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全国寺庙,正在被年轻人挤爆:我们这代人,上香比上班还卷

文:章陌矣

印象中,爱逛寺庙的一般的都是老年人;而如今,年轻人正成为点燃香火的主力军。

3月21日,话题#寺庙门票预定近50%为年轻人#登上热搜。

各个社交平台充斥着年轻人下跪烧香的身影。

网友甚至总结了一套“拜佛秘笈”:

想拿求职offer,得去卧佛寺,因为卧佛寺谐音“offers”;

希望考研上岸,得去灵隐寺,因为寺内有保金榜题名的普贤菩萨;

祈求事业成功,得去雍和宫,因为雍正经历了九子夺嫡,是搞事业王者。

《了凡四训》中有言:“命由我立,福由我求。”

这届年轻人却信奉“我命由天不由我”,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

墙内是祥和安宁,墙外是世俗嘈杂,遭受精神内耗的年轻人把寺庙当成了心灵的栖息地。

就在人们给佛祖报身份证号的同时,有人更进一步,直接住进寺庙,周末出家,周一还俗。

1.扎堆禅修,宇宙的尽头是带发修行

江西庐山风景区深处的诺那塔院禅修营,每个月的报名通道都被挤满。

有一期报名通道只开放10个小时,立马收到400份报名表,因住宿限制,只能接收50名人员。

有网友称:周五刚结束加班,就得赶最后一班绿皮火车,从北京一路坐卧铺睡到江西九江,到了周日再睡回北京,这样就可以有2个完整的白天待在山上。

组团去寺庙修行的年轻人中,有裸辞找不到工作的、有即将毕业的、考研失败的、遭受失恋的等等。

他们带着焦虑、困惑和迷茫上山,期望寺庙清幽的环境洗涤自己蒙尘的心。

32岁的网友@Violet在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运营,工作强度高,常常需要加班到深夜。而且老板常常骂人,让她时刻对自己的工作价值产生怀疑。

此外,她在上一段感情里遭遇了严重的PUA。对方灌输她很多负面情绪,逼迫她断绝社交,只能围着他一个人转。

为了排解忧虑,她只身前往诺那塔院,本打算只呆3天,后又延长至9天。

玩石子游戏、捡柴火、打坐、看日出、跟师父聊天,自由纯粹地行走在大山之间,让她紧绷的内心舒缓了许多。

从前跟同事出现摩擦,她会很容易生气,现在的她懂得平和以对。谈及自己禅修后的变化,她觉得“好像能听到自己骨骼生长的咯吱声”。

诗人阿尔蒂尔·兰波说过:“生活在别处,在沙漠/海洋,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

对都市失意者而言,寺庙内是一种别处的生活,山上成了赛博世界里唯一的精神净土,成了无数人心中解决烦恼的万事屋。

然而,山上的生活真有这么美好吗?

02、与现实割裂,周末出家比上班还累

寺庙禅修是公益性质的,但也遵循严格的规矩。

不能化妆,吃饭要有先后顺序,洗澡不能用带香味的沐浴露

不允许剩饭,剩下的菜汤也要倒进碗里喝掉,因为这是“惜福水”。

对习惯了夜夜笙歌的都市男女而言,山上最让人难熬的,是九点入睡,四点起床的作息。

网友黄绿灯说:“我起床的时候鸡都没起,与此同时市区里的朋友还在喝酒蹦迪。”

26岁的白领小徐,本想上山缓解精神压力,结果四点起床让她更显疲惫。

除了严格的规矩,还需要帮寺庙干各种粗活累活,比如打水、擦佛像、去斋堂帮忙做饭。

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那样:“连轴转的工作让人累到站着也想睡觉,有一次甚至在会上睡着了,结果被自己的呼噜声吵醒。”

