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常用功能
A A
  • 超大
链接已复制好,马上发给小伙伴吧~

MBA智库资讯,汇聚中国主流的商业管理新闻

三分钟热度的人,做的了“斜杠青年”吗?

  我曾经是一个很三分钟热度的人,从大学到前面的十多年,我学过法语、西班牙语,上过新东方,考过英语口译,哦,还学了钢琴、吉他和素描,怎么说呢,每一次有了想法我都是充满激情地去行动,也很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是不能长期坚持。我也曾一度怀疑,难道我就是一个不安分却又害怕困难、不能坚持而最终将一事无成的人吗?不,我真心不想承认。

  我继续学习、尝试和调整,终于在学习了几年的生涯规划认识了更多的人和事后,开始清楚自己的特质和价值观,逐渐确立并实践兴趣焦点,从而顺利成为一名多重职业自由职业者,而当我看到“斜杠青年”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提及和认同,很想和“三分钟热度症候群”的伙伴们说:亲,还在自责吗?来吧!我们的春天真的到了!

  今年初,一篇《“多重职业”成为全球新趋势》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其中提到:“斜杠”翻译自英文“Slash”,是2007年纽约时报的一位专栏作家提出的,她说,很多年轻人不再满足单一的职业,而是选择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会用斜杠来区分自己的不同职业,比如,大卫•李,大学讲师/摄影师/美食作家。其实稍微观察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多重职业者,特别是在北上广,一个写字楼白领,可能还是个瑜伽私人教练、公益组织发起人,顺便做做Airbnb房主和在行行家。总之,只要你在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对应的平台上找到客户、兑换收入,而“斜杠青年”就是这样一群人的代名词。

  然而再想想,“斜杠青年”真的是这些年才出现的吗?根本不是,随便列几个人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达芬奇,他除了是个大画家,会画鸡蛋和蒙娜丽莎之外,还是个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解剖学家;再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是著名的政治家,但还是物理学家、出版商、作家,发明了避雷针和双焦点眼镜等等。可能你会说,这些人都是天才,我们普通人根本做不到,但是天才也是人,他们能在短暂的生命里做到这么多事情,说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斜杠青年做到极致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很多的著名人物是斜杠,杰斐逊、丘吉尔、南丁格尔)。

  无论是这些著名的斜杠,还是普通的斜杠,我觉得都可以归类为是一种““多面向发展的人”(玛格丽特•罗宾斯婷在她的书《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小时》中有详细阐述),这样的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他们喜欢多种多样的事物,不愿意只追求一样东西。第二,他们更注重可能性和创造力,不喜欢按部就班死板地做事。第三,对他们来说,成功意味着更多的体验和征服挑战,而不是权力和金钱。也就是说,他们往往精力充沛、充满好奇,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太考虑现实的约束或别人的看法;他们不喜欢被安排、被贴标签,更想保持活力去实现或者说创造更多的可能;他们很难把一件事天长日久地做下去,因为体验过、征服过就是最大的乐趣和满足,他们很可能被称作理想主义者,因为经常主动放弃更有前途的职位或挣钱的机会,转入新的方向。

  如果你既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又觉得这些特征句句躺枪,很可能也是一个“多面向发展的人”(当然你也可能是能力不足、注意力缺失或习惯性逃避,本文暂不讨论),然而问题来了,为什么从人格特质和价值观来说,大家是差不多的,有些人就发展成了生活精彩、收入可观的斜杠青年,而有些人却还是停留在三分钟热度和自我怀疑的层面呢?有很多文章在试图给出方法,比如怎么做时间管理、怎么提高专注力和自控力等,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首先来自认知信念,如果你想从根本上改变三分钟热度,我认为可以先检验一下是否存在这两个想法:

  第一、我不能同时做很多事,我必须确定一个人生方向。根据以往的社会经验,人们普遍认为,一辈子安安分分地做好一件事是最好的生存策略,但对于一个兴趣广泛的人来说,要从众多喜爱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并将这一个作为终身方向是件痛苦的事,他们害怕选错,害怕错过自己的天赋和更精彩的人生,所以他们总想多做些尝试,但又不敢尝试的太多太久而落后于人,所以他们看似三分钟热度,其实是想郑重地选择出人生方向。但时代变化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让多重职业成为可能,让我们不必再纠结于到底选择哪一种职业,斜杠青年的大量存在也证明了:我们可以同时做很多事,并且做的都不错。

