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2023年最后3天,一大波人被确诊为“plan妄想症”,有没有你?

文/慢持

岁月如梭,一晃就到了2023年最后一个月,又到了一年一度定计划的日子。

但在制定新计划之前,大家还记得年初制定的计划吗?

我猜不少人估计都忘记自己的计划是什么了吧。

每年年末,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年初Plan被“公开处刑”,因为实在惨不忍睹。

斯克兰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家定的年度计划,24%的人2个月就放弃了,50%的人也会在6个月后放弃,最终完成的屈指可数。

定计划时热血澎湃,要改变自己、改变人生。

结果现实却可能不进反退,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Plan妄想症”患者。

1、你有“Plan妄想症”吗?

何谓Plan妄想症?

即喜欢给自己制定Plan,定计划时慷慨激昂,要超越、要改变、要逆袭......

可现实真相却往往是:Plan永远飘在天空,无法落地。

年终一盘点,完成寥寥。

但制定新计划时依旧情绪高昂,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结果却依旧。

然后掉进【计划-完不成-再计划-再完不成......】的恶性循环里。

曾看过一个段子说,2023年我的计划是:

完成2022年那些本该在2021年完成的,我在2010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的,2019年制定的2018年要完成目标里的,2017年和朋友发过誓要达成的计划......

看似好笑,却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网友葫芦缘就在网上公开盘点他自己2023年的计划完成情况。

原计划能买辆宝马,结果一盘点只买了个马甲;

原计划能存2万元钱,一翻兜包里仅有200元;

原计划要换个新手机,最终却换了个新手机壳;

原计划要减肥10斤肉,结果不仅没廋反而肥了10斤。

虽然带点戏谑成分,却道出来了无数“Plan妄想症”人的心酸,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网友纷纷表示:看到了Plan普烂的自己。

2、为什么你总是完不成计划

曾看到一张很多人定计划的日常图。

定了计划,就开始做,并且告诉所有人,但结果并未完成。

然后又开始定新计划,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计划定了无数次,也开始了无数次,告诉他人无数次,却唯独从来没有完成过。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心理学教授Timothy Pychyl甚至说:“从你拿起纸笔,写下新年计划时,失败和拖延就已融入其中。”

为什么呢?

1、想要的太多

很多人的计划表都是满满当当,囊括学习、生活、工作能力等各个方面。

但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顾此就容易失彼。

最终造成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完不成的局面。

2、计划没有柔性

所谓柔性,就是留有计划外的时间,给自己缓冲。

一个朋友给我看过他的计划安排。

其中,5:00早起365天,每天学习1小时,每天运动1小时,每天......

每项计划的都详细安排到每天,没有给自己任何缓冲时间。

结果如Timothy Pychyl教授所料,这个计划从定的那个时候起,就注定了失败。

不到一个月,他就出现了倦怠期,某天没有完成时就开始挫败,之后就破罐子破摔了。

生而为人,注定会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如果计划太绝对,没有任何柔性,那失败几乎就是唯一结局。

3、想要实现0%——100%的逆袭

心理学家李松蔚在《5%的改变》中说道:很多人之所以计划失败,是因为只想要100%的改变。

原本一年都没有几次运动,突然定个每天跑步5km的计划;

原本几年都看不了一本书,突然要求自己一年读100本书;

原本每天都睡到日晒三竿才起床,突然让自己每天5:00早起。

这样的跨度,对普通人的我们来说,很难突破,反而容易被困在100%改变中,一直失败。

4、自控力不足

还有些人,一群人做事时,都能成功,但当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却总是失败。

归根结底,自控力不足。

大家一起时,认认真真,但当只有自己时,就容易偷懒、懈怠,最终失败。

3、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成为“计划实现家”

有人会说:反正定了计划都注定失败,那就不定了。

毋庸置疑,一个人想要得到成长,计划和目标是不可少的,它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指示灯,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英格兰有句谚语: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没有计划注定没有方向,有了计划和目标,才不至于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

既然计划如此重要,我们如何打破“Plan妄想症”的魔咒呢?

掌握以下4种思维,可以助力梦想照进现实,让你成为“计划实现家”。

1、精要思维

巴菲特有个著名的25-5法则。

他指导下属定计划时,先让下属写25件想达成的计划,再按重要性排序,圈出最重要的5件。

下属照办后说道:“我先做这5件最重要的计划,然后再做其他20件。”

巴菲特却说:“错,只做这5件,并要全力去避免那20件。并且这5件事成功之前,决不能让其他20件分散你的注意力。”

巴菲特一句话便道出了精要思维的本质:定计划不求多,只求精,抓最主要的更容易达成计划,获得成功。

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每年都会给自己定新年计划,他的计划看着一点都不高大上,简单的只有几个字。

比如:

2018年,专注于解决Facebook上的问题。

2019年,主持一系列公开讨论活动,探讨科技发展的未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他每年的计划都只定一个,结果不仅完成,而且完成得非常漂亮。

从2024年开始,我们向这些成功之人学习,精简计划,可以只从1个计划开始,然后全力去完成它。

2、弹性思维

人都不是铁打的,偶有失误很正常。

有一项研究,追踪了200个制定两年计划的人,发现53%的成功者都经历过一次失误,两年内平均失误的次数为14次。

反而那些一次失误都不允许的人,几乎没有成功的。

那制定计划时,我们就可以将这种变化包含其中,制定有弹性的计划,给自己一个缓冲区。

这样,中间的遇到一两次失误,就不至于挫败至无法持续。

毕竟,完成一项计划讲究的是长期,是持久战,而不是短期某一时刻的得失。

比如,制定早起的计划,不必计划到365天的每一天,可以减少至300天,给自己65天的缓冲。如果遇到偶尔没有起来时就不会意志消沉,而是能愉快继续。

3、微习惯思维

10年前,作家斯蒂芬·盖斯每年都会给自己定计划,但几乎都没有完成。

尤其是自己大腹便便的身材,每年定健身计划,却每年都没有完成。

又一年年末,他正对计划懊恼、犹豫时,突然一个想法跳入脑中:与其每次定了完不成,那我把计划定小,就定一个俯卧撑,不可能完不成。

然后,他就从1个俯卧撑开始,开启了他的蜕变之路。

最终,他不仅健身成功,还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出版了畅销书《微习惯》,成为了作家。

从小计划开始,斯提芬能做到,我们也可以。

因为,越小的变化越容易启动和完成。

与其将自己困在100%的改变中完不成,不如从5%的改变开始。

定计划时,将大计划拆分成小计划,从小计划开始推进。

比如,想要养成健身的习惯,就将每天健身1小时改为每天一个俯卧撑或者下蹲;

想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将每天读书1小时改为每天读书1页纸;

想要养成写作的习惯,就将每天写一篇文章改为每天写50个字。

从小到不可能失败的计划开始,一点一点蜕变成理想的自己。

4、搭子思维

常言道:一个人能走得快,但一群人能走得远。

如果你自控力欠佳,觉得一个人走在成长的道路上稍显孤独,那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一起。

搭子最好是和自己方向一致的,比如你想早起,就找早起搭子。你想写作,就找写作搭子。

如此,不仅能相互鼓励,还能相互监督,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写在最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oseph Luciani曾说:

“对很多人而言,制定的计划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失败。屡立屡败后,我们就会感到深深的挫败,然后放弃。”

深以为然。

成功永远属于小部分人。

2024年到来之际,愿我们都能摆脱“Plan妄想症”,完成自己想完成的计划,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让未来更美好。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慢持。90后职宝妈,用文字激励自己成长。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7 +1
复制成功
计划  年度计划  复盘  目标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