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标签云
评论汇
每周精读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分配制度即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有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以及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一)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以农村为突破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企业中,实行放权让利,提高企业的自主管理权利,从而从根本上破除平均主义。责任制的明确划分,把农民的收入与他们的劳动成果挂钩,把职工的工资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这些都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人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十二大确定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管理原则,这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