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这东西,如果学校里教得到,如果百度上搜得到,那它的价值终归有限。真正值钱的知识,是带着血泪的。
这个世界的智慧需要传承,而所谓的学问、知识甚至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可以学习的。如果有个老师或前辈指点的话,人会成长的很快。坦白地说,了解这个世界的秘密,我觉得都不难。
难的是什么?难的是自己一个人慢慢去通过学习、实践、体悟,举一反三, 融入骨髓,打通每个环节……一个人的境界需要自己体悟的,而这是一个系统化的事情。
1
宝岛艺人里,我最喜欢的是沈玉琳。他长相平庸,他五音不全,他是《康熙来了》的通告王。有他参录的节目,我都很愿意看完,因为他实在是太好笑了。
有一集《康熙》,这么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沈玉琳用浓浓的闽南腔说:“每次看到有些新人,说话很无聊,说话不妥当,说话没有梗,我就觉的,你这样怎么能红,你还得多奋斗多少年……我们做艺人的,就要让每个细胞都充满综艺的因子嘛!”
从沈玉琳的角度,做一个好艺人,没有那么难:每个细胞充满综艺的因子。
唐家三少是最会赚钱的中国作家:过去一年,36 岁的他吸金 1.22 亿,连续五年雄霸网络作家榜首。
写作之外的他,平凡而普通。十年前,这个北京土著四处碰壁,一事无成:先是到央视国际的网站打工;两年后因工资太低跳到一家 IT 公司,却又很快被裁员;尝试开餐馆,搞零售卖汽车装饰,全部以失败告终……落魄生活中的苦闷,驱使他去网络玄幻小说里寻找抚慰,然后不经意间,踏上了网络写手的道路。
从唐家三少的角度,让他走上人生巅峰的,是“天赋异禀”的写作技能而已。
有个女性朋友,87 年的姑娘,绝对的金牌销售。
不同于影视中的销售精英的形象。她看上去很普通,如同邻家女孩。她的性格也不张扬—— agressive 不是她的标签, easy-going 才是。
她简直是一个优秀销售的样本,她具备了一个好销售所需要的核心品质:靠谱、专业、执着、勇敢、行动力、快乐心、高情商、deep skin……你看她在工位上,一遍一遍地打电话,不断被挂掉,不断被拒绝,然后起身去打水,脸上还是乐呵呵的。
她不认识咪蒙,她不怎么用知乎。我想她应该没看过《如何年入百万》之类的知乎热帖,但她却是真正做到了:连续三年,年入百万。轻描淡写,水到渠成。
从朋友的角度,偏执地做好职业需要的一切,就能够有幸福人生了。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 32 岁 CEO 的练级路线图》 ,说的是我师兄的故事。
他不懂诸子百家,他不看《孙子兵法》,他也不关注 NBA 或者欧冠联赛。若比拼金庸或三国知识,我会毫无悬念地碾压他……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商业能力令人叹服:敏锐的商业嗅觉,丰富的实操经验,他是我见过最强悍的 BD 猎手。
两年后,师兄公司越做越好,自己早就身家过亿了。
从师兄的角度,秘诀没那么复杂:“在商言商,认真做生意就好了”。
2
大约三年前,我提炼了一个概念,对我影响很大。我称之为“冰山一角”理论:
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像一座巨大的冰山,几辈子都学不完;作为微不足道的小小个体,我不需要全部了解它,我只要吃透那小小的一角,就够过好一辈子了。
你看:
- 要当艺人,“让每个细胞都充满综艺的因子”;
- 要当作家,十年一日地更文囤稿,苦心孤诣地磨砺写字;
- 要当销售,开发客户,铺设渠道,学习一切关于成交的事情;
- 要当商人,判断趋势,精算利益,执行力,ruthless Pragmatism;
……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职业路径,也各自对应了一套知识体系。你可以想见: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商人,所需要的能力素养、思维方式和信息储备,当然是不一样的。
这是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时代 ,这是个“蟹有蟹道,虾有虾道”的时代。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大大降低了我们“人生成功”的门槛:当你成为细分领域的大拿,当你拥有了不可动摇的第一,你就具备了“交换价值”——你的视野大开,离所谓的“人生赢家”又近了一步。
看看文首的例子:他们不懂三国,他们不懂解放战争,他们不关注 NBA,他们没看过《道德经》和《菜根谭》……但这些都不是关键。
重要的是,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他们把所需的技术磨砺娴熟,把所需的信息吃透嚼烂,把所需的素养做到极致……这些才是关键。
如果我们将上述这些内容统称为知识,那毫无疑问,这些知识是有限的。这些就是他们各自的,冰山一角。
这个道理的领悟 ,对我意义非凡:它节省了我大量的人生资源,也大大提升了人生效率、成功概率和幸福感。
我意识到:我这一生,需要的知识是有限的。于是,事情变得简单而明亮了。
3
这里所谓的“有限”,究竟是多少知识?
