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红筹上市开始进入民营资本视线的,是2000年前后互联网企业的上市。当年,中华网以及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的密集上市,促成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的第一波浪潮。于是,纳斯达克、风险投资、海外上市等等,开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已是热浪袭人,各种门户概念的网站层出不穷。其中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独领风骚,虽然尚未盈利,但人气已是异常旺盛。
曾在摩根士丹利任职的曾子墨在《墨迹》一书中回忆:“1999年,互联网热潮席卷欧美。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名字前面冠以e或者i,又或者后面加上com,就会迅速变身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其年纪轻轻的创始人也将立刻身价倍增,富可敌国。”
当时,具有港资背景的中华网抢先于1999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其股票代码取名为CHINA,因而成为纳斯达克无可争辩的“首家中国网络概念股”,并得到投资者的极大追捧(其20美元的招股价,开盘即升至60美元)。
这家名不见经传、排名非常靠后的中文网站,能够抢先上市并获得如此追捧,无疑强烈刺激了国内的三大门户网站的上市进程。
曾子墨详细描述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之间的“新浪争夺战”,摩根士丹利借着王志东新当选新浪CEO的机会,最终反败为胜成为新浪的上市保荐人。她形容新浪确实是摩根士丹利“抢”来的,而且是“明目张胆、硬生生地从高盛手中抢来的”。
但是,新浪的上市却远未有中华网那么幸运。2000年4月初新浪上市前夕,纳斯达克的互联网泡沫已经临近破裂状态。王志东回忆道:“我们开始路演的时候,纳斯达克指数是4900点。等一周以后,从新加坡到纽约,纳斯达克变成3400点,一下子缩水了四分之一。当时最恐慌的是,泡沫破灭了。”
正是在这种资本市场异常严峻的形势下,新浪以远低于预期的招股价,逆势登陆纳斯达克。新浪上市当天,原本有11家企业计划上市。但后来有9家企业因股票认购不足而临时撤下来,无限期推迟上市。
而晚于新浪两个多月上市的网易和搜狐,则更为悲惨,网易甚至一上市即跌破发行价。
接下来便发生了众所周知的“纳斯达克股灾”,股指被横斩3/4,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了长达三年的“冬季”,三大门户网站一度沦为一美元以下的“仙股”,甚至面临被摘牌的危险。
然而,三大门户网站也是幸运的,他们抢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上市融得了了一笔资金,以使自己得以熬过漫漫的三年“冬季”。事后王志东形容道“新浪总算是赶上了末班车,是从门缝中钻出来的”。从中不难读出王志东当时“面对复杂对局势的焦虑、最终惊险逃过一劫的幸运”之双重心境。三大门户上市之时皆未实现盈利,而亏损的企业(无论前景如何的美好)在国内无论如何是无法上市融资的,若非纳斯达克,只怕三大门户皆难以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季。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