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问我,自己所在的行业这几年年来不景气,自己所在的企业是这一行的龙头外企,但是这几年业绩都很差,虽然自己已经不再看好,但已经做了好几年,而且这个行业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倒,总是存在的,现在企业文化倒是不错的,而且他的工作是偏技术的,换行业基本要重新开始,全丢掉又觉得可惜。
是不是要换个行业,什么时候换,怎么换,如果换不好怎么办?也是很多人会常有困扰的。
在选择工作时,行业、职能、组织是核心要素,城市和人际关系是重要要素,综合决定了金钱和未来的发展空间,直接影响了工作满意度。这些要素形成工作的结构体系紧密关联,只要有一个变动其它就会不同程度发生一些变化。行业决定了工作内容,影响工作方式,工作环境的选择,行业是核心要素之一。
现在跳槽已经算是正常的工作中遇到的事了。从我们公司的数据也能看出,现在的跳槽频率越来越高,有些行业如IT业,以项目为工作周期,3-6个月出现跳槽行为都不是罕见的事。但即使跳槽这么频繁却也能被接受,主要是职能是不变的,IT业有些虽然换公司频繁的人,只不过是因为项目的问题,而自己的所有技能都能有延续。
因为如果想要有职业上的发展,一项工作综合的能力一定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如果职能能延续,跳槽时换组织(公司)反而是最容易的事。
但换行业考虑的东西就会更多些,很多人换行业之所以为难,往往是行业和职能捆绑,换行业职能也要换。比如有些行业除了通用职能和前端的销售人才外,专业职能比较窄,通用性差,尤其是研发,生产,越是后端的技术要求高的专才要求越高,通用性越差。
人对不稳定和变化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每个人不舒服的点会不一样,人都喜欢有些熟悉的东西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变化。换的程度越高,越激烈,就越不适。换行业和换城市都是不适感强度较高的。
每个人承受力不一样。虽说现在信息交流方便了很多,我们工作的人,大部分是不具备很大的冒险精神的。
尤其是专业技术型人才,专业本身的要求就要求谨慎细致稳定,在换工作时这部分人是最被动的。但相对来说,从后台转前台有可能,而前台转后台就更难了,如原先研发转到另一个行业做市场或销售,这种转职能最好在本组织/公司内实现,再转行业,实现两级跳,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如果销售转研发,也许只会有极特别的情况才有可能。
每个有一定追求的人,主观上都有进步的愿望和变动的想法,但在行动上,有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有对将来的不自信,有对过去积累的可惜,也有着现实的约束。往往最后能实现的很少。
大势不好时,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小。不因为你的勤劳努力就能保证饭碗。而且人在一个行业,一个工作时间久了,容易视野窄化,也就是越来越对自己的工作留恋,对外界的变化变得迟钝。
当一个行业好的时候,会让很多人有错觉,会一直好下去,总能找到成功或永远成功的理由。而一个行业不好的时候,大家又有侥幸,总会觉得会好起来。实际上,大势已去时,行业要么引入全行业的新技术行业改造,要么行业的逐步消失被其它行业取代得面目全非。
如果行业大势不好,我从来都是建议尽早应对,如果出现下列情况:
1、行业玩家变少
2、有实力的玩家撤出
3、寡头盈利状况较差甚至亏损
4、穿透性的技术创造出新的方式能提供自己所在行业服务。电力、网络、AI之类都是穿透型技术,即每一行都会用到的基本技术。
都是明确的信号,行业在发生巨变。几乎没人能完全准确的预测趋势,我们普通人更无法判断,更不能扭转,但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做好准备,打造自己的适应性,准备好应对之策。
跳槽最大的纠结之处是抛弃掉原先拥有的经验、人脉,转行面临的压力更大些,总之,如果既要换公司,换行业,甚至要换城市,换的幅度越大,越没有安全感。
其实最大的冒险是不做改变。
如果关心一下职场成功人士的职业轨道就会发现换行是很常见的事,我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高层都不同程度换过行。行业在风口上时,普遍薪水、发展前景会好,“风口上的猪都会飞”不仅是公司,也是个人的机会。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起薪年薪十万加以上的不少,年薪百万的比率远高于其它行业,就拿热播的《我的前半生》中的咨询业说吧,虽然有些场景比较雷人,涉及咨询业各层级的薪水并不离谱。当然,尽追热点自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热点未必是你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但这些往往是高市场价值的,而高市场价值的行业资源必然聚集而丰富。
而行业不景气,也会影响整体薪资水平,最要命的,同样的起点的同学,十年后有可能在有的行业年薪过百万,有些行业二十万已经是高薪还是税前的。以前是男怕入错行,现在是所有人都怕入错行,好在,我们已经到了可以一部分自由做主的而且信息流通容易很多的时代了。
一、五年之内
应该尽早确定自己的职能而不是行业,搞清楚自己适合并喜欢做哪一类的工作,越早确定越好,这个时期最要命的是有些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市场价值不一定很高。比如,艺术,很多人喜欢而且认为自己适合,但初级的搞艺术的市场价值不一定高,很多人只能先找市场价值高的职业,而把真正的有天赋且爱好的当第二职业。
如果这样,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喜欢的职能和新兴行业相结合。如果不能,行业或职能间只能二者取其一的话取职能,为下一步转行或转业做准备。这阶段转行转业负担都不重,要有勇气,别把这一点点“存量”看得太重。
工作五年之内的应该多想想从现在起五年之后的生活,自己愿意过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工作?
