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为什么越混越好的,是经常偷懒的人?他们做对了这3点

作者:Oxbro

前几天“上班如上坟”的吐槽,再次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这次的目标直指某瑞汽车

这家曾经以自主创新品质卓越著称的汽车企业,如今却因为强制加班的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因为根据员工爆料,公司要求他们每周加班时长需大于20小时,且没有加班费,而且还有部门依照加班工时实行末尾淘汰。

工人可谓是被压榨到了极限,于是很多人就劝大家:打工而已,不要拼命!

看似是不负责任,但仔细琢磨大家就会发现,那些厉害的人,其实都很会“偷懒”。

这里所说的“偷懒”,不是磨洋工和偷奸耍滑,也不是躺平、摆烂,更不是逃避责任。

而是一种高效、智慧的工作方式,比如主动进行任务管理、能量调控,让自己长期在职中游刃有余。


01 为什么劝你在工作中一定要“偷懒”?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搞清楚咱们究竟是为什么工作?

直接来看,大约三点:

第一,通过付出劳动获取报酬

第二,产出高绩效实现升职加薪;

第三,个人能力得到提升。

这三点诉求咱们应该能达成一致。

那么为了这些是不是要无限制去努力呢?当然不是,咱们还要平衡好身体和家庭生活,否则这两样出问题那咱们的努力就失去意义。

搞清楚工作的三点诉求后,咱们再来看为什么一定要在工作中“偷懒”。

1)首先认清这个真相,不“偷懒”工作也是做不完的

看到有个网友抱怨:竞争太激烈了,工作永远做不完,办公室打个水都要小跑,最终只能加班,每天筋疲力尽,真担心长时间身体会出问题?

说实话,在当下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即便这样,领导可能还在担心咱们工作量不饱和。

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过各种奇葩公司,有公司监控员工去洗手间的次数,还有奇瑞汽车这样硬卷加班时长末尾淘汰的。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令打工人苦不堪言的两大管理机制——KPIOKR

这些指标本意是让员工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但往往这些指标和要求的设置远远超出了员工所能够到的极限。

尤其一些责任心很强的员工,自己会给自己加压,因为成功学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成功,那就是努力不够。而一旦进度不佳或结果不好,他们就会产生自责、愧疚。如果再碰上个PUA的领导,批评、打击一番,就容易陷入更深的情绪内耗

心理学有个词,叫“情感耗竭”,是指人被过度透支后,不仅对工作失去热情,还会有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试问这样的态下,如何会有好的工作成果?也势必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

电影《年会不能停》中,大鹏扮演的胡师傅在结尾RAP中就吼出了“我们不是螺丝钉,我们是人”,真是扎了职人的心。

所以,咱们一定要清楚,工作是做不完的,适当“偷懒”,方能细水长流。

2)科学研究指出,大脑是需要“偷懒”的

咱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脑力劳动后,脑子会越转越慢,像锈住了一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这在科学界早有解释

咱们处理工作时,需要大脑中一种叫谷氨酸的质,它像快递员一样,将大脑要处理的信息从一个神经细胞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随着不断用脑,需要传递信息的谷氨酸也越来越多,浓度就越来越高。

而谷氨酸浓度过高时,就不能在大脑中及时代谢,这就会影响咱们大脑的运转速度。

尤其在咱们做更烧脑的理性思考时,负责做出理性选择的部位——大脑外侧前额叶皮层(IPFC)的谷氨酸就会堆积过量,导致大脑转不动了。

咱们经常说的“大脑宕机”就是这个原因。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简单来说,就是要消除大脑里堆积的这些谷氨酸“废物”,这时你只需停下工作,让大脑休息一下,这样大脑所需要的谷氨酸就会开始减少,浓度慢慢降下来后,大脑就又恢复之前的态了。

有实验表明:成年人平均工作52分钟、休息17分钟,在这个节奏下效率是最高的。咱们上学时一直采用的上课45分钟、课间10分钟的模式,可能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你看,相比于一直在座位上吭哧吭哧低效地用功,间歇性的“偷懒”才是更可取的,科学用脑,效率更高。

3)不懂“偷懒”,就会忙到没时间思考

之前看到一句话: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思考。深以为然。

有个大学同学就跟我讲了他和另外两位同时入职同事的成长故事。他和小张、小陈都是985毕业,三人能力差不多,他们开始都很拼,没两年都成了部门骨干。

这之后他们三个的工作方式慢慢出现差别,小陈承担了部门非常多的重要任务,脏活累活没少背;而我这位同学和小张则有意削减日常工作,一些重复性工作,能少接就少接,他俩更关注核心工作的质量和个人能力成长。

随后这些年,我这位同学和小张已连升几级,而小陈仍然原地踏步。

一味低头苦干、蛮干,没时间思考,咱们就无法得到沉淀和成长,也得不到晋升薪酬上的回报,陷入“瞎忙”的恶性循环。

还有另一种情况,咱们当下的公司不值得长期追随。这时咱们如果还不醒悟,仍沉迷工作、自己感动自己,那到头后悔的是自己。聪明的做法是“偷懒”,早为将来跳槽或转行做准备。

