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董宇辉单飞,俞敏洪称东方甄选“乱七八糟”?有这4个迹象,公司就危险了

文/笑生

5月31日,俞敏洪作为嘉宾出现在美创始人张文中的直播间,当被问及直播带货经验时,俞敏洪自谦道:

东方甄选现在做得乱七八糟,没有任何向你提建议的本领。”

6月3日#俞敏洪称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的话题冲上了热搜,东方甄选股价下跌近3个交易日市值蒸发了30亿港元

此外,有网友发现,东方甄选直播间画风变了。

“您都来了,买一单再走吧”、“321,上链接”,主播用“嚎叫式”话术带货,跟之前具有知识输出、文化讲解的风格大相径庭。

对此,一些网友说“东方甄选,终究还是活成了俞敏洪讨厌的样子”。

无独有偶,一直把员工当兄弟的刘强东,前阵子在高管会上直言:

“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同时京东严抓考勤、缩短午休时间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也引起了广大打工者的不适。

每家公司都有痛点,尤其是经济下行的时代。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公司走向衰亡时,会有的4个迹象。

01、考勤越来越严,福利越来越差

任正非曾说:“三流的企业人管人,二流的企业制度管人,一流的企业文化管人。”

两个月前,之前项目的同事老宁找我抱怨。

“也不知道哪个公司领导犯抽,突然抓起考勤来了,加个班还要写申请,扯犊子呢?”

老宁情绪很差,跟他交流后才知道,他带的项目正干到关键点,几乎每天都得带着团队加班干到九十点,考勤制度一严抓,每天都得写加班申请。

最让他头疼的是,团队成员想调休,以前申请很简单,钉钉操作下就行,现在改成了线下申请,三级领导签字审批。

项目经常加班到很晚,白天调休半天也正常,制度改了后,他只能隔三差五去领导办公室递交申请,每次都得挨领导一顿训。

“现在项目关键节点,抓得紧呀。”

几天前,老宁给发了我一条消息,说是公司把项目奖金砍掉了三分之二,员工福利待遇也减没了,跟着他干的几个技术很优秀的兄弟,都受不了公司现在的制度,已经跳槽了,薪资几乎翻了一倍。

跟着又发了一条:“人老了,有心无力,忍着吧。”

考勤没问题,但突然狠抓考勤,还变相的扣减员工福利,那要么是公司遇到了经营危机,想要变法裁员;要么是想通过考勤来掩饰业绩上的不足。

公司要改变,要突破当前困局,但也不能寒了员工的心。

改变的目的是为了拿到更好的结果,让公司有更多的收益

不能只关注策略方法,而忽略了人心,舍本逐末

02、员工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低

姜上泉曾在清华大学演讲说:“降本与增效是实体企业的唯一出路。”

这两年,很多公司把降本增效当成了公司腾飞的经营方针

有些公司确实业绩大增,市场大卖,效率暴涨。

但有些公司,却是东施效颦,赔了夫人又折兵。

2022年,我作为外包人力,为一家保险公司(简称:保司),做技术服务

保司所有的核心技术研发,基本都是靠外包,当时外包人力有180人。

那年保司连续3年亏损,刚换了CEO,连带着各级部门主管都换了不少,其中就包括负责技术研发的主管。

新CEO上任第一把火,就是降本增效。

各部门领命,为各项降本增效指标忙起来。

新来的技术研发主管,大手一挥:单价高的外包全部砍掉!

我和同事们属实惊为天人,但甲方爸爸发话,我们的活计可就没了。

各个外包的领导,包括保司原来管理层人员,都来跟新主管沟通,商讨全部砍掉对现有业务的影响。

最后的方案是:把大量单价高的高级外包砍掉,换成了单价底的初级人员。

两个高级换四个初级,还能节省一部分成本

这降成本的方法,属实“高明”。

新来的主管是互联网大厂过来的,再沟通也没个结果,而且对我们外包来说,这样的损失不算大。

三个月的时间,走的走,来的来。

公司变热闹了,大半是新人,留下的几个关键岗位走不掉的老人,比如我,就遭了老罪了。

新人什么都不懂,技术上手需要时间,业务知识积累需要时间。

结果就是,人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低,运营部门的投诉一波接一波,生产问题根本推不动。

最后,新来的技术研发主管,还没过试用期,就被辞掉了,我们的老同事们,也回来了部分。

降本增效的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却被一些企业当成降低成本的法宝,胡乱施法,成本是降了下来,效率却不增反降,得不偿失。

03、目标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

目标年年有,今年特别高。

我们公司年终考核、评级、年终奖,都与利润、定额有关。

到了年底,部门一年收到的钱,扣去各种成本后(薪资成本、报销成本、领导分摊成本研发成本等等小十项),剩下的就是部门利润,然后,再把利润中的一部分给公司,这叫定额。

定额交完了,如果还有钱,再拿出一部分作为年终奖金发给员工

这几年,市场一年比一年差,定额一年比一年高。

我们部门已经连着两年交不了定额,然后倒欠公司钱了。

并不是没有利润,而是市场行情不好,作为外包公司,甲方爸爸给的结算年年扣减,员工薪资成本不断升高,一降一升,利润做薄了。

公司定额倒是稳步上升,前年260万,去年300万,今年350万。

公司领导从不关注一线经营情况,每月经营会变成批斗会。

“你要解决成本问题呀”“你要解决招聘问题呀”“你要解决用户关系问题呀”

实际方案措施一个没有,部门管理层也摆烂了,有问题就推给下面员工。

很有员工已经两年没发年终奖没涨薪了,知道今年定额又涨了后,都提出了离职

马云曾说:“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钱不到位,二是心里受委屈了。”

如果一个公司的优秀员工、核心员工陆续离职,原因也很简单,要么觉得努力不值得了,要么对公司已经不抱希望了。

04、收益越来越多,用户越来越少

一流推销员卖自己;二流推销员卖服务;三流推销员卖产品;四流推销员卖价格

说到销售,就不得不说到保险

我第一次知道保险,是在邻居福哥和福嫂刚结婚第二年。

有一天福哥和福嫂吵架,我去劝架,这才了解事情的原委。

福嫂的亲妹妹,暂叫她小刘,做起了保险公司代理人,然后就吆喝着让家人、亲人都去她那买保险。

福嫂经受不住妹妹说,就把结婚以来攒下来的两万块钱全都买了保险,至于买的什么险种,保的什么责任,一概不知,关键是这事福哥事后几天才知道。

福哥就去找小刘询问具体情况,那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福哥就要求退,要拿回钱。

没想到的是,钱没退也就算了,福哥还被臭骂了一顿。

到现在,福哥跟福嫂娘家人也不怎么搭理。

我后来才知道,小刘还让她爸妈投了六万进去,也不给退。

保险的名声很差,不是没有原因的。

很多代理人为了拿到佣金,是什么都敢说,尤其在农村,大家看是亲戚邻居,不好拒绝,不少人都买了乱七八糟的保险,然后又退保无门。

说到底,是保险公司制度出了问题,一味的推崇销售,一味的宣传佣金奖金晋升,无异于把用户往火堆里推。

管理层只关注直接收益,只关注短期利益,短期收益是越来越多,但客户投诉越来越多,真心的用户越来越少。

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长远的发展。

写在最后

公司出现以上4个迹象,管理者们就要注意了。

公司衰亡的路上,没有一个管理者是无辜的。

请多关注一线团队,关注真实客户,关注长远收益。

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公司才能更加持久,更有活力。

共勉。

作者:笑生。平凡职人,一边上班一边读书写作,深耕个人成长、职场晋升领域。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4 +1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