结合我自身的情况,答案是:80M。
这个叫“知识包”的文件夹,确实存在。它躺在我的电脑里:它包含了 2000 多个 word 文档,绝大部分以文字的形式存储;它的准确大小是 81.6M,差不多是半集《琅琊榜》的体积。
它的一级目录,包括不限于这些关键词:
- 基础、自控、高效能、执行力;
- 身体、管理、沟通表达、三观体系;
- 信息管理、精神属性、方法论;
- 读书笔记、知识库、自媒体;
- EQ、TM(time Management)、social;
- Sales、writing;Presentation、Investment;
- Business、BD(Business development)、sports;
- CO(Company Operation)、Negotiation、family……
进入每个一级标题,又是别有洞天的桃花源:底层逻辑、主体模块、技术细分、素材资源……环环相扣,自成一枝。从战略,到战术,到技巧,呈现完整系统且细致入微的解决方案。
我从 2007 年开始做这件事:搭结构,做体系,填血肉。
一点一滴,一砖一瓦。每一次摔跤吃亏,每一次高人指点,每一次醍醐灌顶,每一次战役复盘……都最终流进了这个知识包,成为我的职业沉淀。
经过无数次的梳理、迭代和升级,我看着体系一点点长大,从简陋不堪,到略见模样,到含苞待放,到健壮成熟。如我的孩子一般。
十年后,它是我宝贵的思维资源,我的核心竞争力,我的人生金矿。
4
关于这个“知识包”,我清楚它的局限:
a. 它能让我优秀,但不够让我伟大
这 80M 的知识,是久经沉淀的精华。它对我的意义,在于兜底:如果我真的把它们掰开揉碎、嚼烂吃透,我已经能进入全部参赛选手的前 1/3 了,我已经能“过好这一生了”。
但若要更进一步,想伟大如乔丹、舒马赫、乔布斯,这套结构当然是不够用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不是让你放弃努力和学习,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我的意思是,吃透这 80M,比肤浅地读一百本书,要有用得多。
幸运的是,我是个小富即安的人。现在进度很好,这个状态,已经足够我完成所有人生愿望——人生有了保底,心气自然敞亮了起来。
但如果你说:不行!我岂是池中之物!区区一个中产怎么能满足我?我要身家过亿!我要做马云、化腾、李嘉诚!
不好意思,我教不了你。请你出门左转,《陈安之大讲堂》正在找你。
b. 它不包括行业知识
椭圆的方程式是多少、无线网卡的产品数据、供应链融资的业务流程……在我的认知里,这些属于行业知识。它们都不在 80M 的范围里。
在 80M 里包括的,是抽象的、柔软的、不能清晰百度到的东西。
知识这东西,如果学校里教得到,如果百度上搜得到,那它的价值终归有限。真正值钱的知识,是带着血泪的。
实际上,具体的行业知识,很容易学习:
给我半年的脱产时间,我就能掌握高中数学的全部知识; 把我扔进一个陌生的领域,给我职业载体、行业环境和学习工具,数月的时间,我就能掌握大部分业务知识; 一年前,我还是自媒体小白,浸泡了这么久,也能知道个大概了……
术虽不同,道却相通。如果有完备的方法论,业务细节的填充只是时间问题。
5
许多人看了巴菲特、李佛摩尔的宝典,里面的浓缩的投资金句,觉得很好懂,很容易理解,以为自己也掌握了。结果一进实战,亏得一塌糊涂。
干货需要功力和阅历,需要消化和吸收。
神雕三部曲里的《九阴真经》,不过寥寥几千字,都可以写在陈玄风的肚皮上。周伯通、王重阳眼里的武学至宝,被梅超风、周芷若练成了狠辣的邪恶招数。谁都能把它背下来,但不是谁都有融会贯通的悟性。
这个世界的智慧需要传承。而所谓的学问、知识,甚至于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可以学习的。如果有个老师或前辈指点的话,人会成长的很快。坦白地说,了解这个世界的秘密,我觉得都不难。
难的是什么?难的是自己一个人慢慢去通过学习、实践、体悟,举一反三, 融入骨髓,打通每个环节……一个人的境界需要自己体悟的,而这是一个系统化的事情。
职业的修炼也好,人生的修行也罢,阅读知识其实并非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搭建自己体系,吸收周遭的精华,充实自己的体系。然后,身体力行,不断迭代,深度思考,大量实践……
对我而言,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知识。“冰山一角”,就够我过好一生了。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