肉体上的折磨尚且能承受,精神上的消耗更让人难熬。

寺庙内禁止说话,70%的时间都在大厅静坐、内观。

念经“既不知道别人在念什么,也插不上嘴”,和大厂黑话的难度差不了多少。

手机要没收,离开时才能取回。接受不了外界的讯息,有网友表示“感觉自己被世界遗弃”。

有人想逃离职,去寺庙躺平,却发现寺庙要求义工会茶道、会做新媒体拍摄剪辑、甚至会医术……

被世俗所累的年轻人想在寺庙寻一方清净,却发现寺庙不能改变自己早已内化的心性,也没有解决职场内卷的良药。

有句话说得好:穿衣吃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

吃斋念佛终究只是一种短暂的自我排解,与其一味向外求索,不如向内求解,专注生活本身。

03、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关心他们在求什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2月份,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飙到18.1%。

也就是说,在今年毕业的1158万大学生中,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找不到工作

而在职的年轻人面对高额的房价996/007的工作环境,既不敢谈恋爱、更不想生小孩。

人工智能GPT4问世,短短几个月,进化神速,让人不由担心,是否在不久的将来,就连脑力劳动者也将被大量替代。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个人只是一粒沙。

世间有多少事情不能如愿,多少阻碍无法跨越,多少命运无法抵抗。

这样令人无奈的现,让繁星可摘的热血少年变成了神神叨叨的现世信徒。

年轻人热衷求神拜佛、上山禅修,是看清真相后的顺从妥协。

似乎只有求助神明才能解决所有的不公和不幸,仿佛只有身处庙内,才能脱离世俗、享受清欢。

《观呼吸》一书中说,“无止境地忽略我们百分之九十地当下生活经验,之后,我们质疑为何生命如此乏味。”

个人改变不了社会大环境,但是可以改善当下的体验,关注自己的生活本身。

两个建议送给不甘在世间苦海中泅渡的你:

1.养成理财思维

寄托佛祖能让你一夜暴富,真正的富有在于有一个良好的金钱观。

节流。守住自己现有的财产,确保有存款可以让自己度过失业意外。

开源。增加副业,拓展收入来源,让自己的收入有保障。

有理财思维的人,懂得在丰年时积蓄存粮,而不是在荒年时去财神殿前长跪不起。

2.日常缓解压力。

压力不会在求佛的瞬间消逝,关键在于日常点滴的解压习惯。

写日记。每天记录下三个生活中的小确幸,让自己感知到世界的美好。

运动。跑步、做瑜伽、登山、游泳,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魄,还可以放松心情。

冥想。每天留20分钟,把脑袋放空,不去思考烦恼,专注自己的存在。

净慧长老提出过生活禅的概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人生本就是一修行,与其住在寺庙禅修,不如改变自己的心态。

忧虑的人,到哪里都是忧虑的。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写在最后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叫西西弗斯的国王,因泄露宙斯的秘密、违抗死神的命令,受到了众神的惩罚。

他受罚的方式是: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到达山顶后巨石滚回山下,他只能如此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直至死亡。

对西西弗斯来说,这个事情是无意义的,永远也达成不了,但他还是一次一次地把巨石往上推。

被时代的浪潮裹挟前行的年轻人们,何尝不像背着巨石的西西弗斯,明知逃离不了这一体系,仍然抵抗着压力前行。

只是理想的乌托邦不存在于盈盈的沉香、菩萨的佛珠和僧侣的袈裟当中,它只存在于人的内心。

解铃还须系铃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解开缠绕在身上的种种枷锁。

消极对抗,整理好行装,愿周一还俗的年轻人看清方向后勇敢出发。

共勉。

部分参考资料:
1.《去寺庙小住,在95后年轻人中爆火》,来源:一条
2.《第一批“周末出家”的年轻人,已经跑路了》,来源: 三联生活试验室。
3.《年轻人,扎堆禅修》,来源: 南风窗
4.《清净禅修介绍》,来源: 诺那塔院
5.《挤爆寺庙的年轻人,上香比上学还认真》,来源: 网易数读


人工智能再掀热潮,
ChatGPT 可能取代众多岗位
那么职人如何在建立危机意识的同时,
逆转危机,抓住机遇?
明晚8点,MBA智库联合紫荆教育副总裁一起带你破局,实现职场跃迁

免费报名:https://ke.mbalib.com/pc/column/930?from_source=zx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章陌矣,陌上虔行,静待花开,缓缓谱写世间冷暖。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2 +1
复制成功
精神内耗  负面情绪  内卷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