  第二、成为顶尖高手要用1万小时,我现在才开始是不是太晚了。多面向发展的人一般不缺少行动的勇气,并像很多人一样,渴望成为某些方面的顶尖高手,当他们听说要成为这样的人可能要用上1万小时,而自己没有什么基础,和专业的人比起来又起步太晚时,就容易退缩和放弃(但遇到下一件感兴趣的事时,他们还是难耐心痒要尝试一下)。其实,就算1万小时的理论是正确的,就算你是零基础,也不过是每天三小时一共十年的时间,对于未来几十年的人生来说,十年并不算什么(想想我们曾经浪费了多少时间吧),而如果你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只要1000小时就可能成为某些行业专家,给你带来人生的改变,别忘了我们说过,多面向发展的人更需要丰富的人生体验,未必像你自己想象的那样,非要成为顶尖高手。

  所以,如果我们能破除以上两种限制性的想法,就可能既允许自己同时做几件感兴趣的事,又不因为1万小时而吓唬住自己,也就可能开启有意义的、持续性的行动。那么,要真正告别三分钟热度,成为一个斜杠青年,我这里还有几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您且听听看。

第一步,分辨真兴趣还是伪兴趣。

  三分钟热度的人看上去兴趣广泛,什么都会一招两式,但这些兴趣真的是你的兴趣吗?有没有一些只是因为看上去很帅,比如吉他;有没有一些只是因为别人都在学,比如英语。当你去追问一下自己:“我真的喜欢这个东西本身吗”、“学这个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能改变什么”、“是不是非要学这个不可”时,你就会有更清楚的答案。我自己回忆,当初去学各种语言是我真的很喜欢语言本身吗?不是的,我对单词、发音、语法其实没太大兴趣,只是有一种幻想,学好了外语我就可能出国、进外企、做同传,而这些对我来说意味着能扩充眼界,更加自由,更多的人生体验,那么反过来,如果我追求是这些价值,我一定要通过学语言吗?还有其他我更感兴趣更擅长的方法吗?这样来回地追问自己几次,基本就能分辨出是真兴趣还是伪兴趣了。

第二步,确认你的兴趣焦点组合,不要超过5个。

  如果经过第一步你筛选出了一些真兴趣,比方有写作、演讲、画画、尤克里里、园艺、拉丁舞等七八个选项(好吧还是我自己),下面你就需要聚焦了,聚焦不是让你彻底地放弃某些兴趣,而是让自己在未来的三年先做好某些事,等这些事做的比较满意了,再做其他的事。你可以选择其中的3-4项来作为第一份兴趣焦点组合,既能满足多样性又能兼顾时间精力,科学论证最好不要超过5项。如果觉得困难,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或许能帮到你:三年后(时间再长对我们来说太遥远),在你的生日庆贺party上,你最亲密的4个人可能用什么样的特质或成就来描述你?在他们眼里,你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未来几年要着重去做什么,确定了兴趣焦点后我们就可以围绕焦点来设置目标计划、每天的小任务,如果执行一段时间觉得不合适,及时做调整就好。

第三步,选择贴近兴趣焦点的工作副业社群

  有些人选择了自己的兴趣后之所以不能坚持,是因为和现实的工作离得太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和价值,而据我所知,很多人是希望把兴趣发展成职业甚至是事业的,那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更加贴近兴趣焦点的工作、副业或社群呢?比如我喜欢写作和演讲,我希望更多人通过生涯规划过上更理想的生活,于是我选择去做职业生涯方面的培训,为了做好培训我就需要不断地锻炼写作和演讲,你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适合我的工作。如果你的能力不能马上成为一个培训师,你可以先去参加相关的社群活动,比如头马、橙子学院、行动派,在社群中既能认识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又能有很多机会去锻炼并得到反馈,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投资做一些专业的培训,尝试副业先搞起来(互联网上处处是机会,没有机会自己也能创造机会),总之,你在兴趣焦点的范围内浸泡得越多,就越能尽快地把它发展成职业。

第四步,设置有趣而多变的短期目标

  有时候,即使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目标和行动计划了,还是会懒惰、拖延,有倦怠感,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因为人们天生就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吸引,更何况是多面向发展的人,那为了维持热情和活力,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天性来设置短期目标啊,比如我有一项兴趣焦点是健身,那我可以这个月上瑜伽课,下个月和好友去徒步、跑马拉松,再预约闺蜜拍一套运动写真,总之,怎么有趣怎么来,用事件和情境来激发自己的动力,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打卡计划和事项清单,短期来看你还是各种玩,但长期来看,你已经在悄悄地积累和改变了。

  好了,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总是感到内心有一股蠢蠢欲动的洪荒之力,那我们真的要高兴,因为只要你认同自己的特质,专注于几个兴趣焦点,锻炼出扎实的技能,你就可以在这个时代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成为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斜杠青年,去创造更加接近本性、更加自主多元而有意义的生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28 +1

文章评论

总共收到0条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还没有帐号现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