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没有这3种能力的人,我劝你不要深交

文/巫巫欣

周末无聊,看起了综艺,发现谢娜主持了一个新节目。

当时谢娜和几位演员一起即兴表演,谢娜演妈妈,其他几位是儿子儿媳。突然谢娜就让穿着短裙的蒋梦婕坐到地上,蒋梦婕怕走光,所以只能直挺挺地慢慢跪了下去。

旁边的男生比谢娜还细心,主动脱下外套试图帮蒋梦婕遮挡一下。

谁料谢娜还试图拉着旁边的娄艺潇也坐地上。娄艺潇直接拒绝了,坐地上的蒋梦婕此也说自己脚麻了,想站起来,谢娜这才让她站起来。

男生帮女生挡腿时,谢娜还说了一句:“哎呀,对妈妈都没这么好!”

虽然只是节目表演,但是没有换位思考态还让人觉得不舒服,丝毫没顾及在人的状态和心情。

一段关系是否融洽,其实就在于有没有共情力和分寸感。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缺乏这3项能力的人,我劝你切勿深交!

01、有共情力的人,自带善良和温暖

何为共情?

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曾这么定义:共情,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

懂得共情的人,总能以情动人,利人利己。

不懂共情的人,从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不懂得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感受和真实需求,别人伤心她鼓掌、别人开心她叹气,为人不喜也是难免。

事实上,共情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在与家人的沟通交往经常需要这项能力,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亲密关系的质量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讲过一个案例:一位爸爸为了不让儿子像自己一样高度近视,就禁止他看电视和吃糖。

这种命令是很简单粗暴的,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真实需要和他的感受,所以“禁令”自然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儿子天天闹腾,父亲又吼又骂,父子俩关系变差,最后孩子糖也吃了,眼睛也还是近视了。

没有共情力,不倾听他人的想法,尊重对方的感受,最终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里有一个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一个孩子的爸爸,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被汽车撞了,当场去世。妈妈悲痛欲绝,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同意捐赠孩子爸爸的器官。

当晚23:45的时候,手术正准备开始,医生停下来和周围人说:“我们再等个15分钟吧。”

旁边的人很不解:“为什么要等呢?越早结束不是可以越早回家休息吗?”

医生说:他想等六一儿童节结束后再做,他不希望孩子长大之后,每年都要在原本应该快乐的节日里,悲伤地回忆起自己死去的父亲。

真正的善良和医德,便是共情后这恰如其分的帮助,无需做很多,只需一个小动作、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能触及人心最柔软的位置,润细无声,在心中留下阵阵暖意。

共情没有那么难,少点利己心,多点利他心,我们就离美好关系更近一点。

自己也能被人认可、喜爱,他人也能从我们身上感知到温暖和善意。

02、人不怕蠢,最怕没有自知之明

同样先来了解一下自知之明的定义吧: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也即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努力和精进,才能有所成长。

演员周冬雨,在选角上就很有自知之明。

尽管她一开始演的都是文静、秀气的角色,但真实的她并不是“乖乖女”这个路子的,幸运的是,她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

所以在拍《七月与安生》时,她坚决表示“七月”不适合她,并且放下狠话:“如果不演安生,我就不拍了。”

不符合形象定位的片子,片酬再高她也不接。

曾有古装连续剧找周冬雨演一个世纪美人,她毅然推掉。

她知道自己不是传统美女的长相——眼睛是细长的小内双,眼尾还有些微微下垂,根本演不来大众认为的大眼睛美人。她没有遮掩自己,也毫不避讳提及自己在这方面的局限。

很欣赏像她这种有自知之明的人,对自己的优劣势有清醒的了解,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只选择合适自己的,量力而行。这种人往往走得更远,也能让自己的每份努力都不白费。

与之相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要么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帮他让他,要么觉得自己厉害得很,根本无法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倪萍曾写过这么一句: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

这话让我想起看到的一个小段子:老爸催促刚毕业的儿子赶紧找工作,不管是什么行业,先进去磨练磨练,积累工作经验。

儿子不屑地回了一句:“要去你去,反正我要找那种不必看人脸色,工作轻松点,工资高一点的活儿。”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看不到不足就算了,更加悲哀的是,他们对于别人善意的劝解和教诲还嗤之以鼻,非得等到撞南墙才肯回头。

难怪有人说:人最可贵的聪明,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03、懂分寸感,是最好的教养

孟非曾说:

“有话你就说,但应该知道分寸。做主持人也好,做人也好,我都愿意和那种懂得分寸的人打交道。”

所谓凡事过则损,我们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讲究分寸感。

相反,没教养的人,在分寸感的把握度上几乎为0,不知界限,往往还带着“揩油”的心理

有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去了香港就读研究生,很多之前不联系的“同学”纷纷找她帮忙代购。朋友没同意,因为自己学习紧张,时间已经很赶,根本没空理会,更何况自己和这些人关系也没那么亲近。

但结果,有人就理直气壮地撕破脸皮:“你不就读个香港学校吗,有什么厉害的,人在香港都不愿帮个忙,太小气了!算了,我也不差那点钱!”

朋友给气得够呛。

即便再有钱,再有地位的人,如果不知分寸,不懂得尊重他人,都无法获得他人的敬重和亲近。

懂得分寸,实际上也是给自己留后路,留人脉,把话和事做得太绝,想必日后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他人纵能相助也不想拉你一把。

分寸感,是对事、对人际关系的一个掂量,能说什么话,能说到什么程度,如何让对方感觉舒适,其实这些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

简单来说,这个时代,想要被人认可、喜爱,想拓宽自己的层次和人脉圈子,仅靠实力是不够的,因为——

如果没有共情力,你将无法和别人感同身受,无法获得高质量人际关系;

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你将一叶障目,无法持续快速度成长;

如果没有分寸感,你一说话就已经输了,无法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

因此,不要小瞧这3项能力,结交持有这些能力的人,把自己培养成这样的人,你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1 +1
巫巫欣

作者:巫巫欣。集宅和闹于一身的95后女生,在阅读和写作里寻找自己的第三空间,豆瓣号同名,欢迎交流。本文由MBA智库(mbalib)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复制成功
共情  能力  沟通  人际关系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