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只在转念之间!
心灵鸡汤千句万句皆可化为一句话: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但是,保持正能量难的不是转这个念头,而是把它的反应机制深深地植入到你的神经回路之中,让它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动触发。
说到底,正能量并不是简单的唯心现象。难怪你一边责怨自己负面、多疑、惶惑,而心头上的那块乌云却越积越大,山雨欲来风满楼。何以故?
皆因神经自动触发机制需要重塑。
重塑需要五个条件实现:
好,下面我们来逐一说明各条件的建立办法:
心智条件:看清世界的实相
这句话是说人对世界的认知,均是通过感官接收外界的一些信息,然后由大脑把它们进一步加工成图像。由于感官的局限,我们得到的信息往往都是不完整的。而且为了形成图像,人脑都要“自以为是”地补充部分信息。例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满腹狐疑,例如: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如何更能接近事物的实相呢?
最重要的办法是一“静”字,正所谓“宁静以致远”。
自古的大家,都离不开以“静”的功夫作为搞学问的修养,它能大幅度提升人的觉察能力,从而更接近那个“真实”。有比驻在“真实”中还更大的正能量吗?
怎么获得那份安静的力量呢?
笔者于此介绍一种快捷而无害的训练办法供读者参考:
生理条件:健康体魄来保障
生理与心理互为影响、互为因果,至少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做不到把身体“空掉”。还得按道家“借假修真”的路线来,把身体搞好,少让荷尔蒙啊、多巴胺啊、身体的各种觉受出来捣乱。千万别低估了它们的影响力呢!
环境条件:和谐关系永培养
世界就是各种条件的和合,人活在三大关系中,如果不和谐,举步维艰,哪来的正能量呢。
这三大关系分别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社会)的关系、人和心灵的关系。
要实现和谐,必须做到孔子杜绝的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关于人与心灵的关系,可介绍一个与心灵对话的办法,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这样问:
动力条件:发现意义得真章
人为意义活着,这恐怕是人最根本的欲求之一。小猫小狗有问过自己猫生狗生的意义吗?人一定会问,而且从始至终,贯穿生命的主题。
你之所以缺乏正能量的思考,根本的原因是你没有在这件事上发现意义,或发现与你的追求相联系的意义。
实际上,世界的实相是有阴必有阳,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的事情,但是正能量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机遇上,而不是问题上!这是生命中最为务实的态度,同意吧!
其实意义就是一种信仰,是人为自己创造的,并非是生下来就有的。它让生活变得有目的,苦难化为动力。是生长的必须品,没有它你一定会窒息。
好,关键的问题来了,如何去发现意义呢?
我的建议是三条:
过度的鸡血是失去理智的一种表现。
成功处理世界上的事情,光讲激情不行,得有理智的判断。只知道打鸡血不就成了一群只会做出肌能反应的傻B了吗!
弗雷德里克森和巴西社会学家马歇尔·洛萨达发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相等,也即1:1的人,并不比主要呈消极情绪的人更幸福;更令人惊讶的是,就连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比为2:1的人,也并不比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的人更幸福。可一旦情绪天平到了某个数字,一切都倒转过来。这个数字是2.9013。简化来说,就是三比一的关系。
积极情绪是有上限的,太过积极和太不积极一样有害。如果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比达到11:1,积极情绪就弊大于利了。生活就变成了傻乎乎的盲目乐观,自欺欺人扼杀了自我进步。
他告诉我们正确处理问题的办法是三步:
好了,以上只为您的生活添一缕阳光~
- 作者:金大松
暂无评论,点击讲两句