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栽培员工:对他们好, 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栽培员工, 让他们强大到足以离开。”

  后边还要配搭一句:“对他们好, 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挺高的境界。

  这句话是维珍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说的,这厮是一个花花公子,老嬉皮士。不过,这种“浑不吝”的人却往往能说出金子般的句子。

  他这句话,基本说到了职博弈最终极的问题,值得深思。

  栽培员工,让他们强大到足以离开。

  员工如果是一个好苗子,领导就会不遗余力地浇灌他,希望他茁壮成长。彼得原理曰:“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当然,一旦他突破了彼得原理,一直通关,一直胜任,也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可以离开这个公司了。对于这种人才,每个领导都是爱恨交加。

  在互联网大潮之前,东西方各种体制的国家,公司的机制都显得都更专制与集权。也许从经营公司的角度来看,专制集权比民主公平可能会更有效率。而且公司机制也充满丛林法则,特别强调淘汰弱者。这也是“兔狼论”能让BOSS们集体狂欢的原因。

  但是,互联网在改变着什么,个体的崛起,无边界组织的出现,U盘式生存,Google管理,新的现象不断出现。

  一个员工如果强大到可以离开,而你因为害怕他离开留有一手,就是胜之不武。当他足够强大,就应该得到相应的礼遇。

  对员工好, 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如果一个员工强大到他离开公司就会垮掉,那么这很简单,他已经不应该做员工了,他应该有股权,应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是他通过努力之后的自我赋权

  以前,城里人生了小孩后会从农村找一个“小保姆”。但是现在,再也找不到了。以前是因为城乡剪刀差,农村人没有话语权,只要有碗饭有点钱,就可以进城去做小保姆了。现在农村的娃,同样金贵,即使不是读书,去打工甚至创业,机会都很多。

  同样,在双创的大背景下,个体如果足够强大,选择的机会也会更多。当然,公司留住员工的方式也在增多,期权、股权等工具日渐成熟。现在企业里重要的矛盾就是,“员工日益增长的质与精神需求与公司供给之间的矛盾。”一个好企业,要满足员工的马斯诺需求,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才能真正留住员工。

  当然,员工对自己的认知,企业对员工的认知,可能会有反差。员工可能常认为自己已经强大到可以离开。而企业可能认为已经对员工好得他不会离开。认知的博弈,总会接近真相。

  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

  最后,再聊聊德鲁克,他老人家的话,放在现在仍然很有意义。

  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管理者天天都要面对既可爱而又不完美的人,面对人性中的善,人性中的恶,人的潜能、长处和人的弱点。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很多人把管理当成一种工具,认为管理是用来操控的,因为它的目标是要让工作有结果,就必须操纵控制工作者的行为。这一条,是德鲁克坚决不同意的。

  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一个人的责任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的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领导力本身的定义是有人跟随,有人跟随你,你就是领导。最重要的,就是你把人领导到什么方向上。

  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该想一想,在你做生意的过程中,在你做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你是在提升自己和你的追随者的境界呢,还是在让他们堕落呢?这就是德鲁克的管理学所坚持的,背后与众不同的东西,他叫价值观信念承诺。德鲁克说,这些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就好像一个人正不正直,这是骗不了人的。

  所以,我想理查德·布兰森德鲁克的话是相契合的,他本身就表达出一种很强的善意。如果没有善意的激发,而是一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无论怎么做,都是一个死结——企业不敢放手培养员工,而员工一旦翅膀硬了就会转身离去。

  • 作者|三虎
  • 来源|黄桷树财经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8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1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get

2016-10-27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