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BA智库·樛木
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其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她说:“人生一直都是不停的在爬坡,爬坡的时候你很痛苦,到了高峰的时候,那一刻是你人生最幸福的一刻,是巅峰的体验,然后你又开始进入下坡路。
人生就是一个不停的斗争,没有一刻你是赢的。”
刘媛媛,从差生逆袭上北大,到演说家冠军,一直到现在的公司CEO,一步步成为别人口中的高学历“带货人”。
从2020年7月到12月,五个月期间,刘媛媛完成了1000个小时的直播卖书时长,实现了1亿元交易额。
每一次睿智的选择,依靠的就是精准努力,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永远比别人强1%。
知名媒体人何加盐曾在文章中说:
“在农业时代,你比别人高明1%,只不过一年收获几百斤稻子;
在工业时代,你比别人高明1%,只不过每天多造几百个螺钉;
在当下这个时代,你比别人高明1%,可能将拥有整个赛道。”
比别人优秀1%,只需要1%,就能拉开你和同龄人之间很大的差距。
1、真正的牛人,只过1%的人生
知乎上有个高赞问答:道理我都懂,为什么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有一条回答是这样说的:“我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是我都做不到。就是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了。”答主在一家普通公司做行政工作,工资水平并不高,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毫无获得感。
于是,她每天都在无限的焦虑当中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如果继续安于现状,她将会失去抵御职场风险的能力。
但她却没有一个确切的方向,于是在计划清单上写着:
学习写作,利用业余生活开辟第二职业;
学瑜伽,如果有一天辞职了,还能做个瑜伽教练;
学摄影,接拍也很赚钱;
……
为了学习这几项技能,她一次性报了好几个班,每天忙的晕头转向,然而一年多了,她却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技能,更别提有什么进步。
作家梁晓声曾说:“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
刘媛媛曾在演讲中分享过这样一件事。她曾经去学驾照的时候,教练告诉她:“你看你,开车的时候总是左右飘,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开车的时候只看你眼前,你要把眼光放到远一点的地方,你才能走直线。”
热衷于探索如何学习的刘媛媛,马上发现这句话在个人成长层面一样适用:必须要在一年的计划之下,去做季度计划和一天计划,只要保证做的事情是统一的,就比大多数人跑得都快。她说:“太多太多的梦想,都是因为想的太多、计划不靠谱、根本不执行而流产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挖掘“无限可能性”只会是小概率事件,在这个时代,要想有所成,就应该在有限可能性里挖掘最大的可能,靠精准努力取胜。
在一段时间内,只走一条路,只翻一座山。
正如美国作家加里·凯勒所说:“我们不是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是一直暗示自己要同时做更多的事。”
真正的牛人,不会为了每件事耗费所有的精力,而是用极致的专注力做好最关键的要事。
2、无法比别人优秀100%,就比别人优秀1%
戴夫·布雷斯福德,作为天空队的新任总经理和执行主教练,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他被要求改变英国自行车运动员从未赢过环法自行车赛的状况,但他却不负众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了。
他将“边际收益总和”概念解释为“你在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中,都有1%的边际效益的提高”。他认为,如果你在与自行车比赛相关的每个方面都能够提高1%的话,那么,所有这些小收益加起来,成绩就会显著提高。
在准备比赛过程中,他们先优化基本的事情:赛车手的营养、每周的训练计划、自行车座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轮胎的重量。
但布雷斯福德的计划远不止于此,他们还在寻找提高1%的可能性:找出能够提供最佳睡眠的枕头并送到宾馆,测试最有效的按摩胶,教赛车手最佳洗手方法以避免感染等等。
执行这个策略之后,天空队在短短三年以后就赢得了这项赛事。在2012年,该队还赢得了奥运会该项目70%的金牌。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无我有”的竞争中,你需要比别人快1%;在“人有我优”的竞争中,你还需要比别人好1%。
专门研究牛人的何加盐老师表示:“在很多领域,如果你比所有其他对手领先1%,你将成为占有绝大部分或占有全部市场份额的成功者。
如果你比其他对手落后,哪怕只是极其轻微的一点点,你都将被无情淘汰。”
曾看到一位作者谈到自己的经历,让我深感细节的重要性。
毕业开始实习的时候,作者以为自己的满身才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却没想到日常画风竟然是这样的:
早上,老板接线给我,叫我倒茶到办公室;
中午,老板接线给我,叫我送饭到他的办公室;
下午,老板继续接线给我,叫我去办公室,怀着激动的心情,却没想到,老板只是有几款产品上的英文看不懂来问我。
于是当时的这位作者,从不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工作上很多事情也都是蒙混过关,只幻想着有朝一日大展身手,让老板后悔没有重用自己。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复印标书的时候,误把别的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订在了标书里面。因为这一个失误,公司失去了一笔40万的订单,这位作者主动提出了离职,失去了大好的机会。
在职场上,在每件事情上都比别人认真一点点,才能发挥出1%法则最大的效用。
你和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没有十万八千里,只有1%而已。
3、聪明人下笨功夫,愚蠢的人才找捷径
刘媛媛在演讲里的最后一段话是这样的:
“最重要的选择,是选择脚踏实地,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我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高瞻远瞩、是智慧的结晶、有很长的谋划,不是这样的。
我们也是被生活不断推着,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是在每个关头,我觉得我都没有选择错,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想过任何捷径。”
前几天在一篇文章知道了罗伯特·皮尔。
罗伯特·皮尔是英国最杰出的首相之一,他的成就得益于父亲从小就把他当作政治家来培养。
父亲让他背诵一些周日训诫,虽然他怎么也背不下来,但却毫无怨言,每天踏踏实实地坚持背诵,经过了日复一日地练习,他最终将所有的训诫内容都背了下来。于是才有了后来议会上,他在论辩中所展示出来的惊人记忆力,并且能够以非凡的演讲能力驳倒对方。
因为小时候踏踏实实的努力,“演讲口才”这一看似平凡的技能,也成为了罗伯特·皮尔最重要的政治立场表明利器。如果没有这段“下笨功夫”的经历,那么他不可能成为辩才,更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蜕皮效应”,根据MBA智库百科释义,指的是不断自我超越,实行自我否定才是不断成功的精髓。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要肯下笨功夫,在提升自我的过程中,主动寻找自己的突破点,才能一步步追求人生更高的目标,让每一次成长都像蜕皮而后新生一样。
《奇葩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人生中有捷径,捷径就很快成了唯一的路。”
习惯了走捷径的人,再难接受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更别提实实在在地精进自己。
真正能够有所成的,都是那些能够沉下心来,全神贯注地提升自己,刻意练习,不断创新,打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本领的人。
△
写在最后
在当下这个时代,你和第二名的区别不再是10000和0的区别,也许是101和100的区别。
选择比别人强1%,还是落后1%,就能决定你在这个赛道上能不能排上名次。
因为太多人无法专注,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你只要在一个领域上,比别人多坚持一点点,优秀1%,你就能干掉大多数人了。
我正在一点一滴积累这1%
2021-05-17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