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接触了4类潮汕老板,我总结了潮汕商帮经久不衰的3个秘密

1

相信大家做生意时,接触过不少广东潮汕人,我也是。

多年以来,我也发现了他们一些有趣的特征:

比如他们通常比较温和,一壶功夫茶,谈天说地,在品茶聊天中不知不觉把人情买卖也做了。

再比如他们富甲四方却挺低调,在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就有36人来自潮汕。

我在想:为什么潮汕人总能闷声发大财?我仔细研究了近100年来潮汕商人发起的路径,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还真不少。

2

潮商大多是白手起家,尤其是以李嘉诚为代表的第一代潮汕商帮,发家于改革开放前。

这一代的潮商多出身贫寒,一方面迫于生计,另一方面,他们自小在前人的熏陶下就培养了“敢闯敢拼”的性格,所以大部分选择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前往香港和东南亚寻求发展。

但对于无背景、无资本、无学历的他们来说,唯有付出苦力才能换得第一桶金

比如李嘉诚13岁就到香港的茶楼端茶,林百欣也曾做过底层苦力;甚至唐学元先生当年从汕头过去香港投靠开米铺的父亲,也免不了先从扫地、擦桌子的伙计做起。

第一代潮商用他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实干精神赚到了第一桶金,才开始发家致富的道路。

一直到现在,潮汕人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宁做创业者,也不做打工仔,甚至以创业为荣、打工为耻。

3

到了第二代的潮商,以黄光裕、黄振达为代表。他们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能迅速抓住改革开放的重大红利,在外地快速崛起。

也正是因为在外起家,这代潮商尤为“抱团”。

比如早在黄光裕在京创业之初,就因为资金不够经常先从潮州老乡那里先拿货、后付款;国美上市时,黄光裕也得到了很多香港潮州大佬的支持;就连当年与陈晓争夺国美电器董事会话事权时,黄光裕家族向潮汕老乡求助,短时间便筹得20亿元。

潮商之所以如此齐心,其实还归功于“契约精神”。

就拿深圳的菜市场来说,大多数已经被潮汕人“攻占”了。如果碰到是其他的城市或者其他商帮在同一个市场里面卖菜,大家经常会互相压价导致两败俱伤,但潮汕经营者则不会,他们会内部约法三章,定好市场价格,维持市场规则,有钱大家一块赚。

4

大家更熟知的可能就是以马化腾姚振华为代表的第三代潮商了。

这一代潮商得益于中国资本红利人口红利,又赶上了互联网创业窗口期,他们的发展更为多元。当然,这也得益于他们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跨界能力

比如,不断在互联网领域深耕的马化腾成功了;从早年经营菜篮子工程,到进军地产再到创立前海人寿的姚振华,最终也通过跨界升级实现了产融结合的道路;

反观这几年关注度同样高的福建莆田商帮,在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候,不少莆田商帮仍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再进一步进行产业升级。所以,才会被大浪潮甩在身后。


▲左图马化腾右图姚振华

5

到了第四代,也就80后90后一代潮汕创业者,他们赶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浪潮。

比如“超级课程表”余佳文,“快看漫画”陈安妮,“礼说”温城辉,以及得到总理接见的“兼职猫”王锐旭。

你会发现,相比前辈,这届创业者变得“高调”了,更擅于利用互联网宣传自己和企业

其次,这批白手起家的年轻人都是“高学历”。比如,ZAKER的李森和就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时趣的张锐毕业于北大活动易的关少毕业于人大。

当然,这届年轻创业者也保留了传统潮商的打法:

第一,抱团,比如刚刚提到的王锐旭的合伙人就是他的汕头女朋友,而陈安妮和温城辉就曾一起创业,做校园明信片。

第二,紧随时代变化,兴哪行干哪行。

比如,房地产兴旺的时候,潮汕人前仆后继,深圳大部分地产商几乎是潮汕商人;当电子行业正处朝阳时,深圳华强北被潮汕人占领了;后来移动互联网云涌风起,潮汕人开始抱团进军,把互联网变成帮助他们推动创新的有利工具。


▲王锐旭

6

说了那么多,我们会发现,其实潮汕商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一些优点,是很多企业家共有的,需要互相学习的。

这些特点当中其实在不同的商帮多多少少都有这一部分,只不过潮汕商帮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已。

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倡导的企业家精神

以此三条,与大家共勉。

各位,在你身边,遇到的潮汕企业家是这样的吗?如果不是,在你心目中,他们又会是怎么样一个群体?在你身边当地的商帮中,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典型特征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一起交流。

【原文标题为《接触了4类潮汕老板,我总结了潮汕商帮经久不衰的3个秘密》,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34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