工作中“偷懒”为自己铺路的典型代表,当属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老师,他就是靠着在电厂工作“偷懒”搞创作的。他在采访中还有一段颇为精彩的表述:“在岗位上写作,你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

所以,一定不要让自己忙到没时间思考,而是要懂得未雨绸缪,在“偷懒”中精进个人成长


02 “偷懒”是一门高深的技术

该如何进行偷懒呢?那么多KPI在头上悬着,那么多任务在日程表里摆着,还有领导的不断催促,可见“偷懒”真是一门高深的技术活。

从“偷懒”的原因分析中看到,咱们“偷懒”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个人盈余时间,以实现工作的三点诉求。所以如何“偷懒”的问题就转化为如何在工作中合理获取更多个人盈余时间的问题。

咱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入手:

1)锚定目标,永远做最重要的事

从前常说,“人生就是一马拉松”,这让人觉得应该一成不变的努力。但最近看到另一种说法,“人生就是一系列的短跑冲刺”,只有关键时刻需要咱们全力以赴的奔跑。

管理学中的“二八法则”认为:20%的工作产出80%的绩效。因此,咱们一定要找出工作中最重要的事,对他们重点投入。

想想工作中哪些事是重要的?

第一是领导一直关注和强调的事,这个无需多说;第二是对公司、部门很重要的事,这种千万不能砸在咱们手里;第三就是对咱们个人成长有益的工作,当然这点也可能与前两点重合。工作中的其他部分都是不那么重要的。

对于那些重要的事,咱们必须集中精力和资源交付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成果;对于没那么重要的事,有的做到60%即可,有的做到30%即可,甚至有些事拖一拖就根本不用做了。

正如美国作家弗朗辛·杰所说:“我的目标不是做得更多,而是让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更少。”

所以,识别出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投入主要精力,而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酌情投入即可。这样既能产出高绩效又节约了时间。

2)建立边界,不做吃亏的“老实人”

有句调侃工作的话:“工作只分两种,一种是关你屁事,一种是关我屁事”。

话糙理不糙,工作中好说话的“老实人”,往往吃力不讨好。

有网友分享他的经历:他平时好说话,领导给的活也最多,但有次部门需要人背个最低档绩效,结果找谁谁都不同意,最后领导说服他顶了这个锅。

没有边界,不懂拒绝,就是吃亏的命。

除了学会拒绝, 咱们也要主动筛选领导布置的工作。仔细想想,你的领导是不是“出尔反尔”的人?例如,临时让你做个某方面数据分析,交给他时却被告知不需要了。

这个问题如果不控制就会增添很多无用功。

3W法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what,你要的具体是什么;第二why,为什么要这个,要实现什么目的或结果;第三when,什么时间要。当他思考完这三个问题,可能就会砍掉不少临时起意的任务。

而当你拒绝不掉领导的任务,同时手里又有很多活时,你就需要管理好他的预期。咱们可以问他紧急吗?什么时候要?自己还有1、2、3等任务,如果再加入这个,那么其他任务延后到某个时间是否合适,以此让自己有宽裕的处理时限。

所以,要建立自己的边界,避免做吃亏的“老实人”。

3)重视方法和工具,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具有懒人思维的人似乎更聪明,因为他们总是绞尽脑汁寻找更简单高效的做事方法。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咱们遇到的问题,别人大概率也遇到过。

这里分享三点高效率工作方法:

一是搜一搜。遇到的问题多互联网,海量信息中一定有可参考的经验或案例,但前提是要学会如何用关键词多维度、高质量拿到答案。

二是问一问。遇到困难不要闭门造车,可以问问老同事,就可能找到相关人,这在他们那可能不算难事,甚至是别人做过一遍的事。

三是学一学。不要只顾低头干活,多学一些提升效率的工具,例如Excel的高级公式可以提升数据分析效率,ChatGPT可以提升创作效率。

有了以上的思维和行动,你自然能更高效完成任务。咱们要注意一点,工作可以做的又快又好,但不要着急交。

当咱们获得越来越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偷懒”了。可以在工作间隙小憩,进入科学用脑的正向循环,也可以修炼自己的工作技能


03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人生是自己的,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也只能是自己。

我们羡慕胖东来那样给钱给闲、又让员工有尊严的公司。而现实情况呢?我们遇到的大都是某瑞汽车这样896、007成常态的“奋斗者文化企业

工作是做不完的,如果咱们不觉醒,就会被拖入低效努力的漩涡,甚至还会自我感动,但终究是一空。

面对堆积如山的任务,持续的高压环境,咱们要有“偷懒”的智慧,合理调控任务、提升工作效率、聚焦个人成长

愿我们都能学会“偷懒”,以积极的心态,高效工作、快乐生活,让自己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Oxbro,努力成为马拉松赛道上最能写的泰拳手。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16 +1
复制成功
偷懒  打工  工作  指标  思考  目标 

立即了解→mini-MBA——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亲授,结业即获清华证书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