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40s足够判断一个人?导致“首因效应”的罪魁祸首原来是...

  据说洛克菲勒的创立者约翰·D·洛克菲勒是观察人的高手,他只注意所要观察人物的同事是如何看待这个人,根据对方的居住环境,就能发现其真实的面貌。如随意看看书柜上所摆放的书籍,即可了解对方的“兴趣”。我们熟悉的很多电视剧,例如《读心神探》、《神探夏洛克》等,其中都有关于研究人动作、行为、表情等相关剧情,所谓“读心术”也一直被“神话”。

  在我们日常交往中,很难像神探们那样一眼就看穿对方,但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却会对以后的认知产生相当大而且长远的影响。因为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在1957年做了一个实验:向四组大学生介绍某个陌生人,向第一组介绍时说他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向第二组介绍时说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向第三组介绍时,先说他是性格外向的人,后说他又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在向第四组介绍时同在第三组介绍时的说法一样,只是次序颠倒了。随后洛钦斯要求四个组用上面介绍的术语来描述这个陌生人。第一、二组在描述时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第三、四组对陌生人的印象完全与提供信息的次序相对应。洛钦斯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首因效应”。

  有人提出,“首因效应”的影响就在于你可以只用40s左右的时间就对一个人作出判断,那么,在短暂的一刹那究竟是什么在影响我们?

  1、外貌与着装

  就如看到西装革履的男士,我们会率先判断对方可能是商务精英;见到蓬头垢面、皮肤粗糙的人,就会觉得对方个性粗野。虽然我们常常将“不以穿着论英雄”挂在嘴边,但不能否认的是,外貌与着装基本上是我们认识对方在第一时间会关注的,并且会在意的。

  为什么在求职的时候会再三强调,需要穿着整洁,特殊职业要穿着正装,化淡妆,目的就在于给面试考官一个优良的印象;同样,在“相亲”、“见家长”等特殊合,无论男女都会对自己的外表格外在意,不希望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不可靠、不靠谱的人。

  2、个体特征

  按以往预先设定的几个范畴来了解对方,如根据对方的年龄、长相、体格等判断,认为对方理应是什么样子的。就比如潜意识下,我们就会将女性、小孩、长者视为弱者,带有一定的关怀或同情,例如在国外,有不少法院检察官主观上更加偏向女性受害者的案例

  另外,也会有依据自身情况以己度人的,例如自己是一个身体健康并且做事稳重的人,遇到体力不佳的人,就很有可能在很多时候认为对方是需要自己帮助的,并且提前伸出援手。

  3、过往的经验

  根据自己以前与特定人人际关系的经验,而对以后见面的人使用同样的经验。例如以前你接触的A的性格如此,而即将见面的B正与A有相同之处,所以你判定B的性格必与A类似。

  在近期热播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中,IT男阿爽就因为有朋友公司设计的一款游戏被一女性私下交易给别的企业,自己好友受到巨大损失的同时还面临官司赔偿等问题,就对IT界的女性存在极大的偏见。当计算机系的女主角贝微微出现的时候,就本能地认为对方“非善类”、“不可信任”并在工作中刁难她。

  4、机能的特性

  例如人的嘴巴是用来说话的,看到嘴巴大的人就将其判断为“不能保守秘密”;看到一个口才极佳且能旁征博引的人,就推测其“智商很高”;遇到一个戴着眼镜并且非常斯文的学生,就觉得对方“读书刻苦”等等。

  有不少人带有“薄嘴唇的人刻薄”等类似歧视性观点,这类想法让不少人觉得委屈但是又无法去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毕竟机能特征是比较难以更改的,不能像着装等通过一定的修饰去改变。

  5、短暂性的观点

  根据对方“笑的样子”的暂时性现象,断定对方是个“善良开朗的人”,不少人一定深有体会。看到对方笑得很甜就觉得好相处,将暂时性的事以永久性的观点加以解释

  在所有的职业病中,空姐的“微笑”被视为影响最深也是最持久的。很多服务行业都会要求其职员市场带有面部微笑,甚至为了一个“微笑”的动作开了标准化课程等等,目的就是希望给客户一个最初印象,觉得服务很周到。

  有一些“首因效应”可能并非来自于我们所见到的。例如“声音”就能给他人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有些人的声音轻缓柔和;有些人的声音带有沉重威严感。当我们无法从个人的脸部表情、动作去掌握其心态时,往往可从对方声音的高低、大小与音律去揣摩其喜怒哀乐情绪变化,例如面对重要人物时,有的人声音总是会不自觉变得尖锐,这是因为意识到对方的身份而紧张所造成的;在别人面前说话时,声音会提高,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同对方交流时候,“他”或“她”的言词用语也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其的第一印象。例如,很多人不会特别喜欢那些开口闭口都是“我……”“我的……”的人,因为会觉得对方太过于自我,但其实可能对方只是渴望被认同,甚至可能是缺乏自信。在心理学上,幼儿强调“我”是希望能从母亲那里获得安全感;而成人如果对于自己的存在缺乏自信,无法与环境保持协调,很有可能会经常强调“我”这个字眼。

  其实我们都很明白,40s的时间里是绝对不足以让你去认识或者了解一个人,也不能给对方做一个“预判”,但仍然会不自觉陷入“首因效应”的陷阱。我们一方面要懂得利用“首因效应”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另一方面也要谨防“首因效应”误导我们作出错误的决策,给自己同时也给对方一个公平的交往机会。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如需转载,请申请授权,并按要求注明来源、作者及本页链接,否则违者必究】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6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