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始皇在统一六国时可谓尽显天子之气,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然而,实际上在嬴政称帝之前,秦国曾有很长一段的消沉期,忍辱负重。而秦国之所以能有之后的辉煌成就,首先在于秦孝公作为统治者、领导者,重用商鞅进行变法。
《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一个国家只有变革才能生存、振兴,一个现代企业更是如此。从去年到今年,政府一直在强调供给侧改革,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这就是需求侧。而供给侧则与三驾马车相对应,是从供给端着手,以促进经济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淘汰中低端的供给,重点放在新兴领域上,来拉动经济增长。国家政策的导向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不仅面临转型重负,还需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如不做出相应变革,将困难重重,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改革或许可以借鉴历史中的变法而探知一二。
秦孝公:存雄心,明局势,重用商鞅进行变法
在秦孝公之时,秦国已经从春秋秦穆公的辉煌走向了没落。那时周室早已衰微,各诸侯国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但是秦国的处境却很尴尬,根本不敢提争霸。一是在秦孝公之前,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便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虽多次谋求收复河西失地,但是却一直未能成功。二是秦国当时地处偏僻的雍州,无法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而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蛮族一样对待。
而如今中小企业的处境实际上和秦孝公时秦国的处境差不了多少,不仅内忧外患,困难重重;还难以找到突破口,创新转型乏力。下面的一些问题,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的,首先,中小企业的融资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只要解决了资金问题,其他事就好办多了。其次,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足,影响着品牌竞争力、产品结构等,以前可以占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以低成本低价格取胜,而如今中国人口红利期已然过去,企业创新乏力,将严重影响其长足发展。而创新一是要资金,二是在人才,所以能找到并留住合适的人才将是关键。再次,在管理方面,中小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很多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传统家族企业以人情为纽带,以人治而不是制度治理,因此在奖惩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而一般小型企业管理者经验不足,一旦企业做大,面临问题更多,就难以对全局进行掌控。
秦孝公嬴渠梁心存雄性壮志,明察国内外形势,认为秦国危在旦夕,如再不变革,危在旦夕之间。孝公为实现他的抱负,四处求贤,而商鞅在来秦国之前,曾游说多国,但不是得不到重用就是被猜疑。商鞅性格果断、强硬、坚定,执行力强;勇于打破原先的阶层利益分配;而且有自己一套系统的法家理论,重军重农,计划可行性很强等,这些都是一个改革推动者所必须的具备的素质。秦孝公看到商鞅这些特质,成高山流水,伯乐之识,给予重任,且用人不疑,推心置腹。所谓“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商鞅死后虽惨遭车裂戮尸,但是他的变法却一直沿用,让秦国不仅一洗前辱,夺回失地,还称霸六国,势力超群。
总而言之,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应该是战国时秦国从颓废走向崛起的开端。因此中小企业的掌门人如欲变革,可以学习秦孝公的领导风范。首先,有胆识和抱负,如果连心理上的驱动力都没有,那改革无从谈起;其次,要明局势,掌握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动态,几时察觉发展的新的机会和风口。再次,改革必须重用人才,企业即使有野心有资本,但是没有统筹改革全过程的人才来推动也不行。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并保留原文链接,违者必究,谢谢合作】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