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央视热播剧《庆余年2》大结局:不懂这4点,你所有的勤奋都是无效努力

文/笑生

热播剧《庆余年2》已收官,但剧中那些催人泪下时刻,却直戳人心。

御史赖名成,他清高、孤傲、磊落、刚直,却也迂腐、不知变通。

他一腔热血为国为民,为此,他“怼天怼地怼空气”。

上折参范闲父子、参二皇子,甚至参庆帝,结果触碰逆鳞,在雨中被杖毙而亡。

赖御史的离世,无疑是整部剧作中最令人心痛的泪点之一。

赖御史为国为民的出发点很好,但他的方式方法却过于理想化。

有句话说:方式不对,努力白费。

无效的努力,注定了徒劳的结果。

下面就和大家聊聊这4种“无效努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间歇性努力

《人民日报》曾写道:“别间歇性努力,持续发力做好1%。”

深表认同。

在努力这件事上,很多人都是间歇性努力,努力一阵子,无论是累了,还是放松了,抑或是绝望了,就会摆烂一阵子,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去年7月份,同事老胡跑步3个月瘦了30多斤,让我羡慕不已。

我也开始下班后跑步,但刚跑两周,就跑不动了。

每天上班,看着老胡健硕的身材,我心中艳羡,忍不住又跑,就这样,跑几天,然后放弃,然后过段时间又跑,在摆烂与努力之间周而复始。

到最后,肥膘别说减下去了,还上涨了几斤。

这就是间歇性努力,是无效的努力。

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始终在舒适圈里徘徊,最后只能感动自己,生活依旧。

要想让努力有效、高效,需要保持常态化努力。

8月份,我和同事老刘都报名了11月份的软考(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考前备考,我俩一起定了计划;把108节音频课听1遍,600页备考资料认真读一遍。细化到每天听2节音频课+读10-15页书籍资料。

我每天抽出2个小时学习,赶上周末,除了学习时间,还能抽空看个电影。

老刘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慢慢地就摆烂了。

考试前一天,我问老刘备考怎么样,他说:“课听了10节?书翻了有一二十页,这次就当旅游了。”

考试结果不出意外,我一次性考过,老刘没过,而且也不想再考了。

很多事,最终的成功其实就跟长跑一样,在正确的方向上,可持续的匀速前进,才能让你取得最好的成绩。

今天做好1%,明天再做好1%,日积月累,我们终将达成100%的进度条,成为这个领域的高手。

2、盲目的努力

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书中写道:

“没有计划的学习都只是浪费时间,没有目的的努力都只是自己骗自己而已。”

博主@缄默人 曾讲过这一个故事。

林涛和王健,是曾经的大学同窗,从北京某知名高校毕业后,竟然在机缘巧合下,同时踏入了同一家享有“世界五百强”盛誉的企业

林涛总是觉得自己多才多艺,似乎每个岗位都能轻松胜任。因此,在公司里,他就什么都做,东奔西跑,杂务缠身。

他坚信,只要不懈努力,总有一天会被老板看重。

而王健则不同,他清楚自己的专长在于营销。一进入公司,他就坚定地选择了营销员的岗位,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

一年后,林涛依旧是一名普通的小职员,而王健却已经晋升为营销部的主管

林涛心中不解,于是找到王健问道:“我们学历相当,又同时进入这家公司,为何你能如此迅速地升职,而我却还在原地踏步呢?”

王健回答说:“因为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像一艘没有航标的船,在公司的大海中漫无目的地漂泊。

而我知道自己的方向,明白只有沿着营销这条道路不断前行,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天地。虽然我们都付出了努力,但你的努力没有聚焦。”

盲目地努力不仅不会带来成功,还会使人陷入疲于奔命的痛苦之中。

打过台球的人都知道,要想把台球打到洞中,首先是选对方向,看准较多,然后才是控制力道。

如果你只是一味追求力道,看都不看方向,只想大力出奇迹,那就永远玩不好台球。

在努力之前,先明确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人生路上,没有正确的方向,不管再怎么努力,都难以到想去的地方。

3、从众的努力

有句谚语是:不要做列队毛毛虫。

《昆虫记》作者法布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边,围城一个圈,让这些毛毛虫首尾相接。

然后在离毛毛虫不远的地方,放上它们喜欢吃的食物

法布尔原以为这些毛毛虫很快就会绕过障碍,走向它们喜欢的食物。

可结果却是,这些毛毛虫一直在绕圈走,一直走了七天七夜,相继死去,因为饥饿、精疲力尽。

食物明明就在不远处,可毛毛虫们却因为习惯尾随,失去了生命。

这种现象被称为从众效应

毛毛虫们看似可笑,殊不知我们也经常会陷入从众效应。

看到别人买房了,我们也买;看到别人很努力的工作晋升领导,我们也学习很努力的工作;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石油大佬,上天堂开会,结果到了会,发现座无虚席,自己找不到地方坐。

他急中生智,大吼一声:“地狱有石油了!”

天堂里其他的石油大亨赶紧冲向地狱,很快,天堂只有他自己了。

但是,他坐不住,只过了几分钟,他也匆忙赶去地狱了。

他竟然想到:大家没这么傻吧?地狱应该真有石油!

买房时,我们看似很努力的搜查各种买房资料、避坑指南,最后按照别人的方法买了房,住进去才发现:“这附近怎么没有商场”“这附近怎么没有学校”“这附近怎么没有医院”......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新房的期望。

很努力的钻研别人的方式方法,顺从大部分人的选择,殊不知,适合别人未必适合自己,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需认清事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过度的努力

网友@傻白呀 讲过这样一个经历。

他在高三的时候,通过自我感动、自我摧残式的努力,想要迅速的跻身学校前列。

那个时候,他经常熬夜熬到白天,等到上课时,只能趴在桌子上补觉,结果错过老师讲到的很多重点,最后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等毕业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非常努力,每天半自愿加班到很晚,有时候周日也要搭上,结果一年到头,等来的不是升职加薪,而是被裁的噩耗。

后来他创业,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下到建网站找员工,上到做决策项目,通通都要自己完成,结果却是越努力越拉胯,每天都是精神高度紧张,最后身体累垮了,生活没了,业绩也上不去。

他刚开始很不理解,自己这么努力,为什么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后来他想明白了,努力本身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人特别容易被高强度的努力蒙蔽了双眼,以至于看不清大方向,看不到更重要的事,也发现不了正确的方向。

人特别喜欢用廉价的体力劳动,去逃避脑力劳动的动

过度努力,往往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虚幻的充实感和廉价的满足感。

很多时候,当你觉得什么事做起来无比困难,需要非常努力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你的方法没找对,或者压根方向就错了。

写在最后

如果所有的努力都能带来丰厚的回报,那么终日辛勤劳作的农民和工地里挥汗如雨的工人,他们早就财富自由了。

认清事实,有些事,不是靠一腔热血似的“无脑努力”就可以办到的。

正所谓南辕北辙,不如原地踏步。

先要客观的认清自己,分清主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找到适合自己的,不那么消耗意志力的可持续的方法,再去努力。

那个时候,成功率才会大大增加。

作者:笑生。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0 +1
复制成功
工作  从众效应  舒适圈  岗位  目标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