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7月6日,北京市政府网站公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将落实国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7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媒体表示,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将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小步慢走、逐步到位,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三是事先预告,做好公示。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将拿出延迟退休方案,但还需要履行有关程序,然后向社会公布。
关于如何进行延迟退休,尹蔚民曾透露,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我举个例子,比如五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岁零3个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第二个人第二年退休,他可能就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可以看出,除了分步走和渐进到位外,人社部还提出阶梯式退休。所谓的阶梯式退休,是指根据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性质和个人对工作的意愿不同,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标准。例如将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其中55岁退休的女干部、女白领有可能是第一批执行延迟退休的人群。
为什么要进行“延迟退休”?专家学者们可以给出我们很多的理由,例如劳动力供给总量逐步减少、老龄化严峻、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大等等,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曾做过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但是无论他们提出多少的好处,延迟退休从提出至今仍然一直饱受争议。延迟退休无疑对于我国的事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形势、身体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就养老金破产这一热点事件进行过深入的分析,认为中国的养老金当前并不容乐观。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那么延迟退休带来的问题以及后遗症是非常巨大的,毕竟这个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不过,人社部也有官员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如果新政确定于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人社部有官员明确表示,对延迟退休设置缓冲期十分必要,给那些赶上延迟退休政策的群体,适当的缓冲时间,使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防止延迟退休以后,在岗不在状态现象等问题发生,确保政策有效过渡和实施。同时,延迟退休方案也要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善于听取不同方面的声音,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延迟退休政策发挥应有调节作用。
延迟退休真的来了,我们还能安心退休吗?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