二、五-十五年
中初级的人才,如果遇到行业性问题,这部分人是最纠结于转行的,有人会醒悟过来,会反思自己的职业。一方面,工作有了一些积累,做的好的在专业上有提升或者到了管理岗位上了,本来看上去前途不错的,行业不景气了或者发现自己不喜欢了,付出不少,弃之可惜。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还很长,又不甘心,有时候在犹豫间就拖了下来。
这时候最要学习的是去掉其它因素比如现在的公司啦,薪水啦这些影响工作的要素,只看行业和职位,不要幻想着行业不好还会变好,真变好了,你还有机会回来。
1、如果是风险厌恶者可以稳妥点发展下第二职业,发展得好的话,将第二职业变为第一职业。如果完全不相干的两个职业,除非第一职业是一定没有任何可能出成绩的,也是一定要放弃的才有可能。因为任何工作只有付出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才有成绩。
2、可以读个书,给自己缓冲一下。我身边就有不少,读MBA,心理学,DBA……上周才为一个原先读通信,后来一直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朋友考好ACCA,转到财务岗上而庆祝过。通过自己喜欢又向往行业的专业再教育还是非常好的选择。
3、比较下如果换行业后面对的最坏局面和不换的最坏局面。想想自己最不能接受的结果是什么,哪一行的最坏局面是可以接受的。
4、实行两级跳,曲线救国。如原先研发转到另一个行业做市场或销售,这种转职能最好在本组织/公司内实现,再转行业,实现两级跳,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这个阶段换行业换职能也不算晚,如果能与原先的工作相关更好,如果不相关,可迁移能力如何就会直接决定赶超自己拉下的时间,如前文所说原先研发转到做市场或销售,这种转职能最好在本行业内实现,在本单位内实现更佳。但如果已经在业余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写了很多其它目标行业的文章,表现了在其它行业的市场或销售的特长,就能打破一般的规律。
三、十五年到二十年
这时候完全放弃成本较高,从头再到一个全新的行业,这时候需要把自己原先的经验用到新的工作上去,可以围绕岗位能力来,行业不景气,向上下游走,向周边相关的行业走。完全脱离本行业本专业的转行会比较少。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上下游产业,几乎没有不和别的职业不发生关系的工作。
这时候如果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投入非常多,技能迁移难,而在本单位所看到的本行业已经不具备发展的未来,要研究一下同行业有没有利用新技术改造的单位,看看有没有可能通过换单位把现有的技术用上。任何行业做得专精都会被珍惜,物以稀为贵,现在很多原本不被看好的传统行业都有新的变化,对中高级阶段,转行不易的人才来说,如果技术已经非常深入,做事极靠谱,相近行业也可以找到新机会。
四、工作二十年以上
这时候基本不存在完全的转行了,一般第一职业上已经有一定基础,转行是在此基础上跨界。
这时候不景气行业的后端工种的会更困难些。比较成功的多是利用自己专业特长输出,培训或咨询,如果已经有相当的人脉积累或行业口碑,转投资也是一些人才的选择。
这阶段慢慢考验的不再是专业知识,而是其它的能力,如人脉积累,眼光视野,跨界是否会成功往往要取决于专业领域外输出能力。
如果除了专业技能外没什么其它技能尤其是输出能力差,就比较麻烦。中年危机,很多时候危机并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年龄增长了,年龄该到的职业“进度条”没达到,只是依托行业甚至公司,那靠不住也很正常。这时候没有太多可迁移能力的改行就要做好下降比较厉害的准备。这是很多人宁愿选择半退休或将就也不转行的原因了。
人生的每个阶段不一样,如果遇到行业大趋势的时候,个人的力量只能顺势而为。年轻时要多注重自己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一专多能,争取机会多尝试,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遇到一个问题,试着较快的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和自己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思考对自己行业的影响。正如据传是Google公司的要求,做IT做研发的要有产品思维,还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任何行业都应该有前端市场思维,从广义上来说,我们都是自己的销售,如果自己的技能知识无人愿意购买其实就是市场不认可,要极力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要让自己在市场上有价值,就要关注市场的需求,行行出状元,每一行都有令人尊敬的人才,但人才不是被动的自我闭循环就能体现价值的。要把自己的才能锻炼到同类人中难以替代或超越,即真正有一技之长,又要让一技之长放到尽可能放到有市场价值的地方去实现。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