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机会比人多,现在是人比机会多。这是今年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的变化趋势。”一家知名猎头公司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如此感慨。对于挖角足够高职位的银行业人才,手握重金的互联网公司、民营银行、优良的P2P平台越来越游刃有余。
这个现象的另一头,是最近几个月甚嚣尘上的银行高管跳槽、银行业降薪的新闻。银行业真到了留不住高管人才的尴尬地步么?真相如何?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互联网金融人士,有些意外的是,在他们眼里,与银行业巨大的体量和人才储备相比,跳槽和降薪原本属个案,却因跳槽高管的明星效应而夸大。虽然互联网公司、民营银行、知名P2P公司高薪吸收银行高管的确是新趋势,但根本撼动不了银行业根基。更重要的是,跳槽到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事业,能否有效融合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能否让IT技术很好地理解金融开发出强大的产品,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
银行高管受央企限薪影响大
银行业2015年年报显示,受国企领导限薪令的影响,四大国有银行董事长、行长级别的高管薪酬由2014年100多万元“腰斩”至2015年50万元左右。此外,包括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等在内的部分银行,高管薪酬降幅也高达80%左右,百万薪酬难觅。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一些银行的分支行普通员工并没有明显降薪。一线员工若有薪酬下降,更多的是因为经济下行,不良贷款上升,造成考核减分而奖金下滑,基本工资没有什么变化。但总行级别的管理层降薪明显,做着决策的活儿,薪水比干的好的中下层员工还低,心理落差肯定是有的,再加上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等新机构的风生水起,舍得花血本引进人才,让一批银行高管流向了传统银行体系之外。
某猎头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讲了一个印象颇深的案例。去年年初,广东一家民营银行进入筹备期,开始招揽行长、副行长等高管。该猎头公司遍挖国有大行深圳分行行长,无果;后又致电几家国有大行广东省分行行长,也被拒。当时开价年薪300万元起,最高达450万元,没有一位愿意来,都明确表示没有兴趣。最后是一家中型股份制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的总经理去做了执行副行长,年薪300多万元。“如果这个招聘放在今年的话,找人会容易很多。银行的风控、对公业务部门老总、大中型银行分行副行长等级别人士,今年寻找跳槽机会的人明显增多。”
另一位今年跳槽到券商的城商行一级支行行长则认为,只要能为股东带来价值和回报,新设机构的自由度更高。“体制内的、国有银行的高管们能力都很强,掌握大量资源,想寻找一个更自由开阔的平台,把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这是他们离开的原因。那些做到总行行长、副行长级别的高管,难道真的缺钱吗?肯定不是。”
高薪+股权激励吸引银行高管
受访人士均表示,中小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很难吸引到银行高管,但知名互联网企业(特别是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大佬级公司)、优良且资金雄厚的P2P平台、民营银行是明星高管们青睐的目标。
例如,今年5月底,原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加盟百度,负责百度理财和资管业务。此前,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黄浩离职出任蚂蚁金服副总裁;工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离职筹备民营银行中关村银行;正在筹备中的民营银行华通银行,则聘请了原兴业银行副行长陈德康出任董事长,原兴业银行同业部总经理(后跳槽至微众银行任副行长)郑新林出任行长。
此外,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有9位银行高管加盟知名P2P,其中3位进入点融网,分别出任首席运营官、首席信贷官和董事会秘书兼总法律顾问;2位加入玖富,分别负责风险管理和资产控制;1位加入短融网,担任CTO,负责IT战略、产品开发以及信息系统的研发和管理工作;陆金所更是吸引了原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出任董事长。
除了有竞争力的薪水之外,股权激励也是吸引银行业高管加盟的另一重要因素。
“当前,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是用现金加股权的形式招揽银行高管,即使没有股权,也会在期权上给予承诺。”广东一家知名P2P平台老总对第一财经说,只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大公司和大平台很容易招到级别足够高的银行业高管去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链金融,但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仍很难吸引到银行高管。“就我所知,在一线城市,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拿到年薪100万不是难事,有些效益好的支行行长还可以拿到200万元的年薪。所以,现在一些大公司和大平台招揽银行高管,现金加期权在内,一般年薪可达500万元以内,年薪1000万元属少数。”
“大的互联网公司风控总监年薪可达80万至100万元,而同级别的一线城市分行部门总经理年薪大约五六十万。”上述猎头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而股权激励更有诱惑力。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公司内部员工对本报说,该公司达到P7级别及以上的管理层实行股权激励。P7级别就可以拿到1万至3万股股份,现在内部作价100万元左右,P8级别可以拿到6万股股份。“以后公司一旦上市,可以肯定这些人可以一夜暴富。”
能否做好值得观望
拿着高薪,能不能做出漂亮的成绩,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却是难说。
多位从银行业投身互联网金融的人士一致认为,“文化差异”让很多跳出体制的银行高管感到不适应。
“互联网公司与传统金融的文化差异太大,前者更偏激进,喜欢先把业务做起来,后面出现问题了再讲风控。这导致一些跳槽的银行高管不适应这种行事风格,他们原以为跳出体制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去发挥才干,最后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甚至,在人际关系、交流方式上都有很大不同,就好比国有银行人士跳槽去外资银行一样。”一家P2P平台人士如此说。
“差异非常大,非传统银行嘛,更像是互联网公司。”一位跳槽至微众银行的人士如此调侃。
“还有很多从银行业跳到互联网金融的人士提到工作压力的问题,他们普遍觉得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压力更大。以往在银行,下班后更多是应酬,但在大互联网金融公司,下班后更多是加班,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上述猎头人士说。
而另一位互联网金融业内知名人士的看法更深入。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例如微众银行,“总理敲下第一笔网络贷款”让其广受关注,成立伊始就被寄予厚望。开业时的高管团队丝毫不逊于传统银行,除了中信银行原副行长的曹彤、深圳银监局政策法规处原处长秦辉、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原总经理郑新林三人,其余高管在平安系任职过的就多达7个。当时外界都以为,微众银行的发展势头会很猛。但事实上,后来的业务发展并不那么容易,由于政策和法规上的一些壁垒,例如不能实现远程开户,没法靠自身力量开卡,无法转账等,让其无力参与市场竞争。开业不到一年,行长曹彤和副行长郑新林就相继离职。
他坦承,互联网金融做成功并不容易。比如百度,2013年10月上线百度理财,与华夏基金联合推出理财产品“百发”,由于购买当日产品年化实际收益未达到宣传的8%,遭消费者质疑其虚假宣传,导致证监会介入调查,声誉受损。再比如京东白条,今年提出了去京东化,改称“白条”。背后的原因在于,京东白条做出名气后,期望独立运营去扩大市场份额,就像孩子长大后要独立自主,家长能否接受?这些案例都表明,互联网与金融在文化融合上要走很长的道路;在产品研发上,IT要理解金融、部门之间要协调好利益和合作机制都并非易事,需要就付出艰辛的努力。虽然银行业者在金融产品设计、风控把握以及金融资源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怎样将其融入到互联网文化中,需要长期磨合。
- 来源|第一财经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