为“最会经营人心的创业者”,我并不这么认为。松下先生所有的感恩行为,是他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一生认为自己是凡人,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得益于员工、客户和社会的支持。
因而,在松下幸之助一生的经营当中,最大的理想是探索如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让社会繁荣。正所谓“心存感谢、知恩图报”的经营理想。
有一个大的目标,坚持下去的最后都获得了成功,中途放弃的,往往留下遗憾
2023-02-06 15:40 ·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