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制造业一片萧条的背景下,大多数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陷入了迷茫,而站在另一个角度,我们又不得不说的一个事实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可比购买力,中国目前进入中产阶级的人口大概有1个亿,约占14亿人口的7%。而中国企业能够为中产阶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连1%都不到,不能满足的需求,这部分人选择去美、欧、日购买,每年的金额是多少呢?1万亿元。
除此之外,中国农村的城镇化、教育、健康、环境保护这些领域的机会更是不可胜数。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中国经济保持5%以上的增速还会有10年左右,这比发达国家的1%、2%甚至负增长已经好很多。再加上中国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和显著的消费梯度,若干年之后回头看,我想绝大多数企业家一定会说:原来2017年中国的生意如此好做。
那么,中小制造企业该如何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这一形势呢?笔者认为,核心在于避虚向实,重新定位,聚焦精准求突破。
避虚向实
近年的创业潮、投资潮,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做实业的人的心。大家认为,要么我的企业技术含量不高,没有题材,不如放弃;要么把资金抽离去做金融投资、风险投资,甚至炒房子;还有的干脆把企业交给别人管,每天钻到所谓的投资人圈儿里,看各种项目。
这里,不得不给大家泼点冷水:第一,不是所有项目都适合引资、上市;第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投资人;第三,全社会都是投资人,我们该去投谁呢?业无贵贱,只要能把自己手上的产品、业务做到足够好,市场并不缺乏。我们目睹了卖馒头的企业能够做到10个亿,日本的二郎寿司,一家寿司店的收入胜过100家;格力一个空调产品也做到了1000亿元,说明什么呢?所以,还是需要大家沉下心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精,深入揣摩客户需求,相比其他对手做出比较竞争力来,如此,在中国生意肯定不愁做。
重新定位
当前的社会需求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有大的起色,面向国内市场将是绝大多数制造企业的选择。而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已升级,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信息化,使得制造企业的业务由M—B—C直接过渡到C—M,这就要求制造企业对自己的客户和流程进行一个全面的审视。客户需求变了的,要分析能不能跟上这个变化,跟上的成本有多高;如果跟不上,需要重新开发目标产品、寻找目标客户、构建新的赢利模型。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可能还没有这么悲观,往往是原有的业务还在,但利润开始走向微薄。这个时候,对企业核心业务或产品的重新定位就非常重要,通过现有业务的维持运行,向新业务输送血液,供给新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利用2―3年的时间完成转型,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在新业务的选择方面,一定要关注三个特点:趋势、刚需、高频,即上述业务是否符合产业趋势,是不是明确的需求,是否有一定的需求频次。就一项业务而言,三个特点全具备可能比较难,但全不具备的话,就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力出一孔
当前很多制造企业的问题是,都在寻求转型,但转型了数个甚至十几个产品,居然都不如原来的产品做得大,为什么?选产品、定位方面一定有问题,不够精准。一般来说,制造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多个产品以平衡风险,但这种选择一定有一个是聚焦的,或者聚焦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如液压技术),或者聚焦于特定的客户群体(老客户的相似或相近需求),在没有完全做好一个产品之前,笔者甚至不建议企业涉足第二个产品。未来的市场竞争,不是在一公里的长度上深入一厘米,而是要在一厘米的长度上深挖一公里!如此,才能在市场中占住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地,进可攻,退可守。对于中国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来说,只要一个产品能够做得很好,很有竞争力,市场空间就足够养活企业,而且能够让企业活得很好。
对于中小制造企业来说,避虚向实,考验的是企业家的定力与决心;重新定位,考验的是企业家的视野与应变能力;而聚焦精准求突破,则是考验企业整体的运营能力,能否力出一孔,持续坚持投入。
这三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而在笔者看来,一家好的企业并不一定战略有多么高明,难的就是持续、用心、专注地做好一件事、一门生意,能否真正做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近年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工匠精神”,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能不仅仅是一种方向的指引,更是生存之道。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